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一年间

2009-11-11 03:31
上海采风月刊 2009年11期
关键词:福利金融危机危机

何 菲

从美国雷曼兄弟公司申请破产保护开始,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已逾一年。去年一年,全球资产超100万美元的富豪人数骤减了约150万人,总财富缩水20%。

财产缩水的当然不只富翁。所以不管你身在世界哪个角落,都对一周年这一天格外感慨,因为谁都深入其中。从危机爆发的那天起就不断有人在预测,中国经济到底会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实现复苏。今年上半年的宏观经济数字早已经显示:中国的经济运行状况是企稳向好。

顺境时积累实力,逆境时积累能力,在金融危机留给我们的伤疤还未痊愈的时候,忘了痛或许可以,忘了记忆却太不容易。在这场海啸中,我们有没有真的积累下来实力,我们收获了什么,又有哪些经验值得总结?

感慨——

金融危机一周年祭

文/程海晋(38岁,美国康奈尔大学工商管理学硕士,外企总监)

世界金融危机爆发已经一年。所以称之为危机,因为全世界谁都没有真正地预料到其破坏力是如此可怕,因为没有一个主流国家的经济可以幸免。

我留学美国时,在美国老师那里第一次听到“风险控制”这个定义,没有想到后来在工作中,曾一度为一家世界制药公司和一家国资在香港的银行做过风险评估和流程控制。美国老师们一再强调,企业机构的风险控制,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大核心组成部分。

美国老师还教了我在个人投资方面的风险控制,诸如按揭月供不能超过月收入的三分之一,每年必须要有多少钱积攒下来,如何进行定期投资等等。风险控制的含义和运用范围,远远比我的想象宽广得多。第一次在美国买房子,我严格遵守了个人财务风控的基准线。当时美国的银行非常小心,不允许个人多做按揭,首付不得低于10%等等。在实践中我领教了美国企业和金融机构对风控的严格执行。

2002年后,美国度过了自己又一次周期性的经济衰退,以实体经济为代表的道琼斯指数没有太多变化,而房价开始飞速增长。银行信贷越来越宽松。一天收到一封银行邀请,问我是否考虑按揭贷款,首付只要5%。重新审视了自己的个人财务风险底线后,我拒绝了银行的邀请,没有背上第二个按揭。不少朋友骂我愚蠢,如今房价如此涨,赶快首付一套房子,过六个月或一年后,就可以卖个更好的价格。知道这个风险不是自己想承受的,我顶住了压力。此时,不仅美国房价飞涨,就连英国房价也开始加速提升,甚至波及了欧洲大陆。很多年轻的欧洲人,根本只能望房兴叹。

在香港工作一年后,2004年我重返美国,此时美国按揭市场已允许零首付,零首付按揭利率很高,和美国公司垃圾债券相当。商业银行为了分散风险,与投资银行合作,将这些高利率、零首付按揭实行债券化,将债券再次包装为各种投资工具卖给了保险、汽车、基金等拥有巨大现金的机构投资者以及数量更多的个人投资者。疯狂的人们在拼命通过零首付背上第二套、第三套甚至更多按揭炒卖房子,人人确信房价会重复过去数年的高企走势。不少人看着自己的房子火爆增值,在银行的诱惑下,将自己现有房产做了二次抵押贷款,开始拼命消费。如果说美国人过去在透支明天,2008年金融危机前,美国人已经在透支退休了。

2008年第一次听到次贷这个词时,一开始我都不知道这是什么。后来才明白就是那些以零首付为标的资产的债券。所谓次贷危机,是金融体系风险失控后的恶果。一次原本普通的经济衰退,由于次贷债务巨大的杠杆效应而被放大,产生了多米诺骨牌般的连锁反应,成为了一次世界范围的金融核爆炸。当年教导我如何应对风险控制的美国老师,居然自己狠狠打了自己的嘴巴子,处处违反了自己所定下的管理理论,导致了2008年全球范围内的一次可怕的同向性经济大衰退。

