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009-11-16 09:19焦裕禄
科学启蒙 2009年10期
关键词:三害贫农兰考

人物档案:焦裕禄(1922—1964),出生在山京省博山县崮山乡北崮山村(今属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崮山镇北崮山村)一个贫农家庭,中共党员。中共兰考县委书记、革命烈士。在除“三言”斗争和各项工作中,以身作则,带病实干,严于律己,关心群众,后因积劳成疾,以身殉职。

以身作则除“三害”

焦裕禄出身于贫农家庭,1962年12月被调到兰考县先后任县委第二书记、书记后,他带领全县人民进行了封沙、治水、改地的斗争。

初到兰考,展现在焦裕禄面前的是一幅严重的灾荒景象。这一年,春天风沙毁了20万亩麦子,秋天洪水淹坏了30万亩庄稼,盐碱地上有10万亩禾苗被碱死,全县的粮食产量下降到历史最低水平。

重重的困难被这个贫农出身的共产党员看在眼里,但他想,这里有36万勤劳的人民,有烈士们流血牺牲解放出来的90多万亩土地,只要加强党的领导,就是有天大的艰难,也一定能杀出条路来。焦裕禄说:“感谢党把我派到最困难的地方,越是困难的地方,越能锻炼人。请组织上放心,不改变兰考的面貌,我决不离开这里。”

他身先士卒,以身作则:风沙最大的时候,他带头去查风口,探流沙;大雨瓢泼的时候,他带头踏着齐腰深的洪水察看洪水流势;风雪铺天盖地的时候,他率领干部访贫问苦,登门为群众送救济粮款。他经常钻进农民的草庵、牛棚,同普通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干旱季节,他亲自用舌头辨别盐碱的种类和土的含碱量。他不顾重病缠身,忍受着严重疾病的折磨,在风里、雨里、沙窝里、激流里,坚持度过了120多个白天和黑夜,跑了120多个大队,跋涉两千多千米,终于摸清了兰考“三害”的底细,绘出了详细的排涝泻洪图,换来了一整套又具体又详细的资料,帮助县委制定出了切实可行的改造兰考大自然的规划,又通过一年的艰苦奋战,让兰考的除“三害”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与病魔顽强斗争

焦裕禄始终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他长期有病,家里人口又多,生活比较困难,可是他坚决拒绝给他救济。他说:“兰考是个重灾县,人民的生产、生活都很困难,我们应该首先想到他们。要把这些钱用到改变兰考面貌的伟大事业上去,用到改善兰考人民的生活上去。”他还经常教育子女,到最困难的地方去,穿衣要朴素,生活要节俭。

一天,焦裕禄同志发现大儿子去看戏,问道:“戏票哪来的?”孩子说:“收票叔叔向我要票,我说没有。叔叔问我是谁,我说焦书记是我爸爸,收票叔叔没有收票就让我进去了。”焦裕禄听了非常生气,命令孩子立即把票钱如数送给戏院。后来,他又专门起草了《干部十不准》文件,规定任何干部不准特殊化。

有一次,焦裕禄和县委办公室一位同志去三义寨公社检查工作。走到半路,他的肝病发作,疼得厉害,两个人只好推着自行车慢慢地走到公社,大家看他脸色不好,劝他休息一会,他笑笑说:“谈你们的情况吧,我不是来休息的。”他一边听着汇报,一边按着作疼的肝部记笔记。剧烈的肝疼使他手指发抖,钢笔几次从手中掉下来,但是他仍然坚持听下去。这种顽强的革命精神,使同志们非常感动。

1964年5月14日,焦裕禄被肝癌夺去了生命,年仅42岁。他临终前对组织上唯一的要求,就是“把我运回兰考,埋在沙堆上,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

(责任编校:李婷婷)

猜你喜欢
三害贫农兰考
又访兰考
“三清一改”靓兰考 人大代表作示范
“互联网+履职”:兰考人大代表的新行动
兰考交卷
土改中贫农阶层内部的形势判断与行为选择
苏区贫农团的权能演变及其与苏维埃关系考察
周处勇除“三害”(下)
周处勇除“三害”(上)
重要的是要放下知识分子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