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亮显
2009年2月5日,美国海军“提康德罗加”级“宙斯盾”导弹巡洋舰“皇家港”号搁浅在了夏威夷檀香山国际机场以南约1000米处的海中暗礁上,海军拖船数次试图将这艘巨舰拖出困境,但徒然无功,当时的报道称:“在夕阳的余晖中,”皇家港“号始终不动如山……”。直到2月9日,该舰才终于被“搭救”了出来,其螺旋桨叶片、声纳罩和船体的水下部分均受到损坏。但关键的系统,如垂直发射单元及其他武器系统、“宙斯盾”雷达系统,弹道导弹防御设备、对海搜索雷达,锚具、天线和燃气轮机均未损坏,即使如此,大致的修理费用仍然相当高昂。事件发生时,驻扎在珍珠港的“皇家港”号巡洋舰刚刚在船厂经历了五个月的大修,于2月5日启航进行海上测试,结果测试结束返回船坞时就在珊瑚礁上触礁搁浅。可谓本年度美国海军的一大“乌龙”事件,时隔半年,美国海军的一份安全调查报告揭示了当时事件的真相。
美国海军安全调查委员会的一份报告指出,导致“皇家港”号巡洋舰在2月5日晚上搁浅的原因包括导航系统误判、舰长缺乏睡眠,设备故障以及舰桥值班人员经验不足。这一切导致“皇家港”号在距离夏威夷檀香山国际机场主跑道仅半英里,水深4.2~6.7米的水域中、在众目睽睽之下搁浅达4天之久。
该舰指挥官约翰‘卡罗尔在此前一天只睡了四个半小时,此前三天睡眠时间不超过15个小时。即便如此,他仍被要求尽快将“皇家港”号驶离船厂进行出海测试。报告指出,尽管卡罗尔有舰长的资格,但其业务不是很熟练,而且这是他五年来第一次以指挥员身份出海。同时,这艘重达9600吨的巡洋舰上用于测量水深的回声探测仪出现了故障。舰桥上的两具雷达监控器也都无法使用。该舰导航系统的切换导致了错误的舰位信息。从基于GPS的系统向陀螺仪切换时,舰位误差高达1.5海里,而且值班人员忽视了误差引发的报警。当晚,随舰出海的评审人员临时需要返回岸上,舰长决定在晚上增派小艇送他们回岸,负责的军官从小艇甲板上用双筒望远镜就观察到了该舰位置的偏差。他试图用无线电联系别人,但没有成功,便又返回舰桥。返回后,他立刻意识到“皇家港”号所处的位置是错误的。波浪在船首不远处冲击着海岸,水中泥沙可见,一切迹象显示船离岸太近了。晚上8点03分,该舰触礁搁浅,船头的橡胶声纳罩触到了机场主跑道南部仅半英里的珊瑚礁。船员试图使这艘长达173米的巡洋舰摆脱礁石,但由于波浪汹涌,舰和礁石的接触反而更加紧密。使用螺旋桨推进器进行后退和左右扭转都未能使该舰摆脱。尽管海军安全调查委员会发现了很多设备故障和人为误差,但认为舰上尚有足够可用的传感器,甚至通过视觉观察也应该能够预防搁浅。报告指出,“舰桥值守人员,导航人员和作战情报中心人员没有协同评估形势,排除危险”。报告指出,该舰最终停靠在正常位置东边的两海里处。尽管该舰的总值日军官三个月前才取得任职资格,但他还是在临近礁石的水域进行了晚上作业。报告称,该舰值日官的助手是一年前委派的,他已值班三个多月,但仍不能绘制近岸固定目标的海图,因此,由一名导航评估员接替其来绘制该舰的位置图。有官员指出:”该导航评估员未能仔细观察环境”。而且在该舰搁浅的当天晚上,舰上的瞭望哨没有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而是去食堂帮忙了。报告指出,安全调查中没有考虑流向和流速的影响。报告还指出,“没有人向船长卡罗尔强烈建议对导航图进行改进”。