早在1994年,当日本的经济从1991年的金融房地产风暴,转化为一次持续性的深度经济衰退时,八十年代在经济上一直被日本羞辱的美国终于出了一口恶气,日本对房地产和信贷的无限放大、以及对海外投资的无序性、过度自信以及对风险控制意识的薄弱,成为巨无霸日本经济的“命门”,导致了日本历史上最长的一次经济衰退,持续了十多年。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亚洲“四小龙”和东南亚国家在经历了工业化高速发展后积累了大量财富,有了钱的“小龙们”开始无节制地消费奢侈品,大量资金开始狂炒股票和房地产,忽视了提升自己的实体经济和竞争力,结果被索罗斯等人钻了空子,导致自己国家的经济和货币金融体系近乎崩溃。而同期的美国凭借高科技产业的大爆发,巩固了自己作为世界经济最发达国家的宝座。

国家与人一样,看到别人犯错,总觉得自己很聪明,自己是绝对不会重复别人的错误。

没想到亚洲金融危机10年后,美国这个资本主义世界拥有最先进管理理念的大哥大,不仅重复了自己80多年前的错误,而且重复了日本和东南亚国家的错误。以至于不得不通过联邦政府抛出巨额财政、求助大公司们不要大量裁员而采取无薪放假等“社会主义”福利手段来救赎经济。

任何人早晚会为忽视风险而付出代价。美国老师的理论也没有错,错就错在,这次美国的公司和老百姓被疯狂追逐高利润的白日梦熏昏了头脑。西方有句俗话,上帝欲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

世界经济何去何从,谁才是世界经济的救世主?在口水满天飞地做总结前,不妨让我们仔细研究过去的人类发展和经济历史。

1929年大萧条前的西方世界疯狂过,上世纪80年代的日本疯狂过,上世纪90年代的东南亚和四小龙们疯狂过,2008年前的美国疯狂了。在经济规律最基本的“阴阳理论”面前,人类首先要学会谦虚,不要自以为是,不要自以为聪明,任何自以为能逃过经济发展基本规律的想法,都是一种无谓的傲慢和疯狂,任何人或国家都将为此付出代价。

2008年金融危机过去一年了,应该对此进行一下祭奠。古代祭奠时,祭坛下的人们,都要弯腰低头。面对去年的金融危机,我们也该弯腰低头,表示发自内心的敬畏。的确,要想不重复过去的错误,人类首先需要做到的,是低下自己不怎么高贵的头,虚下自己不怎么聪慧的心。

金融危机,邂逅生命中意外的惊喜

文/王威(27岁,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学硕士,大型国企市场部专员)

2008年那场来势汹汹的金融危机,给许多人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不小的冲击,以至于有人至今仍在危机的余震中挣扎,艰难地一次次跌倒爬起。作为一个初入社会的无名小卒,一个每月只能为国家税收贡献2元钱的“伪白领”,危机面前表现出的韧性竟让自己都大吃了一惊。

金融危机年,我的知心密友越发多了起来。

MSN上那群一贯灰色的头像开始在我的桌面上不停跳动,熟睡的深夜常常被久违朋友的电话吵醒,许多平时因为忙于工作而很少联系的朋友成为了我生活中的主要交流对象……有段时间,几乎每天都重复谈论着同样的话题,跳槽or卧槽?减薪and裁员……我像一个赤脚心理医生,开解着一个个职场上曾经无比骄傲的灵魂,不厌其烦地与他们进行着一次次“话疗”。有时我会庆幸,因为我是穷人;有时,也会低落,就像卖兰花的老太无法理解烦恼中的煤炭大亨。

金融危机,人人自危,我也不例外,幸运的是它没有转化为我的生存危机,反而让我的韧性增强,在生活面前也越发“彪悍”。我是典型的低职低薪阶层,再加之,危机来临时我又发扬了低调的作风,“三低”原则使我捍卫了我的工作,抱紧了我那微薄的收入,也拯救了我那近乎落魄的自尊。危机面前,我变得成熟起来。我开始学着控制自己的情绪,不在心情不好时疯狂shopping,不借助食物发泄心中的郁闷,而从不化妆、不喜泡吧、不爱健身这些看似落后于时代的习惯,那时也成了难得的“美德”。

