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产业链重组效应:经纪人

2009-11-13 03:53陈颖青
出版参考 2009年19期
关键词:门坎经纪人合约

陈颖青

新科技大幅降低了出版门坎,并使销售平台开始兼任出版、制作、经销、零售的混合角色,这对整个产业链的影响,除了“作者大爆发”及“出版社边缘化”外,还有一个特别行业将会诞生。那就是服务作者的产业。这个新工作事实上并不新,那是旧产业链里既有的功能,本来留在大部分出版社的工作机能里,但随着出版社的弱化,这个机能只好单独释出。

作者的专长是内容。过去要把内容变成书,光在技术上就需要找得到排版人员排版,了解一本书稿如何可以处理得适合印刷,找校对,找封面设计,申请ISBN,跟印刷厂讲价钱,确保印刷过程可靠准时……

大部分作者无法掌握这些事,不只是经验问题,也因为效率问题,你花了大力气熟悉所有这些细节,只为了做自己的一,两本书吗?没有人会觉得这么做很划算。

所以在旧的产业链里,这些事情由每年要出版数十、上百种书的出版社去处理。他们每找到一个省钱的方法,就可以应用在未来几百本书的运作上。效益杠杆非常高。

而编辑经手处理的事情还远不止这些,他们经常在书稿尚未出现前就成为作者讨论的对象,甚至那本书的起因,可能就是来自编辑的提议。给作者提供读者观点的建议,对内容、结构、方向的讨论……所有这些事,未来即使出版社不做了,仍然需要有人做。

最大的可能就是一个作家经纪之类的公司,负责打点旗下所有作家的大小事务。

以美国为例来说,原先经纪人就是帮作家卖稿子,他们可以跟出版社讨价还价,可是随着时间的变迁,越来越多经纪人开始扮演起读稿人、挖掘新作者的角色,甚至从写稿阶段就开始介入。

作家经纪人很可能最后变成独立的产业环节,或者出版社被迫转型的主要业务。但到那时,尽管出版社可能仍然挂着出版社的名号,但他们和作者分成比例恐怕将会完全不同。

经纪人甚至要揽下所有相关的作家品牌的营销计划,他们不能只卖书,而必须经营作者这个品牌。

因为未来随着“作者大爆发”的结果,出书门坎消失,出书速度加快,书种变成十倍量,任何针对单本书的营销,都会变得空前困难。只有全方位经营作者品牌的公司才可能在营销上占据优势,作家的品牌经理甚至也会出现。

出版社的终极问题:内容是谁的?

老猫

面对出书门坎大幅降低的现实,作者仰赖出版社的情势将会发生逆转,换成出版社仰赖作者了。由于作者太容易取得出书机会,出版社要留住作者的代价,就会高到最后他们无法负担。

这时出版社会发现,他们现在持有、通常只有五年出版期限的主流合约,并不那么稳定。时间很容易过去,作者很容易流失,而出版社能支付的代价没人看得上眼。

如此一来,出版社变成没有稳定旧书的公司,大部分营业额都得仰赖新书。不幸的是新书有一种昂贵的成本——前制成本,出版社付出了前制成本,五年后出版合约却可能转移给某家销售平台。出版社负担最大的支出,但最长期的收益却由别人收割。

由于这个缘故,想要在这个行业稳定发展的公司最后一定得问“内容属于谁”。

如果你继续跟作者签版税合约,那些内容就永远只是暂时拥有。你在上面投注的心力,经常就会为人作嫁,最后空手而归。唯一的办法是出版社必须改变取得内容的商业模式,从五年合约转变成长期持有。

一、签下没有终止期限的版税合约:这大概是所有方法中最困难的。

二、改用稿费模式购买内容:现在还有作者愿意卖断他的稿子吗?这中间有个小细节需要注意,那就是你只要购买作者某些内容可以长久使用的权利就行了,不需要买下完整的著作财产权。作者可以再结集,重复运用,而不妨害你前面的使用权。现在报社、杂志社的稿子,都是这样的例子。

三、善用编辑力提案、规划:用编辑力提案的方式组稿、整合,这不仅出现在杂志专题,也出现在许多图书出版计划里。

四、做任何单独个人无法独立完成的案子:最简单但可能最昂贵的例子就是做百科全书。当然现在做百科可能有点神智不清,除了百科以外,单一作者无法完成的企划仍然很多。这虽然也需要编辑力,但另外有些门坎是普通个人无法独立超越的,譬如智力密集或资本密集的程度。

出版社已经不能再以五年出版权的心态继续工作了。作者导向的内容必须让位给作者和服务作者的经纪人,出版社必须转向编辑导向的内容。

最后还有一种方法,出版社必须结合编辑力和IT技术能力,往新的路前进。

猜你喜欢
门坎经纪人合约
薛贵生:产业振兴经纪人
门槛
帮助种粮农民和粮食经纪人防范风险
西部放歌八之五
合约必守,谁能例外!——对“情势变更”制度不可寄于过高期望
对张鼓峰和诺门坎事件的再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