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素质教育的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一文中提出6条教学原则,其中就提到“教学中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兴趣”。
为了找到差生学习跟不上去的主要原因,笔者曾针对具体的差生进行谈心、座谈,访问家长和一些小学教师,结果发现:造成差生语文成绩差的原因不是他们的智力因素。按差生自己说,是因为他们“语文越学越怕”,“读语文没有趣味”。很显然,这些学生的“怕”“没趣味”都属于非智力因素。对此笔者又进行了对比测试调查,先是放录音机让全体学生听写;再是出一段百多字的文章,笔者范读后,让学生读背3分钟,然后默写。结果听写成绩差生明显偏低,而默写成绩差生并不差。这证明造成差生语文成绩差的主要原因是非智力因素,因为听写要涉及听写的能力,又涉及标点、字、词、句等基础知识,于是本来基础差的学生与其他学生比,就处于劣势;而默写,同样受到教师范读的帮助,同样有时间准备,很少涉及原有基础知识的能力,差生与其他学生可谓公平竞赛,同样发挥智力因素,所以说非智力因素是造成差生成绩差的主要原因。于是笔者针对他们的“怕”“没兴趣”,集中力量培养他们的“趣”,进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1 加强自身的语文修养,使自己成为一个有趣的人
1.1 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的友好相处,有利于形成课堂上和睦愉快的心理气氛。师生之间有着友好的关系,就会产生一种积极的情感因素。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由于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不同,人对客观事物便抱有不同的态度:有积极的,包括愉快、满意、喜爱等;有消极的,包括厌恶、愤怒、憎恨等。在教学中,情感的积极性和消极性同时并存。积极的情感有助于形成优势的兴奋中心,有利于克服、抑制“怕”“没兴趣”等心理状态;消极的情感则会麻痹人的正常心理活动,助长对事物(学语文)的厌恶情绪,更“怕”更“没兴趣”学习。正如日本心理学家泷泽武之所说:“在促进儿童的学习方面,不能无视情感作用。”
笔者就充分利用这种和谐的师生关系,去理解学生的苦衷,给予他们真挚纯真的爱,这一旦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就会产生极大的感召力和推动力,这样他们就会自然地爱上语文。
1.2 注意语言表达,增强形象性,寓庄于谐,激发学生的兴趣课堂教学语言,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传授知识信息的主要工具。因此,笔者经常提醒自己要注意语言的清晰流畅、幽默有趣,语言快慢适当、抑扬顿挫,有节奏感,且充满情感,用亲切、谐趣的语言使课堂气氛活泼。这样学生听得懂,听得高兴,听得有趣。
笔者还注意使用形象性、直观性语言,如手势、动作、表情等,力避抽象性,提高学生接受教育的兴趣。
2 对学生直接教育,培养其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学习的目的性教育。兴趣建立在明确的目标基础上,利用各种方式经常向学生进行直接教育,使他们明确自己的历史责任,明确学习目的,把自己的学习与个人的前途、家庭利益、国家四化建设、民族命运联系起来,逐渐产生学不好的内疚、自责,从而激发学习动机,不断形成“目的——动机——兴趣——效果”的良性递进式循环。
3 运用语言教材特点,引导学生兴趣的迁移
有些学生对语文没兴趣,但对其他科却兴趣十足。当发现此现象时,可根据心理学原理,运用语文科特点,引导学生将兴趣迁移到语文科来。例如有一学生对装收录机、航模兴趣十足,连上语文课也看科技资料,搞小动作。笔者利用这一“兴趣”指导他看科技说明文,写科技说明文,以他喜欢做的事为材料写作文等。又如一女生,对语文不感兴趣,成绩差,笔者发现她平时特别爱唱歌,就肯定她唱得好,又询问她歌词的意思、作者的身世,结果她茫然了。笔者就给她解释,使她充分理解歌词,了解作者、背景,使她歌唱得更好,更动人、感人。她终于从喜欢唱歌发展到喜欢诗歌,喜欢文学,喜欢语文。随着语文兴趣的增长,她的语文成绩直线上升。
4 灵活教学,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师上课必须钻研教法,采取灵活多变的启发式教学,才能引起学生听课的兴趣。上课若满堂灌,从上课讲到下课,学生听起来觉得厌烦,精神疲惫,觉得枯燥无味,哪里还有听课的兴趣呢?因此,必须灵活地使用各种方式,启动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使课堂充满乐趣。
4.1 以课本内容为主,适当拓宽知识面,增加有趣知识对于某些课,仅仅局限于课本是不行的,应增加一些对原文有益的趣味的内容。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对原文的理解,拓宽知识面,而且增添课堂气氛,引起学生听课的兴趣。例如在讲《守财奴》时,笔者增补欧洲古代文学4大吝啬鬼的情况,又增加中国文学《儒林外史》中严监生这个吝啬鬼形象,还详讲他伸出2个指头的情节。学生对此故事发出会心的微笑,兴趣盎然。在这个基础上,让学生归纳中外“吝啬鬼”的共同特点是什么,不同点是什么……课堂上学生格外专心,兴趣特别浓。
4.2 寓抽象的知识于有趣的事例中语文科不同于别的学科,它与生产斗争、科学实验、生活实践是紧密联系的,特别是与人们的言语交谈、待人接物密不可分。笔者利用这一点,列举大量的事例,使语文知识教得更生动有趣,使抽象难辨的内容变得浅显易懂,学生易接受,爱接受。比如修辞的暗喻与借喻,学生常常分不清,易混淆,讲时清楚,过后则忘。怎样才能使学生记牢呢?笔者就列举一首民谣:“男人是个耙儿,女人是个匣儿;不怕耙儿缺齿,就怕匣儿没底。”学生一听就笑起来,随即也就明白了,前两句是暗喻,后两句是借喻。
4.3 通过叙述和讨论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课堂上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叙述课文,或对全文内容概说,或就个别片断叙述,或对某一景物进行描述,或对某一人物外貌进行刻画。这都对学生的口头训练有好处。同时,这种复述,由于对原文进行一番增删的处理,或多或少留下学生思维成功的痕迹,对提高他们的记忆能力、写作能力都有一定的作用。
5 开展第二课堂,组织有趣活动
课外活动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以激发、巩固和发展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宗旨。笔者常常组织学生开展朗读、朗诵、书法、演讲等比赛活动,这样可以使学生感到语文更加贴近自己的生活,易于激起相互竞争心理。笔者还经常组织指导学生向报社投稿,使他们边学习边实践,特别是他们的稿件发表了,他们的心里就感得到无比喜悦,由于他们的成功,就激起更大的学习兴趣。
笔者经常组织学生收集民歌、春联,给学生一个机会,让他们走向社会,涉足文学滋生地,使他们直接受到文学熏陶。
在语文教学方面,培养学生兴趣的方法多多,只要选择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法,灵活运用,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上好语文课。
(作者单位: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抚宁镇第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