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体育活动过程中学生群体动态性的功能

2009-11-04 02:32罗英梅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09年9期
关键词:凝聚力内心成员

罗英梅

本文通过对学生群体动态性的功能在体育课过程中的各种表现和作用,分析学生的个体和群体心里对其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以及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技能表现,以期观察和研究学生群体动态性对其参与体育活动的表现。

一、学生群体压力和从众性

群体压力与从众性的问题,由美国心理学家阿希(Solomon Asch)首次提出来。群体成员的行为常具有跟从群体的现象,当一个人在群体中与多数人的意见产生分歧时,会感觉到群体压力。社会心理学把在群体隋境下个人受到群体压力而在知觉、判断行为上和群体中多数人趋于一致的倾向称为群体从众性。有时在群体压力非常大的情况下,会迫使群体的成员违背自己的意愿,产生完全相反的行为。但是必须要区分群体压力与权威命令作用的不同,群体压力不是由上而下明文规定,强制改变个体的行为反应。群体压力没有强制执行的性质,但个体在心理上往往难以违抗,因此,它改变个体行为的效果有时反而强于权威命令。但是,也应该看到从众行为的表现行为和内心反应不一定是一致的。大致有以下四种情况:第一,内心顺从,表面也顺从,即“心服口服”;第二,内心顺从,表面不顺从,即“心服口不服”;第三,表面顺从,内心不顺从,即“口服心不服”;第四,内心和表面都不顺从,即“心口皆不服”。

把群体压力和从众性联系到体育活动过程中学生的个体和群体表现,亦会有所启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学习中,依然存在群体压力和从众心里。面对有些体育项目,并不是每个学生都喜欢或者都乐于参与,有时就是群体压力的表现。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现在学生中盛行的足球和篮球运动了,由于足球运动和篮球运动在学校的普遍性和普及型,在学生中比较盛行,多数学生都比较喜欢,尤其是男生。而往往从事足球和篮球运动的男生更能得到其他同学的佩服,或者由于从事该项运动,而获得其他额外的物质奖励,甚至获得女学生的青睐。鉴于种种原因,进行篮球或者足球运动的学生人数众多,往往少数不从事此项运动的学生基于群体压力和从众性的想法,反而会参与到此类体育活动中。

然而基于群体压力和从众性的要求,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并非完全是内心反应和从众行为的一致,像前面所述~样,也存在四种情况:第一,“心服口服”,这就是说学生的内心非常喜欢参与体育活动,又有学生群体参与体育活动的动态性事实.这样便是内在和外在性的驱动一致;第二,“心服口不服”,有典型例子就是一个学生喜欢篮球运动,可是周围的同学都在进行足球运动,迫于这种群体性的压力,导致其也从事足球运动,这便是内心的驱动和外在驱动不一致;第三,表面顺从,内心不顺从,即“口服心不服”,这个和第二种情形有相似之处,只是内驱和外驱相反罢了;第四,“心口皆不服”,也就是有些学生内心不喜欢体育活动或者不喜欢某项运动,而且也不会随其他同学的选择而改变自己的内心选择。

二、学生群体的规范性功能及对体育活动过程的影响

1学生群体性规范的功能

学生群体性规范能够达到四种截然不同的目的,其中的每一种都有助于确保学生群体中成员之间采取积极、一致的行动。

第一,学生群体规范具有表现群体核心的、最重要的价值作用。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群体成员能够具有一种强烈的“没我的群体是什么样的”意识,可以借此来指导自己的行动,并指导自己与群体外部人群的关系。学生群体规范也有助于清楚地辨别出该群体可以接受的行为,哪些是该群体不能接受的行为。

第二,学生群体规范有助于群体平稳地运行,其方式是通过建立共同的基础使群体成员的行为变得更加可以预测。由于群体中的每个人都知道应该预期什么,因而就能够排除预期中的不确定性,并继续积极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这样就简化了体育活动中学生互相沟通的障碍,使其参与、进行体育活动更有效率。

第三,学生群体规范有助于界定哪些是成员间的适当行为,这有助于避免学生学体成员之间的关系变得尴尬或难堪。例如避免说那些使个别群体成员感到受嘲弄和不尊重的话。通过这种途径,该群体就可避免对抗或者有可能威胁或破坏整个群体合作的事情发生。这样,群体成员就可以在一种相对“安全”的心理环境中进行体育活动。

第四,学生群体规范可以帮助一个群体自下而上地生存下去,其方式是帮助该群体保持鲜明的特征,并在群体受到威胁时拒绝其成员所表现出来的任何越轨行为。通过保护自己的特性,群体成员对自己的作用以及群体本身的作用会更加自信。

