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在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2009-11-04 08:04曾志军
新课程研究·上旬 2009年9期
关键词: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平台

曾志军

【摘要】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学中应创设“五个平台”,做到“五个善于”。

【关键词】自主探索 合作交流 平台

自主探索学习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运用自主性、探索性学习态度和创新精神,通过学生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发挥自身优势和潜能、自主获得知识和创造的本领,实现自主性发展,使自身素质优化。

合作交流学习就是学生在个体自主探索的基础上,互相交流彼此的见解,展示个性思维方法与过程,学生在教师组织下围绕共同目标,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单位,以合作交流为基本特征,小组相互讨论、分析与交流,在交流中反思,使自己的理解更加丰富与全面,最后形成共识,进一步归纳、验证,形成数学结论,从而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自主探索学习和合作交流学习是相辅相成的,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不可缺少和重要的学习方式。那么,教师应该怎样去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学习和合作交流学习呢?笔者认为,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五个平台”,做到“五个善于”。

1.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景,提供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平台。在数学课堂中,要改变教师教学生学的模式,在设计、安排和组织教学的过程要善于创设具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让学生有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空间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例如,在总复习时给出这样的一道题目:在双休日,某公司决定组织48名员工到附近一水上公园坐船游园,公司先派一个人去了解船只的租金情况,这个人看到的租金价格如下:

请你帮助设计一下,怎样租船才能使所付租金最少?(严禁超载)

出示完题目以后,笔者让同学们小组之间进行交流讨论。课堂一下子热闹起来了,学生在讨论中设计出了许多方案——可以只租大船、也可以只租小船、也可以大船和小船混合租。如果是让学生独立思考,他们可能只考虑到某一种的情况,但现在以小组为单位,经过组员之间的合作、互相补充,问题就会考虑得比较周全。

这中间涉及了许多方面的数学知识,并且还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价值,增强用数学的信心,但更为重要的是,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加以解释和应用的过程。因此,教师应尽量提供产生问题的背景而不是问题的本身,提供解决问题的方向,而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案。

2.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动手,提供动手操作的实践平台。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学习数学知识同样也离不开实践操作。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不但可以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学生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发展,而且可以让学生在操作中享受到群体成功的喜悦。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领悟数学思想方法在知识发生、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追踪数学家的思维历程。所有这些对于培养学生执着追求真理的精神,尊重客观事实的态度,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例如,在学习“三角形三边关系”时,教师提出如下问题:“三根木棒能组成一个三角形吗?”大多数学生的回答是肯定的。这时教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一些长短不一的木棒,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发现并不是任意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从而自然地提出问题:三条线段满足什么条件才能组成三角形呢?让学生继续进行探究,从而得出三角形三边关系。

3.教师要善于营造平等民主的讨论氛围,提供表达的平台。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启发学生,充分地让学生讨论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如在教学三角形全等的证明时,出示题目:“如图1,已知∠ACB=∠BDA= 90°,要使△ACB≌△BDA,还需要什么条件?把它们分别写出来。”出题后让学生在自主思考后充分讨论交流,这样,学生就能更快地理解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

事实证明,经过学生之间的反复争论、辩解,学生对排除法、特殊值代入法,举反例论证法的运用更加得心应手。

4.教师要善于创设开放性题目,训练学生的思维,提供人人成功的平台。无论是新课题的引入还是教学内容的展开,都应力求创设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情境,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立“做一做”、“想一想”、“说一说”、“读一读”等栏目,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的学习活动;还可以适当提供开放性的问题和合作交流的机会,为学生开拓探索的空间。

例如,在《一元二次方程》教学中有这样的一个问题:“在一块长16米、宽12米的矩形荒地上,要建造一个花园,并使花园所占面积为荒地面积的一半。你能给出设计方案吗?”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先让学生自行设计,建议设计多种方案,一题多解,不但能够激励学生提出新见解、新方法,让学生创造性运用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而且还能够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感受到“我能做出来”等,进一步体验成功感。

5.教师要善于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供质疑与思考的平台。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学生的学习中有疑问,说明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大脑在积极地思考,是主动学习的一种表现,在教学中教师要非常重视每一位学生,使他们都能独立思考,勇于发表不同意见,极力营造一个民主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学生开始质疑往往缺乏周密思考,如果所提出的问题简单,给予肯定;所提出的问题有创新意识给予表扬。这样,经过一段时间培养,多数学生能够发现一些富有针对性的问题,问题逐步提到点子上来。

例如,在教学《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使用》时,教师可以设计如下一组问题,让学生去探索、交流,从而达到对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的深入理解。

李先生有一个小工厂,管理人员由李先生、他的弟弟、六个亲戚组成,工作人员由5个领工和10个工人组成。工厂经营很顺利,需要增加一个新的工人。小张去应聘时,李先生说:“我们这里的报酬不错,平均薪金是每周300元。”小张工作几天后找到李先生说:“你欺骗了我,我已经问过其他的工人,没有一个工人的工资超过每周100元的,平均工资怎么可能是一周300元呢?”李先生说:“小张,不要激动,平均工资是300元,你看这张工资表。”

问题:请大家仔细观察表中的数据,讨论回答下面的问题

(1)李先生说每周平均工资300元是否欺骗了小张?

(2)平均工资300元能否反映工人的平均收入?

(2)若不能,你认为应该用什么工资反映比较合适?

这样层层深入的设计,体现了知识的递进需求,也是学生在先前的探索活动中产生的疑点,学生自然也就会层层深入去思考。再通过交流、完善,学生对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的理解会更深入,使用更准确。

通过教学实践,笔者发现:把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活动方式,积极引进数学课堂,更有利于学生发现概念的形成过程,更有利于学生全面、正确的理解所学知识,更有利于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学生的教学成绩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也不断地增强。

参考文献:

[1]陈冀雯.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J].松江教育,2002,(2).

猜你喜欢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平台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网络平台支持《教育技术学》公共课实验教学模式构建
让数学课堂成为探索能力的训练场
创新教育发现数学——以小学数学为例
陕西科技大学镐京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如何让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初中数学课堂“自主学习”教学初探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自主探究 张扬个性
大学生模拟创业实践平台体系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