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雪梅
“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这是郁达夫在谈中国现代散文时作的一个比喻性的总结,这话的确道出了现代散文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以小见大。笔者在此并不想重申散文的这个特点,而是要借“以小见大”的说法谈一下怎样审文章标题的问题。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等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来获得的。为此,我在日常教学中特别注重教给学生审各种类型题的方法,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归纳各种类型题的规律,强化规律在学生头脑中的意义建构,而不是就题讲题。实践证明,这种方法不仅能在学生的具体操作中举一反三,而且在教学中也收到了事半功倍的好效果。
众所周知,文学来源于社会生活又反作用于社会生活,社会生活是文学的唯一源泉。文学作品是作者根据自己对社会生活的体验和理解,从大量的生活素材中选择、提炼、加工而成的。也就是说,此过程是受到作家的生活经历、经验、创作意图和表现主题等诸多因素限制的,所以才会有不同作家表现出不同风格的特点。正是上述诸多因素决定作家绝不可能对社会生活作出全方位周到的反映,而只能择取其某一点。因此,我们断定文章标题(标明文章、作品等内容的简短语句)是可以用“以小见大”的方法去审视的。
“以小见大”是指选材虽“小”,却蕴涵了博大、深远的意义。可以说供作家挑选的题材是十分广泛的,小到滴水片石,大到宇宙万象,无不可以成为作家笔下钟爱的对象。不过总的说来,作家往往更多地从一些生活琐事取材,由自己身边的景与物、人与事出发,即兴、率性地抒发一时的感受,或者表达对社会、人生的体悟。大千世界到处散布着细小的、不起眼的沙粒,可恰恰从这些沙粒里可以悟出大千世界的种种道理。作品“小”题的深层,其实蕴涵着社会、人生乃至宇宙的“大义”。这意味着,自然界的一沙一石、一草一木,生活中的一言一动、一笑一颦,无不与整个大千世界、复杂人生相联系着;“这一毫一厘便是那一千一万的具体而微”(朱自清),此时此刻的“点滴”和“有限”,正是彼时彼刻的“无穷”与“无限”的具体而微。如张慧敏的《书签》,并没有选取客观世界中宏大的对象作为标题,仅撷取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美丽“书签”一枚,肯定了人们对美的追求,并希望忙碌的人们敞开心灵去发现美、珍视美。
在审标题时,也要看到文章标题的寓意。就是说,要看到作家总想在平常事物中寄寓点什么。这样,我们读者就会在标题中看到,沧海一粟,云龙一爪,其实反映了时代的风云和社会的变迁;一枝一叶,一草一木,其实对应着茂密的森林和广阔的田野;一句话,我们透过标题可以看到深含其中的真实世界。看似平淡、散漫的文题的“形”,在精巧、严密的“神”的统摄下,指引读者去深入领悟文章内容。如契诃夫的《胖子和瘦子》,标题就是社会当中很平常的两个人,我们通过分析题目短语类型(并列短语)推断文章内容是介绍二者关系的,当我们看完文章内容时,我们就更明确文章确实是通过瘦子得知胖子社会地位高低,写出瘦子的态度变化的。尽管文章是以“胖子和瘦子”为标题的,但文章要揭示的却是这两个人存在的社会上的一种现象:逢迎拍马的官场作风。
作家如此意义建构下的作品,也恰恰给我们读者提供了一个“以小见大”的审美视角。我们可以小处着眼标题,大处领悟。就是说,在作家运笔的一事一物的细部,在细微处领会“大义”;从平凡中发现不平凡,做到体物入微,微中见大、见深,微中传神,直至微中出味。古语说“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用来解说文章标题和主旨的关系,实际上显示了文章标题的由微见著的呈现方式:以细小、平凡来展示宏大奇特,从局部、表象来表现整体与实质。
综上所述,笔者向大家介绍了自己在教学中教给学生把握文章阅读的方法:首先必须牢牢抓住文章标题(阅读文章就必先看标题);然后根据标题短语类型确定文章写的对象并弄清楚文章内容涉及的是对象的哪方面相关内容,再去推断文章可能写什么内容,最后再去阅读文章,确定下来文章的内容以及理清文章的主旨,可以说抓住了标题就基本抓住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如“秋天的回忆”这个标题,我们要明确“回忆”是文章的写作对象,“秋天”是“回忆”这个对象涉及的方面。于是不难看出文章写的是秋天里的“回忆”。作者选取作为标题的对象往往标明文章内容,是一个“点”,所以只有牢牢抓住标题才能很好地把握文章内容及主旨。
(责编 雷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