徐景侠
作为受教育对象的小学生,正处于成长过程中,他们的心智还不成熟,心理承受能力相对比较弱,自尊心比较强,大多数都没有比较稳定的辨别是非的能力。所以在“师尊”的土壤上,他们更在乎权威教师的话,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给他们形成不同程度的或好或坏的影响。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意正确运用语言技巧,尤其是批评的技巧,恰如其分的批评,不仅能让学生改正错误,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而且还能增进师生感情,从而更好地接受教师的教育。因此,怎样才能使批评恰如其分便显得尤为重要。
1 选择适当的时机
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批评,要抓住恰当的时机,用好“热处理”和“冷处理”。时机不同,效果也不同,只有把握住批评的时机,及时疏通思想,才能防微杜渐,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同时也要讲究场合,批评学生,尽量不要在大庭广众之下,要变批评为个别谈心。人都是有自尊心的,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学生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2 运用恰当的方式
批评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采用哪一种方式,要根据具体情况,结合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而定。常用的批评的方式有:当众批评与个别批评,点名批评与不点名批评,外爆式批评与内爆式批评等。
3 讲究恰当的批评语言
教师对学生必须怀着爱心,含有理解,说出的话才具有好的教育效果。反之,适得其反,出现意想不到的教育负效应。因此,教师对学生的批评,要注意语言的运用。
3.1 赏识式批评换言之,善于发现犯错学生或后进生身上显现的优点,及时给予表扬用以代替批评,以达到学生自我教育的目的。陶行知先生的“四颗糖果”的故事便是教师学习的典范。当陶先生发现学生王友用泥巴砸同学时,他只是先制止了他,并没有立即批评他,而是叫他到办公室,把第一块糖果将给他时说:“你按时来到这里,而我却迟到了。”奖第二块时说:“当我不让你再打人时,你立即就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奖第三块时说:“我调查过了,你砸他们,是因为他们欺负女学生,这说明你很正直。”奖第四块时说:“为你正确认识错误,我再奖励你一块糖果。”如果陶先生当时直接大声训斥:“你为什么用泥巴砸人?难道你不知道这是违反校规的吗?你好好反思你自己!”也许就没有后面王友愧疚的哭了。
3.2 巧妙地指出不足 引导学生自己认识自己的不足或错误,这样间接的提醒比直接批评的效果要好得多,更容易为学生接受。例如:“你在最近一阶段的表现不错,如果你能更好地遵守课堂纪律,课后更认真地自习,相信你的成绩会进步更快。”
3.3 用温情的言语“狂风暴雨式”的训斥,教育需要人情味的语言一个性格内向、孤僻的男生,既不跟教师交流,也不与同学来往,时不时就旷课迟到,却从来不肯跟教师请假或补假。班主任推心置腹地与他交谈,要他严格要求自己,可是他一直保持沉默。班主任并没有严厉批评他,而是巧妙地利用一次班会课,就请假问题,将自己的内心感受表达出来,通过充满温情的话触动学生的心弦,促使他以自觉的醒悟和勇气战胜自己,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育过程中有很多的常规性的要求,教师不讲又不行,但现实中“说”而不服的现象却比比皆是。为什么学生不理解教师的善意呢?关键在于教师还在固守传统观念,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还在使用单调、乏味、公式化、机械化的语言,让学生感到学校只有道理,没有感情而言。而没有感情的道理让学生难以接受。所以,教育需要人情味的语言。
4 力求做好恰当的善后工作
心理学表明,人们都是把批评看做贬义的,所以听到批评时,心里总是不舒服,哪怕是最正确的批评,有时也会使批评者和被批评者之间产生隔阂、矛盾甚至怨恨。作为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在教育教学中,对学生的缺点、错误又免不了要经常进行批评。为了尽量避免由批评带来的副作用,使之产生积极作用,一定要努力做好善后工作。
所谓善后工作,就是在公共场合批评学生之后,要和学生个别交换意见,向学生征询你的批评与事实是否相符,请他谈谈挨了批评之后的想法,和他一起找出所以存在这些缺点、错误的原因,分析这些缺点、错误的性质以及其可能会导致怎样的后果,并一起寻求改正的方法和途径。进行这种个别谈话时,态度一定要诚恳,要以理服人,在人格上要平等相待。总之,要使学生从心里感到你确实是在关心他的进步,是在为他着想。如果通过交谈,发现自己的批评与事实不符,使被批评者蒙受不白之冤,教师应该立即当面向他道歉,为他“平反”。
总之,批评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它有法,但无定法;它是一服苦口的良药,也是一把双刃剑。运用得体,教育目标就很容易实现;相反,教育目标就无法达到。只要在一线工作的班主任注意多观察、研究学生,积累好的经验和方法,一定能在思想教育工作中做得更好。
(作者单位:吉林省公主岭市环岭街道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