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娟
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政治课教学也在不断创新,多种模式和方法都在尝试运用,歌曲、舞蹈、小品等也走进课堂,并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近年来,我也进行了一些尝试,如把数据运用到教学中去,就产生了良好的效果。通过创新教学模式,学生的行为有所改变,觉悟有所提高,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政治课教学,不仅要使学生学到知识,还要帮助学生树立信心,让其对未来充满希望,看到前途是光明的,这也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目的。我以前在教学中只是完全依赖课本,照本宣科,简单说教,真是枯燥无味,苍白无力,效果甚微。我在困惑中想办法,在实践中找方法,在学习中博采众长,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其中比较有效的一种模式就是把数据运用到教学中去。
一、数据使学生产生了自信心
我借助于各种报刊,或在网上浏览,进行资料的收集,并将资料分门别类,记录成册。然后把教学中需要用的数据一一提取出来,标示在每一教学环节上,运用得恰到好处。学生听了理由充分、数据详实的课,非常信服,自信心油然而生。如我在讲“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内容时,打出了一组统计数字:我国国内生产总值1978年为3624.1亿元、1997年为74462.6亿元、2001年为95933.3亿元、2002年为102398亿元、2003年为116694亿元。平均增长9.67%,世界主要国家经济同期平均增长速度分别是:美国2.7%、加拿大2.7%、日本3.3%、印度5.2%、法国2.1%,英国2.2%。中国经济总量目前已位居世界第四,外贸总额位居全球第三。这组数据令学生兴奋不已,他们认识到这是了不起的成就,看到了我们国家的希望。有的学生还把这组数据记下来,带回家读给家里人听,还有的把它写在村里的板报上,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在教学中,不同的教材内容选择不同的数据,而起的作用却是相同的。数据使学生对前途充满信心,学习的劲头更足了。
二、数据使学生增强了自豪感
新中国成立时,最让人感到自豪的是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现如今最让人感到自豪的是中国发展了,前进了,国力增强了,国际地位提高了,人民生活改善了。如在讲“我国民生得到显著改善”的内容时,我列举了这样的数据:从1978年到2008年的30年间,我国解决了13亿人的温饱问题;贫困发生率从1978年的30.7%下降到2006年的2_3%,农村绝对贫困人口数量从2.5亿下降到2148万,中国是目前全球唯一提前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贫困人口减半目标的国家。这组数据在学生的头脑中立刻鲜活起来,有学生在发言中说:“这组令人振奋的数字代表中国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大繁荣、大跨越,我们的国家真棒。”在讲“综合国力”、“对外开放”、“民主政治建设”等内容时,我都把有关数据展现在学生面前,通过数据的大小、增减、变化比例,找到了答案,提高了认识。学生通过政治课学习,提高了觉悟,一篇篇赞美祖国的文章出现在板报、校刊及有关报纸杂志上。政治课上运用恰当的数据,对增强学生自豪感有着较好的效果,今后我要将这一方法进一步完善,使之发挥更好的作用。
三、数据使学生有了责任感
数据,有激动人心的,也有让人揪心的。数据的运用要有科学性、目的性,对提高学生觉悟和参与意识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如在讲授“保护环境”这一教学内容时,我列出一组触目惊心、令人忧郁的数据:全世界每天有20007Y吨垃圾倒人河流,我国532条主要河流中,有436条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七大江河的15个主要城市河段中,有13个河段水质严重污染,每年有300万-400万人死于与水有关的疾病。看到这组数据,学生目瞪口呆,很是吃惊。我提醒学生:面对如此严重的环境污染,我们应该怎么办?能否想一点办法,尽一些责任?于是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谈办法,找措施,并愿意尽自己的力量,为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作贡献。经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有了责任感。有的班级还提出倡议:不污染我们周边的水流,节约用水,爱护花草树木。增强学生责任感的数据有很多方面,要针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选择,数据运用得当,就会产生好的效果,使学生在和数据的接触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立志为国为民分忧,这对培育“四有”公民有积极的作用。
课堂教学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实践在发展,教学方法也要与时俱进。立足实践、大胆探索、开拓创新,是教育工作者的永恒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