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日记教学的心理因素浅析

2009-11-11 09:17倪建斌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09年8期
关键词:写日记日记写作能力

倪建斌

写日记应该是学生提高写作能力的最佳途径,但是学生却很难真正养成写日记的习惯,主要原因是缺少对日记(习作)的兴趣。具体表现在:认为日记就是写作,很难;没有什么内容可以记;时间长了坚持不了。因此,要推行日记教学,首先要解决学生的兴趣问题。激发和维持学生写日记的心理因素主要如下:

短期因素:

激励。教师通过谈话,激励学生产生写日记的欲望。

表扬。对学生的写日记行为或优秀的日记进行表扬,从而引发更多学生的效法。

命令。指定某人或偶尔要求学生写日记,这种方式有很大的局限性,要注意负面作用。

中长期因素:

教师的评价(需要)。对于是把日记当作习作教学,还是以“表达真情实感”为目的,教师要有正确、深刻的认识。教师只有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写自己想说的话”,日记才是学生的内在需要,才有可能促使学生对日记维持较长时间的热情,千万不要用批改作业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的日记。

成功体验(自信心)。在写日记的过程中,必然会有许多值得赞赏的细节,教师应该找出学生写日记过程中表现出的进步与可贵之处,让学生自己和其他同学意识到其成功,这样就会大大提高学生对写日记的信心。

主观能动性(意志力)。写日记是学生的行为,日记的内容、写作的方法却是教师可以适当辅导的。比如,教师定时的点评学生选材的能力、表达的能力,提供建议可以提高学生对写作的理解,促使学生主动尝试某些写法或题材,这样授之以渔的方法适合高年级学生以及有一定写作能力的学生。

教学策略:

1. 淡化结果,注重过程。不要要求孩子写完多少或每篇写多少字,多关注孩子习作过程中的情感变化,维持其一定的兴趣就行了。

2. 降低要求,注重真实。即避免以一篇文章好坏评价学生的状况。古人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说法,就是强调厚积薄发的功效。写日记也是如此,只要孩子不断地表达内心,自然会在不知不觉中学会运用有效的、生动的语言,日积月累,其语文素养(包括写作能力)自然能得到提高。

3. 创新形式,尊重差异。学生的发展是有差异的,即使是同一个班级,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各不相同。“一刀切”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分层布置,可以有效应对学生差异。比如将一个班级分成3个层次:A. 能坚持每两三天写一篇日记。B. 每星期写两次。C. 每周一记。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就不会因要求过高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评价内容和方式也尽量做到“因人而异”。还有如“合作日记”形式。四人小组轮流写同一本日记本,既相互交流又相互督促,效果也不错。教师的评价原则更要突出过程性和差异性。如评选“最佳叙事奖”“进步最快奖”是比较具有鼓励性的……

短期因素和中长期因素相对独立,又相互依存。教师应注意以上儿童心理因素对日记教学产生的影响,引导学生将写日记的方法付诸实践,并养成习惯。

( 作者单位:太仓市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写日记日记写作能力
我会写日记
带着比赛的心情写日记
挖掘创造潜能,提高写作能力
加强互动交流,提升写作能力
如何有效提高中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理论思考
怎样写日记
成长日记
里约日记
成长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