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斌
国务院在《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提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合作学习是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和策略。本次新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其中小组探究合作学习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之一。
1.转变观念,创设“合作”:新教材编辑了大量的情境教学内容,图画精美,生动细腻,且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情境,为我们创设情境提供了生动有趣的素材。例如,在教学《比一比》时,笔者创设了一个“小猪帮小免盖房子”的有趣童话故事的情境,把学生带进了有趣的童话世界,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又如,在教学《9加几》时,笔者又创设了学生喜爱的“跳绳”游戏的情境,这样,通过学生身边的生活情境,有效地激发了他们的学习欲望……此类例子不胜枚举。总之,创设情境,可以将数学知识融入孩子们的生活,使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联,使学生乐于接受,从而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最终达到教学目标。
2.明确目标,有效合作。小组合作学习的精髓是通过学生互动求得小组成员的共同提高。为了让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开展得有序、有效,学生一定要明确合作学习的目标,因此,教师要向学生说明学习的内容和目标,使他们掌握完成任务的方法,了解评价的标准,等等。这些任务和目标除了具有一定的合作价值外,还可以分解到每个成员身上,让小组中的每个成员人人有事可做,共同参与。实践证明,学生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后,就可以避免小组合作的盲目性,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例如,在教学第二册《统计》这一内容时,就向学生提出学习任务:明天下午第二节课是体育健康课,老师想安排一些你们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到底安排哪些运动项目,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去调查、统计,看结果如何。这样,为了安排第二天的运动项目,孩子们明确了目标、任务,便在组长的带领下,分工完成自己的任务去了。这样有明确的目标和具体的分工,让小组成员人人参与,连平时那些胆小怯弱、被动的学困生也能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充分体现了自身的价值,使小组合作学习不走过场,真正体现了实效性。
3.把握机会,激发“合作”:仔细分析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就可以发现,并非所有的内容都适合小组学习,因此,选择合适的学习内容、学习时机进行合作,是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的前提。
4.在学生疑惑时合作。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疑难应怎么办?笔者认为,此时教师千万不能把答案直接告诉学生,而应让学生各自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疑惑,相互启发,共同去寻找问题的答案,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正确理解问题,而且还能使学生尝到学习的乐趣。如在学习“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时,有一个学生问:“三角形的面积是不是也等于底乘高?”这时,笔者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在动手操作中,探讨出了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5.在揭示特征或规律时合作。比如,在教学“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时,笔者首先出示了一道题目:把8、5、10、15、30……分成两组,使两组数分别能被2、5整除。然后组织学生分组学习,在合作中研究、概括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并完成填空题:
( )能被2整除;( )能被5整除。这样的分组合作教学,不但使学生通过观察、议论、看书、抽象、归纳出了特征,还通过自主探究找出了规律,且这样的教学方法所取得的教学效果是全面的、多角度的。在探究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笔者要求学生自主学习书上介绍的方法,然后再分组合作交流,从而加深了认识。
6.在解答开放性题目时组织合作。开放性题目是求异思维的一种具体表现,实践发现,采用合作形式,对不同的解题方法进行交流,并及时反馈成果,可拓展学生的思路,比如,五年级“找规律”章节中有一道练习题:2008年3月3日是星期一,你能算出三月份上了多少天课,休息了多少天吗?(出示日历)。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有的看月历解决,有的用除法算式解决,还有的虽然算式相同,但想法却不一样。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
7.科学评价,强化合作。教师的评价对激励学生参与活动,提高合作学习的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的评价一定要有鼓励性、针对性、指导性和全面性。一是评价要多样,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可以运用各种表扬机制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除了平常奖励的小红花、五角星、小红旗等,笔者还设立了金、银、铜牌奖,由老师和小朋友一起评出,并让获金牌的小组在全班介绍经验。这样,就可以激发小组展开竞争,从而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促进了小组成员间的团结协作。二是评价要全面。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对于一些有独特见解的学生,要给予积极鼓励和赞赏。如在教学《分类》这一课时,笔者出了这样一道题:“下面六幅图中,哪几样东西是同类的?”(书中画了3只书包、3个苹果、5个桃子、3颗糖、5只铅笔、5个桃子)有的同学把水果分成一类,把学习用品分成另一类;有些同学把数量是5的分成一类,把数量是3的分成另一类。学生的每一种分法都有其分类的标准及符合逻辑的思维方式,较好地发挥了自身的创造性思维。因此,对于每一种分法,笔者都给予了肯定和鼓励。另外,在学习中出现的认真仔细的学习态度,团结协作、相互谦让的精神,虚心听取别人意见的好习惯,也都应及时进行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