金融危机年,谈薪水闹心,谈工作伤心,谈物价太贵,谈前途渺茫,似乎谈什么都是奢侈的,除了感情。古人说“患难见真情”,我没有经过“患难”的考验,但我感谢危机让我邂逅了生命中刻骨铭心的感情,找到了当初从伊甸园中一起流放的那个人。曾经以为,金融危机带给生活的必将是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平静的一潭死水,曾经狂奔在缘分的路上,苦苦找寻那根微妙的“红线”,曾经以为爱情本身是无可负担的昂贵……当死水泛起波澜,“危机”化为“转机”的时候,不由得感叹轮回的力量,灯火阑珊处的那个人在黎明时分打开了我生命中一扇崭新的窗。于是,幸福着的“我们”,像两只过冬的鼹鼠,在狭小而温馨的小窝中,相拥取暖,倒数着春天的到来。

居安思危,未雨酬醪

文/赵黎明(32岁,江南大学食品发酵专业博士,职业经理人)

“田博,最近忙不忙,新年准备在哪儿度过?”我问那位专从昆山赶回来参加学习的博士。

“最近不忙了,我们都放假了,估计会一直放到明年3月份了,金融危机,我们行业受到的冲击很大,昆山许多我们同业企业都不行了。”一位电子专业的博士无奈地回答道。

2008年12月初的一天,支部在延安西路开始“科学发展观”学习活动,大家完成了预定的学习任务后,都没有走,讨论起金融危机以来给各自行业、单位和个人带来的影响,支部里三四位博士硕士失业或者放了长假,金融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已经具体地走到了我们的身边。我一边听着,一边思考着,偶尔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观点。尽管自己所处的行业所受冲击尚未显著显现,但一段时间以后会如何,毕竟是一个未知数。几年来,从未有过如此沉重的会议气氛,这是一个非常信号,让我们明白了经济全球化和经济自身发展规律对经济大势、企业生存与发展、个人生活的影响是息息相关的,在这种大局中,谁都不可能置身其外。

许多国人对此次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衰退是没有感觉的,特别是在大都市,他们觉得餐馆仍天天爆满,KTV仍是歌舞升平,汽车的车牌价格仍然居高不下。这其实也没有错,中国的国情、经济结构、国家经济政策、老百姓的消费观念等与其他国家不同,特别是中国的国内市场太大,国内需求的变动不会在短时期有明显的变化;另外,国人的储蓄习惯不同于美国人的理财习惯,因此有了蓄水池的缓冲,百姓生活的确很难在短时期内受到太大的影响。在某些外向型经济体中的人们会有明显的感觉,出口订单会明显减少,许多企业被迫停产停工,甚至破产关闭。或许我那几位同志的遭遇正是因为他们从业于此吧。

食品工业显然是受经济衰退影响较小的行业之一,因为衣食住行事关百姓生活。手机可以不换,MP4可以不买,但吃饭穿衣不能省却,所以这类行业保住了命。我碰巧从业于这种吃不撑也饿不死的行业,金融危机来了,也没有感受到什么切肤之痛,除了那些出口为主的高端产品企业受到了显著影响,其他受到的影响较小,且这些影响在今年第二季度就已经消退了。不久前,新疆的朋友托朋友找到我们,希望我们能帮助他们在国内推广产品,此举令人不解,后经解释,方发现他们生产的产品非常好,是利用新疆原产的绿色天然原料提取的产品,西方市场非常认可,价格也比较高,但今年因为金融危机,国外客户用不起了,出口几乎全线告停,这才急于转身开拓国内市场,不得不向国内企业求救,其形势不能说不严重,令人震撼。

一年过去了,尽管全球的经济复苏还没有显著起色,但中国的经济形势却显得异常乐观,经济增长势头也保持着较快地增长,看上去金融危机似乎已经到了强弩之末,也越来越少得被人提及,但这次金融危机给我的启示却很深远。这种启示,体现在方方面面,细枝末节,大的方面自然不需要我们来考虑,但对于每个人来讲,却应该在平日里强化忧患意识,居安思危,做到未雨酬醪,到了这种全球性的经济危机时方能平稳度过。

