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怀清
民间对于爱情的理解与追求,对于自由的理解与追求,对于现实黑暗、残酷和沉重的反抗与控诉,也在这种看似轻盈的“幻化”當中,通过那一对无言又无语的精灵,生生呈现在每一个人的眼前!
《梁祝》与婚姻法
对于“梁祝”传说来说,上个世纪50年代无疑是一个重要而且辉煌的时期。新的《婚姻法》的颁行,从制度上为男女之间的恋爱自由、婚姻自主提供了保证。新社会、新时代和新的意识形态,似乎都从这个流传了一千多年的民间传说中,找寻到了控诉、赞美、哀吟或者重新叙述的要素。越剧、川剧、京剧舞台上的梁祝传奇、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一时让这个原本主要在江南地区流传的民间传说,这个甚至还带有一些“怪异”色彩的民间情爱故事,迅速扩散传播到全国,甚至在全球各地所有有华人的地方,都能听到“三载同窗”、“十八相送”、“楼台相会”的传说。而原本一直在民间流传的“梁祝”故事,一下子也具有了高度的思想和情感的代表性,俨然成为中国这个被人认为是“爱情荒”的国度里弥足珍贵的男女情爱资源。而民间传说借助于新时代新的传媒方式,也最大限度地实现了民间传说的传播影响效应,甚至成为传播新的意识形态的一种绝佳载体。
其实,历史上的“梁祝”传说曾经经历过无数次的主题改写或者“重述”。爱情(在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中,这个故事的主题线索被高度概括为相爱、抗婚和化蝶三部分)在这个传说中,或许是其原初的主题线索。这并不难理解。因为在以父权、夫权和子权为中心的男权社会中,女子现实地位的低下,势必直接影响到女子在男女情爱生活中的处境与行为。也正因为这种压制性的话语环境与现实存在的真实,催生出了青年男女尤其是女子对于自由恋爱、自主婚姻以及超越了一般现实功利诉求的情感生活的向往,也催生出了许许多多表达了上述向往、寄托了上述理想的故事传说。这种理想与现实之间巨大的落差,并没有彻底窒息青年男女们对爱情的憧憬和追求,也没有彻底窒息民间对于这种爱情的想象与塑造——爱情版的梁祝传说,成为了与这种历史和社会现实相抗争的青年男女们最好的安慰,也是他们不惜自我牺牲以实现上述理想追求的最明显的证明。
祝英台的女性意识
但是,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在汉民族漫长的历史当中,爱情并非是禁锢中的女子们对于人生唯一的理解与憧憬。正如她们渴望爱情一样,她们也渴望能够像男子一样,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实际上,传说中的梁祝故事,在爱情主题之中,一直缠附着其他一些主题,譬如女子受教育的权利等——其实,已经定型了的梁祝传说,其故事的缘起,并非是一个女子“思春”,而是一个名叫祝英台的女孩子,不满于闺阁绣楼或者后院里的清教徒式的无聊生活,向父母提出要求出去读书,出去见识见识更广阔同样也更精彩的世界。至于这种要求当中是否夹带有祝英台对于外面世界中翩翩男儿们的渴望,这不过是人性当中再自然不过的事情,大可不必刻意追究。
遗憾的是,很多民间传说中的梁祝故事,仅仅将祝英台这一极富思想价值和现实意义的追求,控制在一个“爱情故事”发生的情节线索的范围之内,并不努力突出女子受教育权利受到漠视、被彻底剥夺这一社会制度性的缺陷与不公。最明显的证据,就是不少梁祝传说为了解释祝英台这个女孩子出门读书想法的合理性,提供了种种让人感到好玩甚至好笑的说法,譬如说祝英台从小就是个假小子——读书的想法在男子那里,是一种正当合理的意识和要求,这种性别化的权利与对权利的性别化理解一样,成为上述梁祝传说展开叙述的一个社会言论和集体无意识的基础或者前提。
问题是,假如祝英台从一开始向父母提出来的权利要求、向整个社会提出来的公正合理的要求,就是集中在女子的受教育权上,而根本没有涉及到男女恋爱自由(事实也正是如此),那么,这个传说的反体制力量和反主流及官方意识形态的意义,在其漫长的流传过程中,也就势必无法回避和压制。或许“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一类更接近于自然人性,而受教育是第二位的权利要求。既然两者不可兼得,挑选出来的自然就是首先满足对心上人的追求与选择的权利了。
梁祝传说的历史,似乎也证明了这一点:越是接近于现代,女性对于权利意识越是明确强烈坚定,梁祝传说中所包含着的主题意识和主题线索也就越丰富。在民国时期的张恨水的长篇小说《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祝英台已经可以直接就女子究竟是否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受教育权利而与父母据理力争了。
有意思的是,无论是哪一种版本或者叙述方式的梁祝传说,这个故事的结尾,都是现实无法承受爱情之重,都是抗婚无效、出嫁途中的祝英台在途经梁山伯坟茔之时,跳进了突然塌陷的坟茔。一对生死相恋的情侣,最终幻化成了一对相伴相随、厮守不离的彩蝶!这一惊天动地的行为和无与伦比的想象力,将中国式情爱故事在现实的重压之下无法落实的悲剧性,推到了极至。而民间对于爱情的理解与追求,对于自由的理解与追求,对于现实黑暗、残酷和沉重的反抗与控诉,也在这种看似轻盈的“幻化”当中,通过那一对无言又无语的精灵,生生呈现在每一个人的眼前!
既然如此,那么,“梁祝”传说是否还会继续流传下去呢?或者,我们究竟是需要一个“梁祝”故事呢,还是一个“祝梁”故事?
这当然要看梁祝传说中所提出的诉求,是否已经变成了我们生活的现实。(作者为浙江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曾在央视“百家讲坛”讲述梁祝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