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 凌
“即兴表演”是音乐艺术中最古老、最自然、最有生命力、情感表露最直接的表现形式之一。自从人类音乐有史记载以来,就有即兴表演活动的发生,并始终伴随着音乐创作、表演与理论的发展。音乐即兴表演最早开始于声乐,后被广泛运用于器乐演奏中。音乐史上广为人知的巴赫、亨德尔、莫扎特、贝多芬、门德尔松、肖邦、帕格尼尼等音乐大师都具有超凡的即兴演奏能力。可以说,从16世纪到19世纪初期,即兴演奏或即兴创作的能力是每一位音乐家的必备素质之一,同时即兴演奏(或演唱)也是大多数音乐学习者的必修课之一。
在当代音乐艺术活动中,虽然“即兴表演”作为一种表演形式只存在于一个较小的范围(如爵士乐、世界部分民族音乐)内,但是“即兴创作(与表演)”的教育价值却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即兴创作与表演”作为培养学生创造力和全面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重要手段,被成功地运用于世界各国的音乐教育实践中。在“达尔克洛兹音乐教育体系”和“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中,“即兴表演”已经成为其重要的教学方法,“即兴表演”的原则已渗透到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而我国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也将“即兴创造”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一、即兴表演能促进教师音乐专业能力的提高
几乎每一个从事音乐教育的人都明白,准确地表现作品绝非简单地重复乐谱上记载的音符,音乐教育的最终目的也绝非培养没有独创精神的“音乐匠人”。然而,我国大多数的音乐教师教育专业效仿专业音乐院校的模式,在专业教学中,大多采用“示范—模仿一纠正一重复”的模式,更多地强调表演技巧的娴熟和作品情感表达的准确,而忽视“即兴”能力的培养。在这种模式下,许多教师只注重训练学生对乐谱作出反应,而不是对音乐作品音响效果作出反应,其最终结果限制了学生听觉辨别能力和音乐想象能力的发展,从而导致大部分学生的演唱与演奏缺乏创造性与艺术活力。
一个优秀的音乐教师必须具有的音乐专业素质包括良好的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较强的音乐表现能力,同时还必须具备音乐创造能力,其中包括即兴创作与表演的能力。针对现代音乐专业教育忽视即兴表演等音乐创造能力的培养,美国伊利诺斯州立大学的托姆·普雷斯特(Tllom蹦est)教授认为20世纪的音乐家是“残疾的”。那么,从音乐教师应具备的全面的音乐素养标准要求来看,音乐教师教育专业学生音乐创造能力(包括音乐即兴能力)的欠缺,是否也会导致21世纪音乐教师有“残疾”之嫌呢?其实,几乎所有音乐表演都需要有一定的即兴创作能力,无论是即兴表演还是按照标注详尽的乐谱演奏,无论是声乐演唱还是器乐演奏。第一个系统而成功地将“即兴创作”引入音乐教育的瑞士作曲家、音乐教育家达尔克罗兹认为,“在进入最终的音乐表演之前,必须具有一定的即兴创造能力,只有经过专门的即兴创造与表演练习,演奏者在演奏别人创作的乐曲时,才能够发现那些只能从乐谱之外才能听到和感觉到的各种细微差别,才能达到真正具有音乐性的创造性表演”。可以说,即兴创造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演唱、演奏水平的提高。
从另一方面来看,即兴表演是需要及时作出音乐感知和音乐判断(听觉分析、想象)的创造性音乐行为。这既是音乐创造的过程,也是音乐表演的过程,同时还是音乐鉴赏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既需要演奏者具有敏锐的听觉、精确的节奏感、良好的音乐形式和结构感知力,同时也需要表演者具有丰富的音乐想象力与创造力。因此,即兴表演能够促进音乐感知、音乐记忆以及音乐创造思维的发展。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即兴表演不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听觉分析等音乐感知能力,而且可以有效地提高音乐表现能力,给演唱与演奏赋予艺术个性与活力;同时,还能发展音乐想象等音乐创造能力。因此,音乐教师应将即兴表演能力的训练纳入其课程体系之中,促进音乐教师教育专业学生(未来教师)整体音乐专业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即兴表演有助于音乐教师教育机智的形成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不论教育者怎样地研究了教育学理论,如果他没有教育机智,他就不可成为一个优良的教育实践者”。