危机好像与咱们穷人没有关系

文/承杰(28岁,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系毕业,私企技术主管)

从雷曼兄弟玩完开始,伦铜期货多头就崩溃了,在那段日子里,好像整个世界都凝固了,发达的信息网络放大了每个人的恐惧。

记得上学的时候,金融危机在教科书里是倒牛奶,扔西红柿的场景。那个时候是搞不懂的,也不觉得恐怖,但心里还是不舒服并觉得可惜。咱们社会主义制度倒是优越,但就是喝不上牛奶,多次天真地想,美法日帝国主义不知道把牛奶送给咱们中国人吗?

那个时候一直被优越着心态,社会主义好,中国没有经济危机。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转型前后,啥都是短缺,好多物件都有个“洋”字,洋火,洋油,洋灰等等,多的是倒爷,皮包公司。

以后真搞市场经济了,1990年底,在山东苍山出了个蒜苔事件,蒜农兄弟到县政府搞破坏,才知道咱们国内可能也会危机的,究其原因,是政府好面子工程,都让种蒜,出问题了,这个事件很出名的。对这个事情,现在想来,在危机面前,引起危机的原因不同,市场主体的从业者采取的方式也会不同。

直到2008年9月底,才懂得了真正的经济危机。现在倾倒牛奶,绞烂芹菜等见惯了,但对于这次百年一遇的海啸级别的危机,现在看来,在21世纪的金融帝国里,以往的危机都是小儿科了。危机的本质也不同了,金融系统的危机本身不消灭财富,多的是财富在不同交易群体地转移。

仔细想来,现在的危机是跌出来的。跌的多了,危机就来了。

在被危机转移财富的过程中,有的人失落了,有的人躲起来偷偷笑,每个金融参与主体被无序和放大的恐怖折磨得都疯了,在危机中,听到过美国70岁老人的交易策略,也见识了香港股神的高论。

其实,在危机的时候,好多人是自己吓唬自己。危机是富人的游戏,现在怎么想,危机好像与咱们穷人没有关系,该吃咸菜,该啃窝窝头,就是现在也是和危机最深的时候一个样子地吃咸菜,啃窝窝头。

在股市的日子里,那段时间每个中国股民都是一个经济学家,开口闭口谈危机,你传我带,再加上几个风云大师人物,搞得在资本市场的好多人体会不到交易的乐趣了,这样就失去了投资的意义了。

危机是啥?危机是高利贷带来的,危机是银行逼债而来的,危机是自己心态的失落,危机是自己心理的崩溃,合理有限的投资和消费,啥危机对百姓影响都不大。

被危机的一年里,看到股市的崩溃,也看到建议社保拿点大小非的正确建议,被好多误国的“砖”家给搅合了。

世界不会崩溃,能源枯竭的问题都是金融市场玩的游戏,就像地球会毁灭一样,都是很遥远的事情,但合理的节能是必要的,毕竟还要留给后人。

什么心态决定着看问题的角度,其实现在的好多媒体捧红的大师们都在玩讲座,组织俱乐部,这段时间突然发现疯狗也搞私募,搞私募挺好,但承诺获利2倍,就玩笑开大了,这个玩意可不是看对一次就是仙,错一次也会扒层皮。