2,学生群体的规范性功能对体育活动过程的影响

群体规范是触摸不到的,也往往难以用语言来表达,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是不真实的。属于某个群体的人往往尽力做到符合其所在群体的规范——因为不符合群体规范的代价也许是受到群体成员的排斥,甚至嘲弄。对于学生来说,这两种结果都可能促成十分强烈的动机——我们不愿意在其他人勉强成为被嘲弄的对象,也不愿意被别人遗忘或者忽视。因此,群体能够对不遵守这些规范的成员实施惩罚。这一事实意味着群体规范是控制人们行为的有效方法。

并且,学生群体性规范有着个体和规章制度无法比拟的人性化和无形化的优势,由于学生群体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处于青春期,思想活跃,思维敏捷,有较强的独特个性和叛逆心理谁i是倘若是属于一个群体中的学生,则往往受制于群体默认的无形化的规则的制约,体育活动要求较强的纪律性,教师在体育活动过程中往往采取命令性口吻,强制学生积极地参与体育活动,这和学生的个性特点完全是背道而驰,因此在体育活动中,常常可以看到学生逃课、旷课、甚至是体育活动中精神不集中、偷懒现象屡有发生。还有就是学生群体性规范的人性化的优势,由于学生群体的自由组合以及成员之间的默契,往往使得其具有比死板的规章制度更多的人性化,正因为其人性化的特征,使得学生群体性规范在发挥作用的时侯,不会像某些规章制度一样具有强制性的规范作用,反而会有很强的亲和力和人性化,让学生在拥有尊重的情形下,自觉地遵守群体规范,便于体育活动有序地进行。

三、学生群体凝聚力概念、影响因素殛对体育活动过程的影响

1.学生群体凝聚力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1)群体成员的共同性。倘若群体成员具有相同的背景、共同的爱好和兴趣、共同的目的等,学生群体的凝聚力就会表现得越强。其中,共同的目的则是其中最为关键的因索,一个好的学生群体需要有一个众志一致的明确目的。在体育活动中则表现为强身健体、完成体育教学目的、提高自己的综合体育素质。

(2)学生群体规模的大小。学生群体之所以能够存在,其必要条件之一是群体成员要相互交往和互相作用。群体规模小,则彼此作用与交往的机会多,容易凝聚。一个非常大的群体成员之间彼此了解不容易涉及到全体成员,这个群体就不大可能有较强的凝聚力。因此,一般情况下,群体的大小和群体的凝聚力具有反向的作用。

(3)外来压力对学生群体凝聚力影响。体育活动过程中,学生群体也需要承受个体学生所面ffi{i的外来压力,这些压力当中有来自周围同学的,也有来自于教师的。这时群体凝聚力就会发生作用,会面对压力,适时地对群体成员进行鼓舞和激励,以更好地发挥群体凝聚力的功能。

(4)群体成员对学生群体的依赖。个体参加一个群体是因为他觉得群体有助于满足其某种心理诉求。一个群体对个体的满足程度越高,对个体的吸引力越大。

(5)信息的沟通。一个凝聚力强的学生群体,信息一定互相畅通。尤其是学生群体,有一定的知识水平和鲜明的个性特征,但是又缺乏实际的经验,因此沟通更加显得非常重要,群体的凝聚力和信息沟通是非常重要的。

2学生群体凝聚力对体育活动过程的影响

这里谈学生群体凝聚力,先须引入一个心理学上的词汇“积极诱导”和“消极诱导”。所谓积极诱导是正面的、向上的诱导;而消极诱导则是负面的、作用力和积极诱导相反的诱导。

首先,一般情况下,学生群体凝聚力对于体育活动过程的促进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倘若对学生群体凝聚力起作用的是积极诱导,也就是通过群体内成员或者群体的潜在价值规则,让学生认识到体育活动的重要性和有利性,自觉、主动地投身于体育活动中去,不仅锻炼了身体、意志,而且也锻炼了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学生的综合素质技能。其次,学生群体凝聚力倘若受到消极诱导的作用,反而非常不利于学生群体凝聚力在体育活动过程中的发挥,甚至是起到相反的作用。这是在体育活动过程中应该杜绝的情况,这也是学生群体动态性功能在体育活动过程中的不可控的因素之一,在体育活动中应该尽量采取一些措施,限制学生群体动态性功能的消极因素,发扬其积极的作用。

猜你喜欢
凝聚力内心成员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内心有光,便无惧黑暗
“如此凝聚力”
论当代高校青年教师团队凝聚力的提升
原来占据你内心的不是我
对增强兵团凝聚力吸引力的研究
论增强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凝聚力引领力机制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