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煦婷
教师对文本的理解和解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理解深度。当然,并不是说,教师能理解到什么程度,学生就一定要理解到什么程度,但我坚信,“学生能走多远,作为教师,我们就有责任引导他们走多远”。
那么,怎么解读文本才算到位了呢?我想,解读作品就是要解读文本的文、道、质,即要看一篇文章用什么样的文字、什么样的结构,来印证自己什么样的观点,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然后再回过头来,看看哪些值得我们借鉴,可以教给学生的。一般来说,解读文本,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解读作者、解读文题、解读作品。相比之下,解读作品更显重要。下面就以《青海高原一株柳》这课来谈谈我对解读的认识。
一、 深入解读教材
《青海高原一株柳》文质兼美,有一定思想的深度。课文围绕“神奇”展开。那么,这样一株柳树到底“神奇”在哪?初读文本我们会发现,它奇就奇在:① 生长环境如此恶劣却长得如此的高大粗壮;② 生长的过程是如此艰辛,它却一一挺过来了。再反复读课文,我们就会发现,在作者眼里它的“神奇”远不止这些,更在于它具有的那种不抱怨命运、不畏怯生存之艰险的内在品质。读到这层,我们就会明白,作者是在借这一株柳树来赞美具有这些品格的人。为了将自己的这种想法和观点告诉读者,作者运用了一系列的写作手法,比如说,借青海高原环境的恶劣衬托柳树的神奇;用家乡柳树和那一茬又一茬被旱死、冻死的柳树苗子反衬这株柳的顽强与坚韧……
二、 恰当取舍文本
深入解读文本后,我们大体知道了文本的主要内容和思想内涵,接下来要思考的是,该教给学生什么,以及如何去教。
《青海高原一株柳》有两个显著的特点:① 篇幅长;② 有深度。如果一节课面面俱到什么都讲,势必产生两个后果,不是讲不透,就是来不及讲。因此,在具体设计教学过程的时候还得解决一个关键问题,即如何对文本恰当取舍。
对一篇课文研究得越深入,你越会发现什么都要讲,什么都重要,丢了什么都舍不得。但要让自己的课堂精深,让学生真正有所得,这个手术必须动。这篇课文中,有三处不是直接描写这株柳树的,分别是第1自然段,第3、第4自然段,以及第8自然段。但这三部分内容或用以衬托、或用以反衬青海高原一株柳的。完全舍弃显然会影响学生深入理解这株柳树的“神奇”。即使在直接描写这株柳树的段落中,同样也存在这个问题。比如说,作者猜测和想象的两大段文字。细细读读,似乎每句话,每个词都很有嚼劲,都能做番文章。怎么办呢?我们可以参照写作的方法,来一次详略结合,即抓住重点段落,细细品味,对于作者略写部分,我们也可以适当略教,让学生思考一下,它们在文章中所起的作用,点到为止,不必深究。
三、 合理选用方法
下面再来看看,该选用什么方法来巧妙地“舍”。
课文第3、第4自然段是描写青海高原的环境的,如果不是生长在这特殊的环境下,这株柳树长得再粗壮挺拔,也不会让作者、让我们心生出敬畏来。因此,这两个自然段也显得尤为重要。到底怎么处理才能做到既不花费过多的时间,又能用它反衬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神奇”呢?可先请学生边听老师配乐朗读边想象,然后描绘自己“看到”的画面。通过交流,这株柳树的“神奇”也逐渐在学生的脑海中呈现了出来。自然就明白了作者为什么写这株柳,却用了大量的笔墨来写这片高原。这样,既省去了繁琐的分析,又让学生学到了一种语言表达的方式、一种写作的技巧。
课文第8自然段,写的是家乡灞河边的柳树极易生长,用以反衬青海高原一株柳生存的艰难和它的毅力与韧劲。我们不禁会同作者一样感叹,“同是一种柳树,生活的道路和命运相差何远?”如果课堂上也要读读品品,那显然是不可能的,可用一个“当这株柳树在高原的雷电风雪当中苦苦撑立的时候,它的同类——那些平原柳树它们在干什么”的问题,一带而过,以强化两种环境下的柳的差异,加深学生对青海高原那株柳的印象,巧妙地突出主题。
教学设计的过程除了要根据自己的取舍来设计外,还应该考虑语文的学科特点,让学生在接受人文精神洗礼的同时,语文能力也能得到提升。像课文中“锻铸”“撑立”等词语的理解,对于写作方法的渗透,对于利用句式的写话和说话训练,都必须有所考虑。
总之,我们应该从整体上去把握教材,从细节入手设计教学环节,从学生的实际适当渗透具有语文特质的内容。
(作者单位:太仓市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