被危机了一年的股市还在正常交易,只要股市不关门,在某段时间还会有财富转移的游戏,现在还是个慢慢玩的好时候。

调查——

危机时期,用福利笼络人心

文/惠芬

刚刚过去的国庆中秋佳节,在金融危机大背景下,那些尚未被裁员阴影笼罩着的白领对往日特别关注的薪酬福利问题,似乎也更多不自觉地加入“但求心意”一族。

不过,大大小小的节日在每年的最后几个月总是接连不断,正所谓“每逢佳节倍思福利”,尤其是如果周围朋友拿到名目繁多的“小恩小惠”时,心中也难免一番纠结。

在薪资水平差别不大的情况下,健全、丰厚的福利是求职者选择一家公司的重要衡量标准。而对于企业来说,好的企业福利制度不仅能激励员工的积极性、提升凝聚力,还可帮助企业吸引和保留人才。据前程无忧薪酬报告部的调查显示,如今的企业福利早已不再局限于为员工提供基本社会保险项目(养老、医疗、失业、生育、工伤等),这些国家统一规定的社保福利早已不具备吸引力,白领们真正在意且互相比较的则是那些企业的自主福利,如意外险、商业医疗保险等保险类福利、车贴饭贴等现金类福利、免费工作餐、班车等实物类福利及体检、团队活动等服务性福利。其中车贴饭贴由于和员工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受关注度也最高。

前不久,前程无忧特意针对车贴问题做了相关网上调查,有50.23%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所在公司既不提供免费班车,也不提供车贴,只有14.27%的白领每月能享受到100—300元的交通补贴,但仍感觉满足不了平日上下班的基本消费。另有13.29%的受访者只是享受到公司班车,却没有任何现金补贴。

而白领的“午餐难”早是公开话题,真正困扰的午餐问题还是饭贴。目前绝大多数的公司只能提供给员工两种午餐选择:盒饭或者饭贴。千名受访者中,35.95%的白领每天只享受10元以下的餐补,还有三成白领既没有享受公司盒饭,也没有享受饭贴,午餐全靠自己买单。

白领们对车贴饭贴的抱怨,企业并非无动于衷。前程无忧统计显示,近年企业福利成本呈现上升态势。某资深HR经理吉先生告诉笔者:“我们饭贴去年是6元,今年物价涨了提到8元,后经员工反映又到10元。顺应了大部分员工需求的福利才是真正实际有效的,公司不可能为了几个人的利益缺失而调整所有的策略。”

除了车贴饭贴以外,在福利话题中还有一个最有争议的问题,就是现金福利与实物福利哪个更好?

在现金福利派眼中,任何形式的实物福利都不及拿现金最实在。韩小姐无奈地称,“公司每个星期去体育馆里打羽毛球或游泳,一开始还有人响应,但时间一长就形同虚设,还不如直接发健身费。”而陈先生所在公司员工过生日时,老板都会亲自发500元红包,同时请大家一起外出吃大餐。有吃又有拿,何等的美事。

而实物福利派并不否定现金作用,也不承认所有实物都是无谓的,只要公司表现出诚意,同样也能给员工带来动力。邱小姐就称,“公司夏天在冰箱里放置了各种各样的饮料供大家自取,还会提供各种水果,周末还给每人一份哈根达斯冰淇淋。这些举措都很细微却深得人心,拿不拿高温费已经不重要了。”同样赞成实物福利的Shelly也表示,“前不久公司装修办公室,虽是夜间操作,白天还是会有一股味道,所以就买了很多活性炭之类的东西来。同时每天早上还主动为员工送上一瓶免费牛奶,持续了两个月。它让我体会到很多事并不是完全用金钱就能解决或表达,温暖贴心的实物一样也能给员工带来归属感。”

其实,金钱纵然能够笼络人心,但绝对不是唯一有效的手段。假如所有企业都只是用金钱来压倒员工,早晚也会有让人感到腻味的一天。企业运营成本不断上升,而员工也未必忠诚团结,这样的福利也就不存在任何意义了。从表面看来,员工的福利需求五花八门,难以平衡。但“人心总是肉长的”,公司怎么对待他们,他们就怎么来回报公司,这是一个双向过程。公司应该用心去体会员工的所求,在心意和花样上多费点心思,你会发现实物福利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小富婆也为钱犯愁

文/蓝蓝

周虹最近很烦恼。一年前,周虹绝对无法想象会为钱烦恼。那时,周虹觉得生活很幸福,达到一个介于工作、收入、感情的最佳平衡点。周虹的房屋资产近四百万元,同时手里还有200万元左右的存款,无债,每年夫妻两人有50万元的工资收入。