诺曼·波尔马是国际知名的海军问题分析家、作家和顾问,他认为该调查暴露出了一系列会导致“皇家港”号陷入危险的信号。波尔马指出:“尽管舰长睡眠时间很短,但以下三个方面问题本应该使他提高警惕”。“第一,如果在近海行动中没有回声探测仪,肯定会遇到麻烦。第二,在导航系统切换时,如果显示较大的偏差,那说明出现问题了。第三,当小艇上的指挥官到舰桥汇报船位偏差情况时,舰长应该立刻命令抛锚止航,并打开所有的灯光检查问题所在。”
报告指出,“皇家港”号2008年9月24日进入船厂进行修理和保养,原计划2009年1月21日离开,但其海上试验推迟了两周,并且直到该舰于2月5日离开前的30分钟,其舰桥翼上的脚手架才被拆除。
在搁浅事件发生后不久,卡罗尔舰长就被解职,到太平洋舰队其他岗位任职。“皇家港”号的损失约为2500万到4000万美元,这还不包括修复被破坏的礁石所需的费用。目前,海军已经开始着手修复礁石。报告指出,该舰在离开修理厂前72小时的时候接受了检查,在海上进行了最大功率、转向系统以及直升机飞行测试。GPS导航系统在“皇家港”号出海后不久发生故障,之后的导航切换使得该舰在海上航行的大多时间都存在位置误差。舰桥值守人员没有识别出方位数据的输入偏差,对舰船的位置偏差采取了默许态度且忽视警报信号。太平洋舰队指出,“皇家港”号预计要留在干船坞一直到9月份接受修理,包括修复轴、传动装置和螺旋桨,水下部分船体涂漆,更换船头的声纳罩和内部零件,以及修理损坏的油箱和上部结构裂隙等。
“独立”号濒海战斗舰开始海试
在2009年7月底进行的一次承包商海试中,美国海军第二艘濒海战斗舰——“独立”号在接近全功率航行时,创造了43节的最高航行时速。不过,由于此次试验中,该舰的动力装置发生了一些问题,因此还必须进行更多的试验。“独立”号濒海战斗舰为全铝制三体船,由通用动力公司牵头的承包商团队制造。该舰在完成海试后返回位于阿拉巴马墨比尔的船厂,工程师将对该舰的发动机及相关动力系统进行检测。
与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制造的第一艘濒海战斗舰——“自由”号一样,“独立”号采用的也是柴燃联合动力装置。在此次海试中,“独立”号在达到最高航速时,同时启动了柴油机和燃气轮机,但并没有达到动力装置的最高功率。实际上,因为机械问题,“独立”号的此次海试就推迟了三天,而海试中暴露出来的其他问题使“独立”号没有实现最大功率的高速航行。
通用动力巴斯钢铁造船厂总经理杰夫·盖格透露,出现的故障是燃气轮机涡轮轴密封处出现了泄漏。公司正全力找出故障原因,并予以解决。通用动力公司将重新安排剩余的海试,并做好一切技术准备,迎接海军的接收海试,如果一切顺利,该舰将于今年年底交付美国海军。
除了对“独立”号能够达到什么样的速度感兴趣外,观察家们还对这种独特的三体船构型的操纵品质颇为关心。尽管通用动力公司拒绝安排参加海试的随船技术人员接受采访,但该公司发言人吉姆·迪玛蒂尼公布了一位驾驶人员对该舰的评论:“这船开起来与我曾经开过的船都完全不同。在这船里的时候,我很难感觉出来我们到底开得有多快。当普通的船在高速行驶时会有的晃动和震动在这艘船里完全感觉不到。在船上感觉不到艏波,船就是划开水面。而这艘船最让人震惊的是其高速转弯时的表现,在90度转弯时,船就象固定在一个枢轴上……需要说明的是,“独立”号采用的是
破浪船型,这与“自由”号不同,后者为滑行船体,高速航行时,船体在波浪之上,就像摩托艇一样。
在“独立”。呼进行首次海试时,海军诺福克基地的工程师们继续对“自由”号进行测试。据海军濒海和水雷战项目执行官员盖伊·斯肯介绍,“自由”号已开始安装30毫米口径模块化机关炮。机关炮安装在船体上部的预留位置,并已经与该舰的作战系统连接,但尚未进行实弹射击。这两艘濒海战斗舰各自留有两处预留空间,可安装30毫米口径机炮或为陆军研发的超视距导弹。
