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效应

2009-10-28 10:15杜翠金
学周刊·下旬刊 2009年6期
关键词:创设课文情境

杜翠金

摘 要:语文教学中,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观点,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能够结合个人的生活经历,深入作品的内涵,体验作者的情感,培养人文情怀,并给人生带来有益的影响。

关键词: 情感共鸣;拓展情感

“没有情感这个因素,任何笔调都不能打动人心。”这是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得罗说的。如果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有意识地创设一种情境,渲染一种与教材情感基调相一致的氛围,悄悄地拨动学生心灵的情弦,学生就能很快进入课文“角色”,自主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一、创设陶冶学生性情的情境

教师要善于创设生动活泼、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情境,以情染情、以境动情。

教师可利用观察、联想、想象、比较等方法克服学生消极的心理定势,提高学生对原有知识经验的理解和概括能力,促进学生情感迁移,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相宜的智力活动,使学生的学习活动达到情与理的统一。

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利于师生双边活动。教师以真情感染学生,以真知熏陶学生,为学生形成独特的人格魅力创造机会。学生则在教师的影响下,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发展。师生共同创设的情境既可形成师生间信任、和谐的关系,提高教与学的效果,又能发挥师生双边的聪明才智,达到教与学的较高境界,还能激发学生学习新知、探求真理的欲望,利于学生掌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二、主动参与,拓展情感

语文教学中的情感体验,需要学生的主动参与,完成教与学的互动,合理地利用联想想象,可以外延文章的内涵,拓展我们的视野,丰富我们的情感体验。

(1)学会联想

以朱自清的《春》为例,让学生联想相关的描摹春天的诗文,作一次横向比较。如孟浩然的“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的有声的春天,“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有情的春天,“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的温暖的春天,“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赏心悦目的春天……春作为被歌咏赞美的对象,春在人们心目中,是值得永远向往的,憧憬的。学生对春天也会油然而生出赞美热爱之情。同样是朱自清的文章《背影》,可以联想学生的实际生活,谈谈同学们自己的父亲,作同题作文《我的父亲》,比较父爱和母爱的区别,体会作者朴实的语言中蕴含的父子深情。从文中父亲为儿子买桔子的细节,让学生回忆自己的父亲为自己所做的平凡琐事。这样的联想及参与,让学生更深地了解父亲,对课文中父亲的背影所包含的父子深情也更容易产生共鸣。

(2)利用想象

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学生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更要尊重学生的创造欲望。以诗歌为例,诗歌的语言往往非常凝炼,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再现画面。如杜甫的《旅夜书怀》中“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这个比喻,学生通过想象,看到“水天空阔,沙鸥飘零,人似沙鸥,转徙江湖”的画面。

三、以情激情,引发情感共鸣

(一)在创设情境中激情。

教学中教师的情感无时不在强烈地感染着学生。发挥课文中蕴藏的思想感情,要使学生在学习中身临其境,与作品中的人物同休戚,共哀乐,爱其所爱,憎其所憎,陶醉其中,乃至达到忘我的境界,教师就应将精力集中在“情感”上。

(二)在品味朗读中动情。

为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和有感情的朗读感悟,教师通过动情地范读把情感体验传递给学生,学生会沉浸在一种浓浓的亲情氛围中;另外学生的齐读、个别读、分组读也不只是为了熟悉和背诵课文,更重要的还是情感体验的交流和深化。如指导学生用悲痛而坚定的语气读母亲的话:“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我”暴怒的语气:“哎呀,烦不烦?……”使学生在读中感悟“我”无望的暴怒与母亲满怀期望的体贴。这样引入情境可有效地缩短学生与事中人物的距离,使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

(三)在换位体验中倾注情感。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为了使课文的意境真切地再现在学生面前,教师可指导学生深入课文讲所见所闻所感,站在不同的角度、立场上扮演人物。通过表演和对白,学生会进入文中,使课文中的母子形象由于学生赋予情感与生命而得以复活,课文隐含的思想,也会因为与学生的经历和感悟接通而产生巨大的说服力。由于学生在换位体验中倾注了丰富的情感,引发了情感转化,这时,学生不仅能把教材内容迅速形成表象,同时还能很快地深化学生对语文文字的理解,另外还把文中母爱的无私与博大、“我”的无知与自私自然地融入自己的心灵,从而发挥情境体验的感染效应。

由此可见,语文教学中,应该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始终立足于以人为本的观点,培养人格健全的人。学生能够结合个人的生活经历,深入作品的内涵,体验作者的情感,培养人文情怀,并形成对人生的有益影响,这是非常重要的。语文教师不仅要有爱心,还要有技巧,有责任感。在实际的生活中,我们的学生能以审美的、同情的、友爱的目光,守护一棵树,一只麋鹿,一块绿地,一泓溪水,一片蓝天,让他们自觉去守护心中葱茏的一片圣地,而不是人云亦云,个性丧失。语文老师应该帮助他们成长,丰富人生的体验。把课本和实际的人生割裂开来,是不可取的,也是应该结束了的。

猜你喜欢
创设课文情境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