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课外阅读平台,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2009-10-28 07:01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09年8期
关键词:读书笔记课外阅读读书

刘 兰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然而,课内阅读毕竟有限,它只是一扇窗,广阔缤纷的世界在课外。吕叔湘先生在谈到课外阅读的作用时曾说:“学习过程,得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课外阅读的占多少,我想大概是三七开吧。也就是说,百分之七十是得之于课外阅读。”课外阅读即学生在课本以外的书面语言中提取信息的一种最基本的学习活动。是学生自主确定阅读的目标,选择合理的阅读方法,采取灵活多样的阅读形式,实现开拓积累、发展思维、提高能力的语文学习活动,因此,为他们搭建阅读的平台,就成为语文教师的教学目标。

一、努力解决书源的问题

我采取了这样几种步骤:一是教师将自己的藏书提供给学生;二是倡议同学们每学期借给班上好书一至二本,班级设立图书角,为大家服务;三是提倡班级与班级之间建立“好书交换站”,鼓励学生每学期省出钱,买一本自己最想看的书;四是用好教辅用书,如《亲近母语》、《新人文读本》等。

二、向家长宣传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利用家长学校这个平台,向广大家长宣传课外阅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家长会中多次反复阐明只有爱读书、会读书、多读书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检查督促制度的制定

要养成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开始的时候,必须采取强化手段,以克服惰性。我们学校明确了读书的规则,制定了相应的读书计划。对于看书,老师自然不能布置了之,相应的检查督促,表扬激励必不可少。在班上向学生提出“每天课外读书30分钟”的口号,要求每天或每周写出一定数量的读书笔记,尽量利用课前3分钟演讲。话题可以是我在读的一部好书、一篇好文章、一个好故事、一则好新闻、一句精短格言,或者一段读书心得、一篇评论文章等等。通过这种形式,既起到了检查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起到了交流学习的作用。

四、阅读兴趣的激发

1.推荐优秀作品激发课外阅读兴趣

优秀的作品会吸引人,我们首先通过推荐作品激发课外阅读兴趣。“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农村中学,课外阅读资源匮乏,好在现在农村经济正逐步发展,大部分家长对于孩子买几本书还是支持的。如何买?买什么?是个问题,买了不好的读物,浪费钱还算小事,要是读了不健康的书籍,那就亏大了。别林斯基说:“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读还要坏。”我们得教会学生懂得选择最有价值的,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

2.课堂教学的“延伸”,激发课外阅读兴趣

(1)以课内材料为基础,选择与其主旨相同的材料进行阅读分析。如教学《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课,除了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之外,还要根据新课程标准中“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的要求,指导学生运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方法在课外阅读《水浒传》全书。这样,学生就会对人物性格形的社会背景了解得更加清楚,从而更准确地把握鲁达这一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并在文学鉴赏中受到应有的思想教育。

(2)选择与课文内容相似或相近的课外阅读材料,进行比较分析,培养学生思维的多样性。如学习《孔乙己》、《范进中举》后,可以选取《儒林外史》中有关周进的文章作为课外阅读材料,把封建科举制度扭曲的人性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展现给学生,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科举制度对孔乙己、范进等封建读书人的精神摧残。

(3)在补充课本知识内容等方面的缺陷的延伸。因为课本的知识范围有限,选文距现实社会较远,所以我们在使用它时必须对其进行合理的补充。如教材的选文有的离社会生活和学生思想实际较远,我们可根据课程标准对学生多阅读的要求,放手把一些文质兼美的时文补充到阅读教学中去。又如国内外重大事件、人口和环境问题、关注留守孩子、构建和谐社会等。这些时文的引进有利于拓展学生的视野,有助于提高他们认识世界的能力。

五、课外阅读方法的指导

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会读书的人是书的主人,不会读书的人则是书的奴隶。在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而是要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充分发挥课外的范例作用,逐步教给学生各种读书方法,即根据自己需要或兴趣选择浏览、略读、跳读、精读等不同的读书方式,学生能根据需要或兴趣选择精读、略读、浏览等阅读方式。

2.读书还要善做笔记或做圈点批注。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做读书笔记也要讲究方法,如可选择精要语段摘抄式,情动于衷感想式,发表见解评点式等,林林总总,无不可写。比如,有一位学生在读《三国演义》时,在读书笔记上罗列了书中的兵器;读《水浒传》整理了108位好汉的外号。

3.将读书读到的精彩片段、好词好句、名人名言、心得体会制成读书卡,每学期制定的读书计划书,参加读书实践活动的作品,获奖情况等记录下来,装进阅读档案,留下自己的阅读历程。

六、举办活动促进课外阅读

1.举办读书活动

班级积极开展关于学生读书活动的各类竞赛与交流,如朗诵比赛、读书笔记评比、读书小报评比、读书卡评比等系列活动,以增强学生读书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使学生综合素养得到提升。

2.以说、写促读

为提高质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要提出明确的说、写的要求,如指导学生运用学到的知识办手抄报、出黑板报,使课外阅读派上用场,从而提高其阅读的积极性。

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随着阅读量的加大,有的学生少了以前的浮躁,围绕书籍的话题多起来了,语文素养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质的提高。

(责编 雷 艳)

猜你喜欢
读书笔记课外阅读读书
爱读书与读书笔记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My Own Official Account 我自己的公众号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四招”记好读书笔记
师生之间无法言说的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