美军研发手持式穿墙雷达
目前美军士兵项目执行办公室正在开发一种“墙壁穿透感知”技术,用以帮助士兵搜索躲藏在建筑物内的人员。应用这种技术的实际产品是一种可由士兵手持的便携式雷达。雷达发出的波束能够穿透墙壁,如果墙后面有人的话,雷达波束就会反射回来,并在设备的显示屏上出现一个红色的方形标志。墙后面的人如果移动,显示屏上的红色方形标志也会相应移动,并在原来的位置留下一个空的方形标志,从而可以标示出目标人员的移动轨迹。雷达能够穿透距离20米以内厚度不大于20厘米的木墙、砖墙,泥墙甚至是混凝土墙。目前这种雷达在重量、体积、功率控制方面还存在挑战。据传感器和激光器产品经理约瑟夫·凯普宾科上校透露,该雷达的理想重量为小于1.3千克。目前整个项目仍处于早期研发阶段,但预计2011年前可以装备部队。
英陆军制定新一代装甲车性能需求
根据一份未来地面战斗车辆的正式需求草案,美国陆军下一代装甲车辆将采用V型车底和履带式行走系统,其防护性肯定要比被取消的未来战斗系统(FCS)车辆好得多。美国陆军训练与条例司令部能力整合中心主任迈克尔·文恩指出,这份草案里详细收录了伊拉克,阿富汗战场的诸多教训,对未来10年陆军车辆的发展进行了规范。他特别提到,美国陆军必须认真研究现有车辆在近距离作战,应对简易爆炸装置和垂直攻顶弹药方面的教训。而与未来战斗系统车辆不同,新的地面战斗车辆不会采用通用底盘。同时面向不同的应用,未来车辆将具备不同的性能特写,例如防护能力有多种等级,传感器种类也将有所不同。
该草案是由位于门罗堡的美军第120特遭部队起草,该部队是在今年初未来作战系统项目被取消后成立的,其主要任务就是起草未来战斗系统之后的车辆需求。该小组将充分听取来自美国陆军士兵、海军陆战队员、项目工程师以及英国、德国等美国重要盟友的意见。
根据时间表,关于新型车辆的要求会在9月7日最后完成,然后会被送至陆军和国防部的决策人员等候批准,随后陆军的开发人员会开始车辆的设计工作。据透露,草案规划的新一代装甲车辆性能需求包括:重量大于27吨,安装更多的传统装甲;不采用通用底盘设计;可携带更多的非致命武器;一旦抵达可以迅速配备网络组件和附加装甲组件等。陆军官员们还在考虑为地面战斗车辆配备威力更为强大的武器系统。例如,未来作战系统中,一种重量仅20吨的有人车辆甚至携带了120毫米口径的火炮,在此之前,这么大口径的火炮是“艾布拉姆斯”主战坦所配备的。一位分析师认为,美国陆军正在努力使以前分配给未来战斗系统的财政经费能够用在新的项目上。到2010年,这笔经费一共有1亿美元,而这还只是个开始。
美国研能够瘫痪敌方车辆和战舰的非致命武器技术
据美国国防部官员透露,五角大楼在今年将会对一些非致命武器进行试验,其中包括了能够使车辆和战舰停止行进却又不伤害到里面驾驶人员的系统。这些非致命武器的功能包括:使车辆和船只的计算机系统失效;对车辆、舰艇的挡风玻璃迅急加热,使驾驶员无法观察外部情况等。美国海军陆战队联合非致命武器项目技术分部主管戴夫劳透露,对于非致命武器研制目前还没有固定的时间表,不过明年至少能有5种武器进入最后的试验阶段。劳进一步指出,目前美军在非致命武器方面滞后最多的就是车辆、舰船制止能力,美军为此投入了大量的经费以弥补这两个缺陷。
非致命武器计划由美国海军陆战队司令詹姆斯康威领导,之前该计划主要集中在拒止人群的能力,例如为此开发有一种非致命弹药,它能够从12号散弹枪发射。还有一种绿色激光指示器,它能够警告敌人切勿前进。而在2010年非致命武器研发列表中,排在前面的是射频车辆制止器和射频舰船停止器。这两种武器使用高功率微波,在90-180米的距离上能使这些交通工具的电子系统失效。其主要使用场台是帮助美军部队将可能装载有炸弹的离速车辆、高速船艇制止在安全距离之外。到目前为止,该项目在车辆制止器和船艇制止器上已经分别花费了120万美金和260万美金。实际上,美军从4年前就开始研制车辆制止器,预训2009年该装置的原型产品即可进行试验。
