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琼梅
摘要:自然作为审美对象,其美感的发现与独立经历了漫长的过程。魏晋以来,人们开始自觉地发现“美”的历程。刘勰的《文心雕龙》作为一部“体大而虑周”的文学理论专著,除了细论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外,还包括对自然审美的论述。
关键词:自然审美;审美感兴;审美心境
一、自然成为审美对象的历程
自然作为审美对象,其美感的发现与独立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早在远古的时代,先民们面对恶劣的生存环境,创造了神化自然万物的隐喻象征型思维,导致原始诗歌比兴象征手法的形成。春秋战国时代,老子的“道法自然”,认为宇宙万物都按照自然之“道”运行发展,人们“观天文以极变,察人文以成化”,在对天地万物的欣赏中,参悟宇宙之道,探索人文之理。儒家以物比德,赋予自然山水以人伦道德品质,人于自然精神价值层面得到沟通。如“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雍业》);“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把自然山水当作人的“对象化”的产物,以自然的特性比况人的品德,以自然之美来陶冶人的性情。道家的庄子更是痴迷山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庄子·知北游》)一方面严厉抨击人类对自然天性的残害,一方面向往纯真的自然。自然尚未脱离附着在其上的道德属性成为独立的审美关照对象。屈原《九歌》“袅袅兮秋风,洞庭兮木叶下”对自然美的描绘也只是作者情感的抒发,是一种点缀和陪衬。汉代的天人感受思想使自然在文学中再度被神化,“铺彩螭文,体物写志”(陆机《文赋》)、“明君臣之义,正诸侯之理理”(司马相如《上林赋》),自然被美丽的辞藻装饰,道德主旨掩盖了自然的审美属性。
魏晋以来,人们开始自觉地发现“美”的历程,既有对人们自身品性才性之美的发现,也有对天地间自然万物之美的体悟。节序的更替,自然界盛衰的流转和生命感怀出现,无论是借自然遣怀还是对山水而悟道,都侧重于寻找与主体思想相对应的自然景物。自然山水娱情乐性的审美价值为文人们所识,而山水文学的兴起反映了诗人们真正把自然当作审美对象加以描摹刻画。“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陆机《文赋》),“若乃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斯四时之感诸诗者也。”(钟嵘《诗品序》),“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刘勰《物色》)。
二、审美感兴——物我交融
刘勰关于自然景物美的论述集中于《物色》、《明诗》篇,建立了自然景物审美理论。作者具体描述了创作过程中作家心灵与客观物境相互感应、相互沟通的情景,涉及到诗人之“心”与自然景物的审美关系。对自然的审美观照方式,从审美心理学方面来看,可以用“审美感兴”来解释。中国古代关于感兴的言论出现很早,刘勰云:“兴者,起也。……起情故兴体以立”(《文心雕龙·比兴》)。简言之,兴,指的是外物对人的内心情感的触动、兴发,“情以物兴”,“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物色相召,人谁获安?”情感是人天生具有蕴藏在内心的,一旦受到外物的触动,形成同构心理,情感便喷涌而出,“随物以宛转”,出现不同的情感波澜,“是以献岁发春,悦豫之情畅;滔滔孟夏,郁陶之心凝。天高气清,阴沉之志远;霰雪无垠,矜肃之虑深。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一叶且或迎意,虫声有足引心。况清风与明月同夜,白日与春林共朝哉!”
在文学创造的审美活动中,由于作家全身心地沉浸在对自然美景的感受和体验中,视万物为同类知己,与对象倾心相交,完全进入相融相契的生存境界,“亦与心而徘徊”,从而获得极大的审美乐趣。情感在心物间不停地穿梭,形成“山沓山匝,树杂云合。目既往还,心亦吐纳。春日迟迟,秋风飒飒,情往似赠,兴来如答。” 刘勰在《文心雕龙·明诗》中同样提到在园林中的文学创作与山水审美:“……文帝、陈思,纵辔以骋节;王、徐、应、刘,望路而争驱;并怜风月,狎池苑,述恩荣,叙酣宴。”士人在对自然的审美观照中获得的“心与境契”不再是某种审美情感与自然景物间单一的对应关系,而是审美者全部审美情感、意趣直至潜意识的审美心态与一切自然景观完全的,无时无处不在的浑融凑泊。即达到《物色》篇“目既往还,心亦吐纳”类似的境界。朱光潜先生在《文艺心理学》中亦谈到物我情趣的往复回流:“在聚精会神的观照中,我的情趣和物的情趣往复回流。有时物的情趣随我的情趣而定,……有时我的情趣也随物的姿态而定,……物我交感,人的生命和宇宙的生命互相回环震荡。”在《物色》篇中,我们可以看到魏晋以来人们对自然万物的观照呈现出一种新的特质:在肯定自然外物对人的情感触发的前提下,通过情感沟通自然外物(物)与人的内心(心)做动态的双向交流,在交流中体验到山水自身所具有的飞扬生动的生命之美,并把自然山水作为文艺创造的源泉:“若乃山林皋壤,实文思之奥府。……然则屈平所以能洞临《风》《骚》之情者,抑亦江山这助乎?”
三、审美心境——入兴贵闲
要实现“物我交融”的审美感兴状态,前提是“入兴贵闲”,这样才能产生“味飘飘而轻举”“情晔晔而更新”的好文章。“兴”,即上文的对自然山水的审美感兴。“闲”,就审美心理而言,指的是“虚静”的心理状态。现代国学大师刘永济释《文心雕龙·物色》中“入兴贵闲”时说:“闲者”,《神思》篇所谓虚静也,虚静之极,自生明妙。故能撮物象之精微,窥造化之灵秘,及其出诸心而形于文也,亦自然要约不繁,尚何如印之不加抉择乎?”(《文心雕龙校释》)这一点在《神思》篇也有论述:“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藏,澡雪精神。” “宜从容率情,优柔适会”,以及《养气》篇中提到“是以吐纳文艺,务在节宣,清和其心,调畅其气……逍遥以针劳,谈笑以药倦”,然后“弄闲于才锋”。只有在平静的情绪下,才可以与外物同呼吸,与外物融为一体。这是中国古代常用的审美心态。《庄子·人间世》:“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荀子亦提出“虚壹而静”的命题。作为营构审美心境的一种心理活动,是指以一种空明澄澈的心怀,让心灵超然于物外,对当前的自然景象进入一种和谐平静冲淡清远的审美心境。《养气》说:“水停以鉴,火静而朗,无扰文虑,郁此精爽。”刘勰要求创作者主体应努力使自己的心灵保持一种空灵澄澈的状态,在此基础上对自然进行审美观照,把整个身心沉浸到宇宙万物的深层结构之中,去追求物我的融合,从而心“既随物以宛转”,物“亦与心而徘徊”,超越“四序纷回”,直接把握天地万物的“恒姿”,体悟生命之“道”。
参考文献:
[1]李天道.《文心雕龙审美心理学》,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年。
[2]牟世金、陆侃如.《文心雕龙译注》,齐鲁书社,1982年。
[3]文心雕龙研究(第三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4]胡山林.《文心雕龙的自然观》,台州师专学报,1995年12月。
[5]胡晶.《入兴贵闲-关于审美心态创造的一个重要命
题》,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