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亚玲
作文之道,在于抒情,在于表意。文章不是写作理论的创造物,写作的根本在于对社会、自然的观察、思考和理解。技巧服从于思想情感、社会生活的需要。
作文历来被中学生视为畏途,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可见写作教学在中学语文中的难度。而考量学生的语文能力最全面的方式又恰恰是看他的作文水平,所以中考时作文的分值也是举足轻重。笔者就初中作文教学谈两点建议。
1 搞活作文课堂教学
1.1 引导学生分析命题笔者在作文教学中发现,学生怕写作文,其实最怕老师布置命题作文。学生对命题作文的内容不熟悉,感到无话可说,其结果只能是敷衍了事。现行的课本中,有些文章由于所反映的内容与现代生活距离久远,降低了对学生的吸引力,教师应该另外选择内容比较新颖的文章作为剖析的对象,每剖析一篇文章便能真正解决某种技巧问题,这样就容易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果学生能把握命题这一特点,就能避难趋易,像庖丁解牛那样,“以无厚入有间”,做到“游刃有余”。
1.2 指导学生把握思维的方法作文教学要使学生在构思时思路开阔,八方辐射,“万涂竞萌”;要使学生立意时独出机杼,不落窠臼,想人之所未想,发人之所未发,必须在培养学生集中思维的基础上适当发展他们的多维思维方式。运用这种“扩散”型的思维,学生就会感到思如泉涌,要写的东西很多,就会感到作文是“条条大路通罗马”。这样就可以从诸多的角度中选择自己体会深刻、材料新颖、立意独特的角度来写,克服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的毛病。
1.3 范文引路,模拟训练传统的教学范文还是有不少在写作手法和技巧上的可取之处,可以把其当做学生模仿写作的典范。但是,教师应在教这些课文之前,做好写作安排,教者心中有数,使学者学有目标。在评析课文时,着重分析作家观察、发现、思考、联想、选材、构思的方法,讲清每篇文章的仿作重点,让学生有法可效。要注意的问题是:要求学生学范文之取材分析、布局谋篇的方法,让学生通过模仿开拓自己的思路,并加以发挥,最终变为自己的东西。学生一旦掌握了这些知识,“怎样写”的心理障碍问题得到解决,教师往后的作文教学工作也就有了良好的基础。
2 切实抓好课外活动,解决学生“写什么”的问题
一是让学生去接触大自然,运用课内学到的观察本领去广泛地观察大自然,从而丰富感性知识,丰富自己的语言;二是让学生去接触社会,把语文教学引向广阔的社会生活大课堂,从而在社会交际中积累语言,发展思维。
实践证明,开展各种课外活动,带领学生走出课堂,通过参观、访问、接触实际,接触社会,领略祖国大好河山,了解日新月异的社会主义建设,能开拓知识领域,开阔眼界,丰富生活,激发与发展学生的各种兴趣、爱好,进一步培养学生写作的动机。同时,还使学生有机会把自己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可以更好地掌握课堂内学到的知识,在实践中实现认识上的飞跃,提高获得知识、驾驭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和手脑并用的能力,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能培养学生不断追求新知、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精神。
课外活动是作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问题是开展什么样的课外活动才能提高学生对生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使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有机结合起来,达到解决学生不知道“写什么”的目的。校外课外活动有助于达到这个目的。
校外课外活动的天地是极广阔的,让学生在课堂学习的同时,把自己与当今的世界、自己生活的社会、人民的事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一些先进单位、个人,一些名胜古迹,教师都应有计划地带领学生走出去,指导学生观察。形式可以多样灵活,有全校性的、班级的、小组的,也可以有个人的。让学生开阔眼界,接触社会,熟悉生活,了解自然,认识新事物、新现象。通过接触实际提高观察、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从而使课堂教学得到升华。
活动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参观、考察。包括工厂、农村、新产品、新技术,增长见识;还可以使学生受社会主义现实教育,热爱祖国,树立远大理想,明确学习目的,增强学习动力。2)逛市场。了解贸易集散地在流通领域的地位,增强文学作品中贸易市场的感观认识。3)欣赏自然、名胜。奇妙无比的大自然、历史文物是学生获取有关气象、生物、矿藏等自然常识、历史知识和民间文化的生动教材。4)与名人通讯,和作家座谈,从小树立远大志向。5)节假日邀请家长参加学校活动,增进学校、教师、家长、学生之间的交流,使父母更理解孩子,孩子体谅父母,沟通两代人的感情,提高教育效果。
3 小结
笔者曾经这样实践过,并且取得很好的成绩。每教一个班,笔者都鼓励学生用笔参与生活。学生没有生活,会内容贫乏。大量的实践活动使学生逐渐领悟写作的真谛,掌握一些方法,教师再点拨,使其水到渠成。
(作者单位:河北省承德县帝贤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