1997年大学毕业后,周虹和男友一起到深圳富士康公司工作。两年后,因为不满富士康的工资待遇,周虹跳槽到上海一家有名的手机外企,而她的男友则选择到一家电子企业。到2003年,周虹和男友收入有了大幅提高,于是在浦东张江买下一套三居室,成家立业。几乎同一时刻,上海房价进入快速上涨通道。2005年,周虹又买了套莘庄的房子作为投资。周虹因此被姐姐戏谑为“地主婆”。

如今,“地主婆”也为钱犯愁。

再有一年,孩子快上幼儿园了,想在小学附近买房,可是手里现金不够,变卖房产,周虹实在不甘心此时卖房。她相信,明年世博会,上海房价更会飙升。

周虹的烦恼还来自于父母。周虹的父母和姐姐仍然住在老家四川。几年来,母亲共动了两次手术,前后花了近二十万元。周虹因为不能床前尽孝,主动承担了全部医疗费和生活费。现在,父亲想给母亲买套大房子,希望周虹能补贴30万元。除了她的父母,老公的父母也有过类似想法,想在县城买套三居室。周虹感到有心无力,而且也不理解:孩子们都不回老家住,为什么要买大房子呢?周虹有种焦灼感。“父母以为我们很宽裕,其实,谁知道我哪天失业呢?”

周虹真切地感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周虹所在的手机行业,早已不复往日暴利,加之受金融危机影响,周虹所在公司已经开始裁人。“现在竞争激烈,利润越来越薄了。金融危机后,日子更不好过。老板制定了苛刻的新规定,逼着大家自动请辞,我们人事部门夹在中间很难做。”周虹说,虽然自己的薪水职位暂时没有威胁,但是谁知道以后呢?

事实上,从身边朋友的谈论,周虹也感受到了金融危机的影响。在2007年2月春节前后,朋友们的聚会上,有人开始抱怨生意难做,不得不收缩业务,减少开支。在这种大背景下,周虹跳槽的想法只好再拖一拖了。

为此,向来信奉“省钱不如赚钱”的周虹不得不精打细算。今年春节回家,周虹给外甥女的红包缩水了,由去年的5000元减到2000元。

尽管经济在回暖,但很多企业仍不见起色。周虹不再鼓动丈夫创业,“经济好转的时候再考虑创业,这样更安全。现在能保住职位和收入就不错了。”

她计划削减不必要的开支,比如开着车去吃早茶,“因为违章停车被罚过几次,每次200元,这种早茶太奢侈了点。”周虹最爱去香港买衣服,“现在出门交际少了,身材也发胖了,穿不出什么好看衣服来了,所以不用频繁地去香港了,正好减少了购物的花销。”此外,周虹还暂时放弃了去北欧度假的愿望,省下几万元。周虹说,金融危机的影响短期内不会消失,也许要过几年的紧日子了。

日子总归重于面子

文/莎荔

衣:淘店不成就网购

陈小姐,28岁,外企客服

“我是个外企职员,平常穿着入时,一向是公司里的时尚风向标。以前我一逛街就忍不住会大买特买,有些衣服穿了一两次就扔在衣柜里不穿了,每个月在这上面的开支要占到我工资的一半还不止。金融危机爆发,公司日子不好过了。去年十月,我被降薪了。现在我每个月一般只添购一两件衣服,而且向来只去伊势丹、久光的我,如今也开始去一些小店淘衣服,或是选择网上购物。现在一些网店的衣服种类多又便宜。日子总归重于面子,名牌未必一定要穿。”

食:小餐馆回归大食堂

张先生,30岁,浦发银行信贷员

“我在浦发银行工作,收入不错。可是近一年多来,银行业务受到金融风暴的影响,以前不怎么算计的我也不得不开始了精打细算。原来中午吃饭都是去外面的小饭馆,一荤一素两个菜,再喝点啤酒或者饮料,怎么也要三四十块。现在业务不景气,我也只好吃食堂了。其实食堂的菜也不错,同样一荤一素,也就十块钱,而且肯定能吃饱。一个月算下来,至少能省个三四百块。而且较之过去几年,近一年来在食堂吃饭的同事数量明显增加了。”

