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海英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创新水平的高低、创新能力的强弱、创新人才的多寡,已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和决定性因素。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了解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数学教学;创新能力;培养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中强调,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把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要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着重提出,要“重点培养人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着力提高人才的创新能力”。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创新水平的高低、创新能力的强弱、创新人才的多寡,已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和决定性因素。
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数学教学工作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主要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的:
一、了解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全面培养创新型人才
人的一切心理现象或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等都是人脑的一种基本功能,是与人类自身进化同步形成的客观天赋。罗曼•罗兰说过:“生命的第一个行动是创造的行动。”大脑是创新的源泉,兴趣是创新活动的前提。青少年正处于可塑性比较强的时期,没有过多的条条框框的限制,思想处于一种自由开放的接纳状态,他们的想象力也是出奇地丰富。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人的潜在创新能力一旦被某种因素激活或教育引导,都可能发挥出巨大的创新能量。
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实践中获取知识
一切创造活动都来源于劳动。创新是人类劳动的核心。在劳动过程中,创新是产生、形成人以及其特性的根本动力。正是由于人的不断创新,才使人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和人类社会进化过程中,成为社会活动的主体,成为社会关系的创新者。爱迪生、诺贝尔、居里夫人、李时珍等著名中外创新人物,均在人类的创新实践活动中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们百折不挠、追求新知,甚至献出生命,人类正是由于这种自觉的创新意识与行为才有今天的文明。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比如在讲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几何图形的表面展开图》这一节时,在课前我让学生用纸制作了十个小正方体,上课时,我让学生以不同的方式剪开,通过观察,让他们总结能够有多少种情况,从而直观地展示出正方体的展开图。再让学生联想其他几何体(如长方体、圆柱、圆锥等)的展开图,在学生觉得有困难的时候,就把准备好的几何体拿出来,让学生动手操作。这样,通过亲自动手,学生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和探索的兴趣。
三、给学生思考的时间,留给学生想象的空间
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的《论语 •为政》中有“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说法。西方哲人康德也曾说过“感性无知性则盲,知性无感性则空。”他们论述的就是知识和思维之间的关系。孟子提出的“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也是说明思维是行动和成功之源。每次讲课的时候,我都给学生尽可能多的时间去思考,比如在讲应用题和证明题时,我都是先让学生去想解决问题的办法,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考虑,想出尽可能多的方法来。然后再把这道题改变条件或改变问题再进行思考。我发现用这种办法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体会到思考的乐趣,让他们爱思考。有兴趣,能动手,爱学习,会思考,这不正是创新型人才所应具备的素质吗?
四、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应该再把数学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去。利用课余时间,我给学生留一些实践活动的作业,比如,在八年级第二十一章中的《函数的应用》这一节,让学生课下做实验:用电磁炉烧开水壶里的一壶水用多长时间?
把专用温度计放入电磁炉上的水壶中,随后,打开电磁炉,记录水壶中的水温,并随烧水时间的变化情况,用表格记录这一结果,在直角坐标系中用图象表示出来。在完成图象的基础上,让学生观察图象,思考烧开一壶水用多长时间等一些问题。这样,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数学知识并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学习到有用的数学。点滴积累,参与实践,解决问题,我想最厌烦数学的孩子也会在生活中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经济的全球化将导致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企业以及任何一个人面对一个前所未有的困境,不管其主观意愿如何,都必然卷入全球范围内的激烈竞争之中。所以,培养创新型人才越发重要和紧迫。发达国家靠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开发,使其综合国力远远超过了我们。我们别无选择,唯一的出路就是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