众所周知,教学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复杂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富于创造性的过程。这是因为教学的对象千差万别,教学的情境千姿百态,教学的内容千变万化,使教学过程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面貌。虽然普通教育教学理论与学科教学理论有许多教学规律与原则可以遵循,有各种具体多样的教学方法可供选择,但在一个呈现个性化、动态化、多样化的课堂环境中,教师必须具备一种特殊的能力——教育机智。
概括地说,教育机智是教师对突发性教育情境作出迅速、恰当处理的随机应变能力。教育机智的形成涉及多种心理品质与能力,其中良好的创新思维能力、敏锐的观察力、灵活的应变能力是必要条件。而这些能力可以通过即兴表演得到发展与提高。这是因为,在即兴表演中,表演者事先不作任何准备,而是临时一边创作一边表演,将创作与表演融为一体的活动。在这一过程中,演奏者将其积累的音乐理论知识、音乐感觉、想象能力、表演技巧、结构思维以及内心的冲动,在一瞬间爆发出来,是音乐灵感和技术的结合。由于其过程具有不可预知性,因此不仅需要演奏者具备敏锐的乐感和流畅的创造性音乐思维能力,同时还需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协调应变能力以及敏锐的“直觉”等诸多因素的配合。可见,即兴表演与教育活动的过程有着极大的相似性,都需要其过程控制者具备敏锐的观察力、灵活的应变协调能力和创新思维等能力。因此,通过即兴表演活动可以发展与教育机智有关的心理品质与能力,有利于音乐教师教育机智的形成。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育机智是教师良好的综合素质和修养的外在表现,也是教师教育活动创造性的体现。教育机智作为教学艺术的最高境界,不仅标志着教师教学水平的高度,也折射出其教育思想、情感、知识的深度,是教师教育智慧的综合体现,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理想追求。从这个意义上看,即兴表演是塑造创造型、智慧型音乐教师的一条重要途径。
三、即兴表演是完善音乐教师教学技能的重要内容
从我国音乐教育的现状来看,即兴表演已被纳人中小学音乐课程体系之中,明确将“即兴创造”作为隶属于“创造”教学领域的一个相对独立的部分,对各个不同的年级教学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其主要内容包括两类:一类是用适当的速度、力度表现成语、短剧、诗歌,或用即兴动作表现歌曲、乐曲的综合性艺术表演;另一类是依据音乐内容即兴编唱和即兴演奏的音乐创编等。然而,从实际的教学现状来看,“即兴创造”领域的教学质量令人担忧。其主要原因是部分教师不具备完成相关教学活动应具备的即兴表演技能与教学方法。
从我国绝大部分高校音乐教师教育专业现状来看,由于课程设置与教学观念的原因,学生尝试“即兴表演”的机会很少,即使在“即兴伴奏”等课程中,“即兴”教学也是一个相对薄弱的环节。因而绝大部分学生缺乏即兴表演的感性经验,对于如何组织“即兴表演”教学更是感觉高深莫测。由于高师音乐教育客观上忽视学生“即兴表演”能力的培养,因此,我国大部分中小学音乐教师面对“即兴表演”教学常常显得力不从心,甚至束手无策。要改变这一尴尬的局面。可行的途径有两条,一是将即兴创作表演渗透到音乐教师教育专业现有学科教学之中,如《钢琴即兴伴奏》、《作曲》、《舞蹈》、《音乐教学论》等课程;二是根据教师专业音乐能力与教育教学能力的发展需要,独立开设即兴创作与表演课程。前者实施起来较为容易,但涉及学科较广,需要相关学科教师协同配合,才能收到较为显著的效果。而独立开设“即兴表演”课,又会面临师资与教材建设的难题,需要相当长时间进行师资培养与教材建设。
即兴表演始终伴随着音乐艺术的发展历史,作为一种不可或缺的因素存在于音乐实践活动之中,它是所有音乐表演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而对于音乐教师来说,即兴表演更具有多方面的价值。可以说,通过即兴表演活动,不但可以提高音乐教师的表演技能、发展音乐创造能力,同时还可以使教师获得从事教学必不可少的教学方法与技能,而且还能通过即兴表演培养教师的创新意识,促进教育机智的形成,使音乐教师的专业发展朝着创新型、智慧型、专业型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