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武堂·晋察冀·夏丏尊

2009-11-03 06:02过传忠
世纪 2009年5期
关键词:上海大学文史词语

过传忠

标题上的这三个词语,本风马牛不相及。之所以放到一处,是因为近日都见诸报端,而一些年轻同志,包括干部,对之都莫名所以,甚至连字都会念错、写错,如“丏”字。

曾培养出朱德、叶剑英等军事大家的云南陆军讲武堂建校一百周年了,可许多人对它并不了解。再一想,也无须奇怪。连黄埔军校不是也常有人把“黄埔”写成“黄浦”吗?至于“晋察冀”在哪里?由于察哈尔省早已撤销,人们就更说不清楚了。最后说到夏先生,这个“丏”字是他存心让人读不出、写不准而特别挑出来的一个怪字,目的是为了少人打扰,这一初衷在今天倒是确实达到了,知道他的人实在少而又少。

然而,这三个词语都具有文史方面的内涵,当今一代人对它们的陌生,正反映了人们文史知识缺失的严重。

这首先要怪罪于应试教育。不管高中文理分科也好,不分也罢,历史、地理包括政治,始终是“小学科”,高考考不到,乐得放掉它。不像我们上世纪五十年代读书时,课开得多,学得也认真。现在,就连打算学文科乃至读历史的,注重的也只是“分析”,史实、材料是并不重要的。年轻时肚子里就没喝多少文史的墨水,到了工作岗位,补课就更无可能,甚至也无必要,于是,文史知识就成了文史工作者的专利,很多事情只在圈子里进行,要说对整个社会的影响,有时真是微乎其微的。

我这个提法很可能会遭到不少人的非议:环视铺天盖地的连续剧历史讲得还少吗?加上连篇累牍的报章杂志上的那些典故、传奇、遗闻轶事、花边新闻……真是大有泛滥成灾之势。但是,这些都是文史吗?真是天晓得。胡侃瞎编的“戏说”且搁下不论,就是标榜历史资料出笼的那些作品,有多少是严肃、正经、予人启迪、与人友善的?为了赚人们的“眼球”,为了攫取“经济效益”,什么都敢写,怎么耸人听闻怎么写,不论是非忠奸,但求声色犬马,这类东西,尽管打着通俗、普及的旗号,实质上只是对文史的歪曲。

作为文史馆办的一份刊物,《世纪》创办以来,由于方针正确、态度的严谨和编排的悉心,读者面在不断扩大,成绩有目共睹。为了服务于更多的受众,为了尽到更重要的引导责任,在选材上,我认为还可以更有目的些,更系统些,即更有针对性一些。就以本文标题中涉及的三个词语为例,都可当作一条线索。以学校来说,建党初期创办的“上海大学”究竟是怎么回事?同现在的上海大学有什么关系?“上海中学”人所皆知,为什么过去称为“省”上中?……以人物来说,夏丏尊这类文化人,也是值得研究的。就是对柯庆施这样在上海工作多年的人物乃至当年独揽华东党政大权的饶漱石,有人倘能写出较客观翔实的材料,对文史研究和事业的发展也是不无好处的。至于“晋察冀”那类小常识,建议在一些相关的文章中以“链接”的方式加些补充或诠释的文字,想来也会受到读者欢迎的。

猜你喜欢
上海大学文史词语
找词语
2020年成人高校招生考试模拟试题数学(文史财经类)(一)
2020年成人高校招生考试模拟试题数学(文史财经类)(二)
2020年成人高校招生考试模拟试题数学(文史财经类)(三)
考考你:混水摸鱼、一哄而散,这些词语你能否读对?
谢文利作品
韦萍作品
《20世纪20年代的上海大学》出版 聚焦老上大的红色历史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
词语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