行:自行车代步或拼车

肖先生,36岁,媒体部门经理

“我原来出门都是开车或者打车,可是你也知道,现在金融危机,单位原来一个月300块的交通费也减成了100了。还好我家离单位不算太远,骑车也比较方便,还能锻炼身体。报社里住处比较远的几个同事,现在都成了拼车一族,他们住在浦东,每天都要往浦西赶,还好其中一个有车,于是他就成了大家的司机,而其他人也轮流帮着给他的车子加油。”

乐:周末不去KTV

郭小姐,30岁,IT工程师

“我一般K歌都是去钱柜,六七个人,中包。周末下午去,连着自助餐,每人79元,包房费40元每小时。过了八点涨成278元每小时,开销还真是不小。这一年来,我们习惯周一到周五去,而且地点换成了好乐迪,一个小时只要50、60元。相比周末,省了大半。公司这几个月在裁员,我买的几支股票也都被套牢,娱乐休闲的开销自然是省一点是一点。现在我跟男朋友都基本不去电影院,有大片上市就去碟片店买,当然最好能从网上下载来看。”

支招——

失业后的人际交往

文/龙在野

朋友排序

在决定做出计划之前,把你的朋友按亲疏关系列出,看看哪些人才是必不可少的知心好友,做到心中有数。事实上,真正的亲密关系只能在不超过10人的情况下建立,与其他人往来更多的可以单纯只考虑商业利益,做到礼尚往来即可。

列出投入

在你的朋友排序后列出你可能获得的帮助与必须付出的代价,将其中无关紧要的人剔除,然后单独考虑需要投入大量代价的人与事,是否一定必须执行?作出这个决定是理性的,而并非一味为维持关系而做一些毫无意义的事情。

名单调整

认真检视你的朋友圈,是否已经需要调整名单?不要忘了对新朋友的投入,这有利于建立你们的关系,而且也能保持你的朋友圈名单有所变化,使自己的交际面有更新的机会。你也要适时将关系冷淡下来的朋友淘汰出局,保持一般关系即可。

投入额度

给你与每个“利益伙伴”的交往规定一个投入额度,在礼尚往来的前提下,也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不要爱面子,与对方“抗衡”。一定要下决心去执行这些计划,千万不要碍于面子而浪费时间和精力,反而让自己后悔。

尝试记账

建立一个专门的人际支出档案,记录你一个月以来的交友开支。下一个月,你就能很方便地根据档案数据来平衡有关人际交往的开销。虽然看起来麻烦了一点,但你很快就会因此受益。因为这样能让你清楚你的交际开支的流向,做到心中有数,也有利于适时调整开销。

巧妙联络

选择用邮件形式保持联络,这能够大幅降低你的通讯费用,既能保持亲密度,同时也可避免过多的见面约会的投入。例如你可以在节日给朋友们群发祝福短信,短短的几句温暖话语,就能让朋友们想起你,关注你。花费不多,却能提高你的交往附加值。

定期聚会

为不同的朋友制定周期聚会表,每人每两个月平均有一次见面机会即可,减少不必要的饭局。而且,其余的时间,你大可以轻松处理其他的事务。这样做是为了有机会能适时与朋友交流,避免朋友流失,很多朋友在一起聚会也能互通有无,资源共享,更能有机会交到新朋友。

新意送礼

如果一定要送礼,应当多花费点精神挑选与众不同的礼品,别让自己的东西淹没在礼品海洋之中,能够非常醒目地提醒受礼人你的存在和心意才是诀窍所在。记住一定要送自己最喜爱的东西,切不可送对自己来说都是可有可无的礼物。换位思考,如果你的朋友送你他觉得是多余的东西给你,你还会把他当朋友么?

