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艳明
在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下,教师是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可谓高尚;却淡漠了教师自身劳动的快乐。教师是园丁,培育着祖国花朵的发育与成长;却忽略了园丁的工作有永远不可修复的季节性和只能按照园丁的意愿来修剪花朵的强制性。人们津津乐道地信奉着“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身要有一桶水”的信条,却忽视了学生不是简单的承载容器的简单道理,也放弃了教学活动本身该具有的创造成分。在新课标下,主动、探究、合作将成为学生学习方式的三个基本特征,学生的学习,可能是独立自主的学习,也可能是与同伴合作进行学习,而教师只能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生探究的合作者、学生发展的引导者、个性化教学的创新者和新课程的建设者。所以,对新课标下的教师重新定位,就显得十分重要,也十分迫切。
在教学活动中,语文教师必须为学生提供一个开阔的想象空间与创造空间,必须在师生双边活动中去捕捉和引导学生的灵感与冲动,并使之迸发出智慧的火花,而放弃对教材文本的最终和最高解释权,放弃中心发言人的角色定位;也就是说,师生之间的关系必须由“俯视”变为“平视”,使“传”与“受”的关系变为平等关系。
法国前教育部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主席埃德说:“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成为他自己。”极力提倡人的个性发展。在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个性”也是出现频率较高的一个词语。新课标要求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和学习方式,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要求。同时,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要结合学生的发展特点,从个性出发,引导学生对课文情感去作进一步的体验和交融,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这样,一定能促进学生课堂语文学习的情感升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感悟。
当然,教师本身还应该具有这样一些基本的素质和修养:
⑴具有鲜明的人格魅力和充分的个性特征。当教师从知识的圣坛步入与学生的平等行列之中,教师的权威性受到挑战乃至于荡然无存的时候,教师征服学生的唯一法宝便是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教师的敬业精神、知识储备、审美情趣、思想品味、生活态度、感悟层次、交流能力,都可能成为教师个性人格魅力的展现形式,甚至于一手好字、会玩琴棋书画、会踢足球都可能成为令学生“信服”的要素。教师只有创设出和谐宽松的对话氛围和教学环境,才能保证教学过程的顺利和完美,才能让学生“信其道”,与此同时,教师的个性特征也是不可或缺的元素,尤其是教师的宽容度和亲和力,是至关重要的因素,特别是语文教师对文本教材的独特感悟和对阅读教学过程的独特呈现方式以及对学生多元反映的独特处理方法,都应该而且必须带有独特的个性印记,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个性风格,才能呈现个性魅力。
⑵具有广博的知识与丰厚的文化素养。作为语文教师应当而且必须成为学问的杂家,不但要“渊”,而且要“博”,不但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要了解相关的学科知识,如政治、历史、音乐、社会,甚至于美学等以及理科的一般性知识,要晓天文、通地理,这样才有可能在新课标、新角色面前站稳脚跟,才能游刃有余。同时必须消化吸收,将“千载之思”融于自我,具有自己对人生、对社会、对生活、对未来的独到见解与感悟,对纷纭的世界有自己敏锐的态度与信念,更有属于自己也属于学生的全面的审美意识和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担当得起主导者的重任,才能不使自己沦落为教参的奴隶,才可能引导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才可能使学生真正体味到教材文本的魅力所在。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和探究性学习形式。在这种形式下,学生是一个动态的群体,学生在这样的环境、形式中能充分地表现自己、发挥自己。在这样的学习中,教师的评价就是对他们创造和发挥的肯定和鼓励。
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形式来表现小组成员对课文的理解和延展。学生的表演各不相同,有的小组忠实于课文,有的小组却用生动的语言和夸张的动作对课文进行了创造性的改编。这个时候,教师不应该否定学生的创造,而应该给予鼓励性的评价:“能想出和别人不一样的形式,你们一定动了不少脑筋吧。继续努力,也许你们将来是很好的主编。”听了老师的评价,学生认识到自己创作的价值,激发了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在上述活动中,教师不能用想当然的问题、既定的教案、拟订的程序去控制教学过程,而应该顺应阅读的自然进程去调节整个教学的进程与节奏。教师要倾听学生对问题的看法和理解,哪怕是错误的亦要如此,真正培养学生的思辨力和创造力。为了达到这个顺其自然的境界,教师要把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花在课堂之外,这就要求教师要进行广泛的阅读与思考,甚至教师之间还要进行激烈的讨论,形成自己的见解。
新的课程标准决定了教师新的角色定位,在语文文本阅读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从传授者的圣坛上走入师生平等的阅读行列中,是一个进步,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如何适应角色的变换,如何克服由于角色变换导致的不适,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无论怎样也无法绕开的问题,办法只有一个——迎难而上,用语文的无穷魅力,用语文教师的博学多才,用师生互动的轻松愉悦,去开创语文教学的崭新天地。教师不能用既定的教案、拟订的程序去控制教学过程,而应该顺应阅读的自然进程去调节整个教学的进程与节奏,要倾听学生对问题的看法和理解,真正培养学生的思辨力和创造力,实现新的课程标准下教师新的角色定位。教师从传授者的圣坛上走入师生平等的阅读行列中,这是新课标赋予语文教师的任务与历史使命。
(责任编辑:谢先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