非致命武器项目还在开发一种设备,当汽车或卡车的轮胎滚过这种设备时,该设备会使车辆的电子系统失效。该设备在本质上就是一种电子减速装置,它能够使部队有选择性地对车辆进行瞄准,并且通过对车辆底盘发射电荷而使可疑车辆停下。到目前为止,项目小组在这个系统的研制中投入了80万美元。该装置一旦投入使用,它将和目前部队使用的长钉网配合,提高使用效果。长钉网能够迅速缠绕住车轴,从而迅速使闯关车辆停止。但钉网使用一次后就必须剪下丢弃,因此使用起来并不方便。
然而,长钉网可以有新的用途,非致命项目研究小组正在研究这种网是否能用于在开放水域使高速行驶的船只停止,这可能是对付索马里海域的海盗的一种手段,这种网可以从空中投掷或者从其他船只上发射。但到目前为也用于船艇制止的长钉网还没有列人装备考虑。
另外,官员们希望能装备基于二氧化碳的激光,这是被设计用来使驾驶员在白天暂时失明的,原理是通过用红外线来对整块挡风玻璃急剧加热,使整块挡风玻璃发光,从而使驾驶员无法看见外部情况。
美军研制无铅子弹的努力受挫
美国陆军发现其最新研发的环境友好型5.56毫米口径子弹一旦遇到高温,其飞行弹道就可能产生问题,为此,最终不得不放弃了这种设计。据美国陆军小口径弹药产品经理杰夫伍兹透露,美国陆军已经在2009年7月中旬中止了M855A1无铅弹芯的生产。陆军已经展开了一项调查并决定用另一种无铅材料来代替目前使用的铋锡合金制造子弹弹芯。
在M855A1无铅弹药的设计中,铋锡合金位于钢制侵彻弹芯的下方。除了子弹头部外,子弹外部都包裹有铜制外壳。该子弹是特别为M4卡宾枪设计的,陆军官员认为,新子弹比当前使用的M855子弹的表现更为稳定,并且对于硬目标的打击效果尤为突出。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某些情况下,M855A1子弹会偏离预定的弹道。伍兹还透露,实际上在这种弹药的生产检验阶段,就会偶尔出现子弹偏离预定弹道的情况。
美国陆军原计划从今年8月开始使用总数为2000万发的新子弹以代替标准的M855含铅子弹。但在目前的情况下,这种新弹药的使用时间肯定会被延迟。
美国陆军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就开始投入了数千万美金研发无铅弹药,但均不顺利。其第一次的尝试是采用钨。尼龙子弹,但这种子弹的表现并不好,而且其对环境产生的危害不亚于铅。这次出现的新问题与“高温”有关,不过陆军官员并没有透露具体的温度数值。对该项目比较熟悉的消息来源称,铋锡合金在高温下会变软,导致了子弹出现问题。
俄空军将斥资30亿美元采购歼击机
俄罗斯“俄新社”8月14日报道,俄“消息”报撰文称,一份总价值约为30亿美元购买苏霍伊歼击机的合同将于近日签署。这将是后苏联时期最大的一宗飞机订单。俄空军将成为“苏-35”最新型歼击机的第一个订货客户。俄国防部高官称,到2015年前将订购48架“苏-35”歼击机、4架“苏30MK2”和12架“苏-27SM”的国家合同已经准备签署。俄空军和苏霍伊官方代表拒绝对此发表评论。1架“苏-35”歼击机价值为4000多万美元,而1架“苏27”和“苏-30”为3000多万美元,但除了飞机本身以外还将要购买携带武器的补充设备,因此总合同额将达到3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