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年来,中国私人银行业正孕育一场激烈的角逐。没有人会怀疑,中国正处于一个需要私人银行家和产生私人银行家的时代。就当下而言,目前国内的私人银行业务尚处于“服务内容定义”和“客户边界划定”阶段。“内部资源整合”、“共同市场培育”成为当务之急。这无疑显示着,中国的私人银行事业任重道远。本期《银行家》特邀中信银行私人银行中心总经理张秋林女士为大家解读私人银行业的发展历程与当前所遇到的困惑。下期《银行家》将陆续推出私人银行专稿,追踪、记录、分析、评价在这个舞台上所上演的所有有意义和价值的事情,倾诚“与中国私人银行家一起成长”。
最近一段时间,国内外媒体比较集中地出现了大量关于私人银行业务的负面报道。
在外资银行方面,从最开始的“外资私人银行大溃败,客户和员工向中资银行回流”到最近的“外资私人银行顾问咨询费掀起降价风潮”。大家都知道,雷曼迷你债券、KODA(Accumulator,累计期权)等层出不穷的私人银行客户投资巨亏事件,给全球私人银行蒙上了一层层阴影。一些媒体甚至用“富豪绞肉机”、“富翁变负翁”等词汇来形容私人银行业务。
在中资银行方面,应该说整体的舆论环境要优于外资银行,如现在媒体舆论基本倾向于“破除外资银行迷信”、利用两年左右的“窗口机遇期”推动中国本土私人银行发展。但是一些报道和评论还是对私人银行客户、甚至我们从业人员的信心都产生了负面影响。简单列举:2009年初即有媒体质疑中资银行的私人银行业务是在“复制贵宾理财”、“客户经理就知道卖产品”,三四月份产品的短缺更让媒体直接得出中资私人银行“陷入了等米下锅的困境”,五六月份以来,关于中资私人银行的业务模式和组织架构也一度成为媒体的关注热点。我把几篇媒体报道的标题串在一起就是:体制有羁绊、业务多烦恼、产品待创新、监管需升级。
面对这一系列的舆论冲击,作为私人银行从业人员,我们有些同事难免会有一些困惑、不安甚至疑虑,对业务发展和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产生动摇。我想出现这些情绪都是非常正常的。私人银行业务作为一个新兴的体系,它不可能“全局失败”,也不可能“快速胜利”。我希望我们的同事避免过分乐观和过度悲观的情绪,以持久作战的精神投入到这项事业中来。
私人银行业务不仅是一种服务、一件产品,还是一种文化、一种生活态度。在过去的两三年中,有近20家中外资银行在国内推出了私人银行服务,私人银行业务在中国发展迅速。到今天,我们可以明显的感受到我们自身,以及这个市场在过去两年中所取得的巨大进步。当然,透过我们自己的调研、客户的反馈以及外部媒体的报道,我们也越来越清楚地看到了私人银行业务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体制、法律、政策、监管、人才、客户认知等一系列现实的瓶颈。应该说这是任何新业务在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成长中都必须经历的路程。在中国金融改革开放的大潮流中,任何新兴业务都必须经受这样的波折与考验。
以银行理财产品为例,最近几年,国内银行理财市场经历了大起大落的悲喜和跌宕起伏的过程。第一阶段:否定理财业务。2002年各家银行发展银行理财的初期,市场认识不高、客户接受过程也有反复。银行内部对发展理财产品观点不一,分支行认为理财产品会冲击储蓄存款,类似的困难可以说层出不穷。第二阶段:业务快速膨胀,客户理念接受度提高但忽视风险管理。最近几年,市场规模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扩张。根据有关统计,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发行规模从2005年的2000亿元、2006年4000亿元、2007年8000亿元,再到2008年总销售规模超过2,5万亿元。超高速的发展和繁荣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部分银行忽视运作流程的风险管控问题。“零收益、负收益”、“产品不透明”、“风险提示不足”等问题导致了舆论层面对银行理财产品的“信任危机”。客户投诉、诉讼案例时不时在各类媒体曝光,甚至有的客户投诉都已经写成一本书并由出版社出版。第三阶段:逐步朝着稳健、健康的方向发展。银监会在2008年上半年发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规范了理财产品的后台管理。经过这6年持续的发展,我们的银行财富管理服务步入了一个正常的发展轨道。
再以信用卡为例,2003年被称为“中国信用卡元年”,以双币卡发行为标志,各家银行开始了一轮跑马圈地的发卡争夺战。近几年中国信用卡市场规模加速增长,发卡数已从2003年的300万张,增长到2008年末的1,4亿张,规模几乎每年翻一番,但是市场的深度却并没有自发形成。银行信用卡业务的盈利模式依然不成熟——信用卡年费、利息收入比较低,商户回佣手续费率由于恶性竞争和银联垄断等一系列原因已经处于世界“落后水平”。一方面,信用卡业务遭遇着盈利的困境,整体而言在银行的资产、收益占比可以说微乎其微。另一方面,发卡量的泡沫、恶意透支、违规套现、呆坏账上升等迹象也反映风险管理的问题日益突出。这些问题正说明新业务和新体系在成长中必然会面临诸多的烦恼。很多家银行在开始信用卡业务时被质疑信用卡业务在中国这个传统的储蓄型国家的适用性、普及性、盈利性及相应的风险管理水平。这些问题曾一再困扰着信用卡业务的发展。目前,信用卡业务在中国已不再有这些怀疑,而且各家银行都快马加鞭地进行这一领域的市场拓展。
反过来再看私人银行业务在海外成熟市场的发展,可以说也是在重重挑战中不断地成长壮大的。从银行内部的组织架构来看,大家都知道除了欧洲的几百年历史传统的家族型私人银行,国际主流的私人银行是依托综合性银行集团的平台发展起来的。如果我们去看《花旗帝国》或者《解读花旗银行》等分析花旗银行百年历史的著作,可以明显看出,花旗银行历史上很著名的行长沃尔特·瑞士顿、里德等从上世纪60年代末到90年代,一项重要的协调工作就是动员花旗集团内的资源去重视高端私人(HNWI)客户服务,想方设法让其他的业务单元去支持零售和私人银行服务。很多时候,瑞士顿都要因为分行行长和其他业务单元总裁们的协调而“伤脑筋”。在欧洲私人银行市场上,瑞银(UBS)、瑞信等也是在客户需求、监管约束和政治限制的夹缝中将私人银行业务的品牌逐步打造起来。中信银行的合作伙伴西班牙对外银行(BBVA)原先在西班牙并没有私人银行业务,其私人银行业务也是在经过内部反复的讨论、实施和博弈才逐渐发展起来的。
上面这些实例,让我又想起一位同仁讲过的话:“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但罗马终究是建成了。”如何正确认识当前中国私人银行市场的真实基本面,是我们坚定个人职业和事业发展的前提。我想,经过大家的清晰判断,我们应该更加清楚地看到全球金融风暴下的中国私人银行发展趋势,理性看待我们所遇到的暂时困难。毛主席有一句诗叫:“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我希望大家在具体工作中务必全面、真实、客观、理性地解读市场与行业态势,少一些牢骚、多一些科学前瞻。我们一起把握方向,促进各项业务更好更快地发展。
(作者系中信银行私人银行中心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