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的学问

2009-11-03 06:02王洛菊
新作文·金牌读写初中生适读 2009年9期
关键词:明喻暗喻对偶

王洛菊

对于我们的语言文字来说,修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表达途径。初中阶段对于修辞的教育和培养也是非常重视的。因此,每次的中考语文试题中。修辞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这一类题因为和我们的语言运用密切相关,所以同学们做起来会感到比较顺手和简单。这也就使同学们容易产生掉以轻心的心理。大意地掉入出题者所设下的试题陷阱。实际上,修辞是一门很深奥的学问。我们只有重视和不断学习它,才能够保证不失分。

试题精练

1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句是()

A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

B街上的柳树像病了似的,柳枝一动也懒得动,无精打采地低垂着。

c语言,也就是说话,好像是极其稀松平常的事儿。

D举行竞赛,有的时候在礼堂,有的时候在窑洞前边,有的时候在山根河边的坪坝上。

2下面一段文字依次运用的修辞方法正确的一项是()

我们应该心胸开阔如大海,应该乐于助人,与人为善。试想,如果心眼儿比针鼻还要小,老是斤斤计较个人得失。怎么能与同学们相处得好呢?

A明喻夸张设问

B夸张暗喻设问

c明喻夸张反问

D夸张暗喻反问

3下面句中的修辞方法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她那红润的脸蛋犹如盛开的桃花。

B他跑得飞快,就像踩在棉花上一样。

c阅览室里安静得连针掉到地上的声音都能听得见。

D谁会欢迎脱离实际的空头理论家呢?

4与“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一句所用修辞方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长虹飞架之处,昔日的交通梗塞长蛇阵不见了。

B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

c我好像又回到了梦牵魂绕的故乡。

D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5选出对下列各句所用修辞手法的判断及其表达效果的分析正确的一项()

A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春》)(拟人,突出了春花的鲜艳美丽)

B一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了!(反复,表现了对暴风雨的渴望)

c你永远和我们在一起——在一起,在一起,在一起……(《周总理,你在哪里》)(排比。热情地歌颂了周总理的高风亮节)

D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夸张,突出山的高大,平原的广阔)

6对句子所用修辞方法判断错误的是()

A古代神话里。雨后彩虹是“人间天上的桥”。(比喻)

B齐先生自己也说嘛,致力于化学四十余年,而建树不多,啥子道理哟?并非齐先生才疏学浅。而是社会来起变化之故。(反问)

c满窑里围得不透风,脑畔上还响着脚步声。(夸张)

D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对偶)

7.选出能与“四面云山归眼底”构成对偶的一项()

A.千树万树梨花开

B.万紫千红总是春

c.万家忧乐在心头

D.千锤万凿出深山

8.下面的语句非常巧妙地用某些动物来比喻各种类型的人。你能说出各自所用的动物的名称吗?

例如:立场不稳见风使舵的人(变色龙)

笑脸相迎两面三刀的人()

一毛不拔吝啬钱财的人()

孤陋寡闻见识不广的人()

没有依靠无处投奔的人()

强横无赖独霸一方的人()

毫无主见随声附和的人()

代人受过替人受罪的人()

鞠躬尽瘁为民造福的人()

德才兼备大有作为的人()

9下面这段文字中“惊叹号”比喻的是什么,用简明的话写出你的理解。

古往今来,有多少风华少年,在酒色财气的迷惘中浪费了宝贵的青春。前人用生命写成的启示,像一个个惊叹号在警示后人:要谨防灵魂的蛀虫、人生的蟊贼。

10把下面的句子改写成排比、反问连用的句子。

生活中时常有些东西触动你的心。使你激昂、快乐、忧愁、深思,这就是诗啊!

1.C 2.C 3.B 4.C 5.A 6.B 7.C

8.笑面虎铁公鸡井底蛙丧家犬地头蛇学舌鹦鹉替罪羊老黄牛千里马

9.浪费青春的教训。

10.参考答案:生活中时常有些东西触动你的心,使你激昂,使你快乐.使你忧愁,使你深思.这难道不是诗吗?

猜你喜欢
明喻暗喻对偶
冰与火
品味对称之美
论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中戏剧服装色彩的作用
明喻翻译研究:以朱自清散文英译为例
关于“嵌入式”暗喻的思考及其在翻译上的应用
英语词汇修辞运用之浅谈
弗朗西斯·培根《论学习》中的排比和明喻
例析对偶式在解三角问题中的妙用
怎样利用对偶式处理高考解几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