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物理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

2009-11-05 08:54蒋荣滨
新课程研究·上旬 2009年10期
关键词:物理笔者教师

蒋荣滨

物理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物理课程应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授的倾向,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及合作者,教师应更新教育理念,转换课堂教学角色,重视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是学生真正成为物理学习主人的前提,关系到物理学习的成败。而这种习惯的培养,需要教师在课堂中运用各种策略进行长期的培养。本文结合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尝试,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培养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起始动力,也是学生踏入知识大门的第一步。初中学生自我控制力较差,学习基本凭兴趣。他们若对某一学科产生兴趣,就会渴望学好,愿意为这门学科的学习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充分挖掘物理教材的趣味性。“寓教于乐”是青少年教育的一条基本原则,每个人的启蒙教育都是从游戏中开始的。物理教材本身就是极具趣味性的,物理教师如果能在课堂上充分利用这一点,必会妙趣横生,事半功倍。如学习“大气压强”时,笔者采用表演魔术的形式演示了“铁罐变瘪”、“瓶子吞蛋”等实验,充分利用青少年好动心理特征的正面效应,用实验趣味启发学习兴趣,进而转化成学生积极的求知动力。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又激发出浓厚的兴趣。

2.充分运用直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采取直观的、生动形象的适合学生心理特征的教学方式,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可以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获取的较直观的素材。如将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分解成七种色光,在屏上可以看到五彩缤纷的彩色光带,犹如天边的彩虹,使无数学生如痴如醉,这正是直观教学的魅力。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概括能力和比较能力,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3.精心设计研究性学习活动。物理教材编排了相当多的学习活动和主题活动,既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在复习“密度”这节内容时,笔者设计了一个情景引入:首先用实物投影展示了光明牛奶、蒙牛牛奶、伊利牛奶等一系列牛奶,创设问题情景,唤起学生的兴趣,然后开展探究活动:如何鉴别牛奶质量的好坏?让学生分小组设计实验进行测试,然后进行实验交流汇报,再进行评估,结果课堂气氛相当活跃。这样,学生不但加深了对教材内容的理解,达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而且大大调动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他们的信心,可谓一箭双雕。

二、鼓励学生自我表现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应重视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确立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教学中,教师应给学生创设自我表现的机会,让学生树立自信,促使他们自觉参与到学习中来。

1.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创设宽松的课堂环境。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是培养学生参与意识的基础,是学生树立信心、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的前提。教学中要注意面向全体学生,力争给人人提供表现的机会,允许学生提出不同的意见,给学生一个思维发展的空间。教师不能轻易否定学生的思维成果。学生设计的办法、方案,只要不是原则性的错误,都应予以肯定。对于超出设计范围的学生,应在给予肯定、鼓励的同时恰当引导,不要简单斥为“怎么想的”、“你错了”。

2.创设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问题情境。问题是科学活动的实际出发点,通过教师创设的恰当的问题情境,学生会领略到学习的乐趣,从而迸发出主动参与的热情。如在讲授“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这一节之前,笔者这样引入课题:“大型客机为什么要在跑道上滑行很长的一段距离以后才能起飞升空?”学生们很想知道答案,经过猜想与讨论后,猜到是为了获得一个很大的速度,但无法得出“是为了获得足够的的升力”的结论。这时,教师开始讲要学习的内容,并板书。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就提高了学生自主从事物理学习的意识。

三、让学生体会物理学习的快乐

学习兴趣是学生通过感悟体验,在内心深处产生需要的心理倾向。学生在物理学习中如果能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必将对其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大有帮助。怎样才能让学生体验物理学习的快乐呢?

1.变抽象性知识为具体的实物演示。物理中有很多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教师可以运用实物进行演示、讲解。如学习“电功率”的知识时,笔者把电能表、电灯、电炉连接起来。先让电灯工作一段时间,记下电能表转动的圈数n1;再让电炉工作相同的时间,同样记下电能表转盘转动的圈数n2。两者进行比较,很明显,n1

2.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习“水资源危机与节约用水”这一节后,笔者组织学生对城镇饮用水资源的污染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中,组织学生采访干部、群众,对水源进行实地察看,并取样进行分析,最后写出调查报告,在学校专版展出,效果很好。学习“热值”知识后,组织学生调查农村燃料的使用情况,有的学生还提出了较好的建议。学生在调查中学到了很多书本中没有的知识,懂得了物理与生活的紧密相联,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3.注重学习方法的积累。古语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教给学生好的学习方法。物理复习课中,笔者发现一位同学对知识的总结很有新意,便在班上进行展览交流,并请他讲解。之后,大多数同学都喜欢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一旦有好的学习方法,就把它介绍给大家。由此,学生在不断积累中找到快乐。

以上三个方面,只是笔者在物理教学中的探索和实践。当然,科学有效的方法还需要不断的尝试与实践。学无止境,教无止境。“教是为了不教”的崇高目标将鞭策我们积极探索,永不知足。

猜你喜欢
物理笔者教师
留言板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秋天在哪里
美育教师
物理必修1、必修2第一轮复习检测题
性能相差达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