信息分享

在需要付出交际投入时,记住不一定只有具体的金钱物件才是受欢迎的对象。时常为他们提供有用的信息资讯也能让别人对你心悦诚服。记住这里的信息一定是要对对方或自己有用的,只有这样才会让别人更重视你,更愿意和你交流。因为从你这里他的确可以得到一些他需要的,从而你变得很重要。

同事再见

将更多的空余时间投资在能给你带来帮助的朋友身上吧,社会学家早就说过,同事关系只能产生最泛泛的友情。知人知面不知心,何况是在竞争激烈的职场。如果你对同事毫无保留,说不定哪一天你就会因此而后悔。

坚持AA

如果你不想结交的朋友都归类于“酒肉朋友”的话,那么饭局中尽量采用AA制,学会和你的朋友分摊开支。只有在金钱上谨慎一些,才能让朋友不会心存芥蒂。

单身出席

不要总是拖上好几个朋友去赴约会,队伍的壮大意味着投资的扩大,不买单,你好意思吗?做个独行侠吧,除了省钱之外,你也能加强社交能力,有机会认识更多新朋友。

学会“转场”

如果你是“夜动物”,可以尝试着把夜生活分成一个个时段,和一帮人吃晚饭,与另一帮人泡酒吧。在同一族群身上花费双份金钱是不值得的,学会把你的信息在更短的时间内传递给更多人。这是一种统筹时间的方法,最大化地运用时间来处理交际问题,你整个人也因此变得很干练。

适度留白

在下午茶时间,和别人出去喝咖啡谈工作并不聪明,由于双方都想要休息,不可能从对方身上获取到什么有用的信息。在休息的时候就要尽情休息,千万不要为达目的,就马不停蹄,这样只会让别人感觉你的功利心太强。只有适度留白,看好时机才是张驰有道的交际法则。

偶尔孤独

要留出调整与思考的时间。例如把星期天规定为自己的交际日,周六则作为完全自我的休息时间。这是为了在减少社交活动的同时,更让你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如何经营友情。偶尔孤独一下,考虑到“自我”也同样需要你去关注和经营。

同时间战术

对于阶层相同的朋友,不妨邀请他们成批参加与你的聚会,这样,花在单位人士身上的交际经费投入就会更低。例如你可以与几位最要好的朋友一起去吃饭,顺便聊聊彼此的近况,在轻松的氛围里,坚固了彼此的友谊。

早点回家

夜晚十点后的娱乐花费总是非常高,给自己规定归家时限,保住大量MONEY的同时,还可以搭地铁回家,节省出租车费。这的确是个明智的选择,很多时候金钱是从小事中省下来的,适当地改变一些小习惯,并时刻提醒自己需要提高自律力,就能让你受益非浅。

来家做客

请朋友们到家中来吃饭和娱乐可以省下大笔开支,自己做饭和家庭卡拉OK也是一种乐趣。同时更可以显示你对朋友的关注和你们之间的亲密关系。而且,在家聚会还能表现平时你表现不出的才能,例如你可以展示你的厨艺,让朋友们能更全面地了解你,为自己增加人气。

拒绝酒精

每次聚会后,看看你的账单,饭局中单价最贵的永远是酒水。所以,勇敢地拒绝酒精吧,不仅仅是为了钱,也是为了你无价的健康和美丽。如果一定要喝酒,那么,在点菜的时候,要记住一般情况下,白酒贵于啤酒,红酒贵于香槟。掌握了这个小秘密,就能为你在餐桌节约不少。

无卡一族

退掉各种俱乐部形式的会员卡,会费是昂贵的,但事实上,你和你的朋友都没有那么多时间去参加活动。另外,买单的时候,也最好不要直接把信用卡拿给服务员结算,现金会直观地提醒你虚荣的代价,查账也并不是什么害羞的事情。

猜你喜欢
福利金融危机危机
“旅友视界”征稿啦!福利多多
玉米福利
公允价值会计的历史沿革及其推动因素
浅析金融危机化解救助的效果
浅析金融危机化解救助的效果
“声”化危机
Take Away Pizza ?
河口正陷入危机
曾荫权谈金融危机中的亚洲经济
金融危机扑克牌“通缉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