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静洁
一、背景分析
随着课改的不断推进,语文教学越来越关注学生的创新思维训练。创新思维是指以新颖独特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通过这种思维不但能揭露事物的本质及其内部联系,而且在此基础上能产生新颖的、独创的、有意义的思维成果,它是人类思维的高级过程,是人类意识高度发展的标志。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正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重要举措和保障。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学生作为活生生的不同个体,有着不同的兴趣和爱好、有着不同的知识和经验、有着不同的灵感和体验。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教育资源,鼓励学生发表有个性的、独特的体验。课堂上不要什么标准答案,需要有不同的声音;不要什么书本权威,需要有批判的思维;不要什么众口一词,需要独特的见解。教师要抓住时机,鼓励学生能够提出不同寻常的见解,并启发学生能阐述出这种见解的生成过程,再激励全班同学就此展开讨论,从而提高学生辩证批判思维能力。
二、教学片段
学完文言文《曹刿论战》后,笔者总结道:“课文用对比手法,以鲁庄公之愚昧昏庸反衬曹刿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军事上的卓越的指挥才能。”谁知话音刚落,—位同学却振振有词地答道:“我认为老师这样评价鲁庄公是不公正的。如果他是一个愚昧昏庸的人,就不可能启用一介平民的曹刿,也不可能取得长勺之战的胜利。”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齐刷刷地看着笔者的表情。该怎么办?是维持“原判”草草收场,还是让学生展开讨论智者见智?这难道不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一次绝好机会吗?于是,笔者趁机展开引导:“现在我们对鲁庄公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你认为哪一种有道理呢?请分组讨论,并说明理由。”于是,前后桌的学生都围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展开了热烈地讨论。之后,不少学生都踊跃发言,列举了一条条鲁庄公并非昏庸的理由。有的说:“鲁庄公作为一国之君,能接见平民,并与之同坐一辆战车,说明他礼贤下士,平易近人。”有的说:“鲁庄公对曹刿指挥战斗言听计从,说明他善于纳谏,且用人不疑。”有的说:“他好学善问,虚心求教。作为一国之君,能如此不耻下问,实在不易。”也有一部分同学认为鲁庄公浅陋无知。有的说:“战争一开始,鲁庄公便急于进攻,见到敌军逃跑便急于追击,可见急躁冒进,鲁莽草率。”有的说:“已经取得了胜利,他对胜利的原因却茫然不知,足见其愚昧无知。”……
就这样,一个小小的问题引发了一场热烈的讨论,学生的思维在讨论的撞击中迸发出了创新的火花,课堂教学真正“活”了起来。
三、教学反思
认真反思本节课的得失,笔者认为本节课最大的可取之处,就是完全确立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充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因此,学生只有不迷信或者不盲从书本和教师,才能有自己的思考,才会有创新意识,社会也才会不断进步。亚里士多德、爱因斯坦、哥白尼等著名学者、科学家就是有力的证明。
“新课标”明确指出:“课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此,必须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探索,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方式,教师的角色必须要从知识的传授者向学习的参与者、促进者、指导者转变。英国教育家布鲁纳指出:教学学生学习任何科目,决不是对学生心灵中灌输固定的知识,而是启发学生主动去求取知识与组织知识。联系《曹刿论战》这篇课文的阅读教学,教师的责职并不在于对教材、教参或某种观点的诠释,关键在于引导学生从继承性学习转向到创新性学习,引导学生从自己的情感体验出发去实现与文本的融合,获得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从而激发创新欲望。
要让学生的思维在天空中自主飞翔,教师还须千方百计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平等的宽松的学习氛围,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对话情境”,使得学生能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不求答案统一,只求言之有理;不求讨论结果,只求讨论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参与其中,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更有这样,教学过程才能真正互动,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主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剧考,获得思想启迪,享受思考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