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活动式教学”的研究

2009-10-27 10:22刘伟华
新课程·中旬 2009年1期
关键词:当堂活动语文

刘伟华

所谓语文“活动式教学”,即以学生学习兴趣的内在需要为基础,以学生主体能力综合发展为目标,借助学生主动探索、变革、改造的主体实践活动来构建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操作性的全程教学形式。“活动式教学”旨在树立以活动为中介或途径,借活动促发展的新型教学观。其基本理念是教学活动化。前者是指,改变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的单向传递,单一发展,以学生为主体,综合发展为目的的认知实践,变课堂为活动的“场”;后者是指一切活动都要根据教学的长远目标与短期要求,统筹规划,精心设计,使课堂的“活”、学生的“动”具有实践性、实效性。具体到一堂课,就是要以活动的理念,融会课情与学情,建构教学,通过适时、适量、适度、有序有效的学生主体性活动,化解教学的重难点,带动学生的全面发展,优化语文的教育教学。

在教学实践中,我的主要做法是:

(一)每周用2~3课时按“探索兴趣领先、学导结合”的教学思路,采用兴趣导学、自读相结合的方式处理好教材(重点是教读课文),同时注意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

(二)每周2课时,按训练序列完成一个写作训练流程。做到当堂指导、当堂写作、当堂批改、当堂讲评。通过自改——互改——交流,培养学生“自能写作、自能批改”的能力。教师抽50%的学生,点评并了解写作及批改情况。

(三)每周安排1~2课时用于课外拓展阅读。利用学到的阅读方法,重点处理好教材的自读课文及自读课本中与本单元相关的篇章。兼顾学生自由阅读(课内外相结合)。

(四)每年的三、九月份为读书月,利用这两个月及周日阅读一些文学作品,科普读物和名人传记等。

阅读课程序:教师利用十分钟左右进行阅读指导,讲清阅读目标、方法及要求,激发阅读兴趣,创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阅读要求:学生每读一篇都要写出读书笔记(摘记、内容简介、心得随想、评论等),可边读边写,也可读后再写。每周至少写两篇读书笔记(400字左右)。专人(学生)每周检查两次,语文教师每月检查1~2次,学校每月和期末抽查部分学生。

阅读内容:以中外名著、精美的、富有时代色彩的文学作品、历史、科学等方面的书籍为阅读主体,以文学与美学、青春与人生、成长与成才、时事与政治、人类与自然、心理素质与道德情操等方面内容的书报为辅助。

读写总量:每学期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精读不少于50篇(本),写作总量不少于3万字。

(五)重视学生的语言和文化积累。在语文教师的指导下,做到六个“一”,即每天一则成语(或格言);每天练字一篇(60个字);每天摘抄一篇美文(课内外相结合);每天写一篇日记(或读写笔记、片断练习);每周背诵一篇古诗词;每月独立办手抄报一份。通过以上措施,以期养成良好的读写习惯,为语文教学的听、说、读、写奠定坚实的基础。

(六)规范语文实践活动课

在课堂内外,多方位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开发,注重生活与语文的联系,体现语文的工具性、人文性。可以体现在如下方面:(1)课前3分钟演讲(口头作文、讲故事、新闻发布会等)。(2)普通话朗读比赛(或辩论会,诗词朗诵会等)。(3)软、硬笔书法比赛。(4)读书交流会(五月末和十一月末)。(5)课本剧表演比赛。(6)进行语文知识竞赛。(7)举行读写类的征文竞赛。(8)专题社会调查(写出调查报告)。(9)专题研究小论文(撰写小论文,可独自完成,也可几人合作。教师就撰写论文应注意哪些问题,譬如如何选题、如何查资料等作必要的指导,收集资料及撰写则由学生自己完成)。另外,年级集体活动每月不少于一次,全校集体活动每学年不少于两次,每次安排语文活动,必须提前一周布置,充分准备、保证活动顺利完成。

经过几年的实验,我认为,“活动式教学”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浅层的,即所有表象性的与学生学习、教师教学有关的活动;中层的,即教学活动化,活动化教学,主要指教学双方——师生在课堂上通过开展活动或学生在课外通过教师指导下的活动来学习。深层的,即学生思维的活动,融会于学生课内外的学习,其终级目标是学生通过活动活跃思维,培养实践的能力。活动的主体性,决定了活动富有培育自主意识的潜能;活动的互动性,决定了活动富有铸造合作精神的潜能;活动的竞争性,决定了活动富有激发探究热情的潜能;活动的整体性,决定了活动富有促成健全发展的潜能;活动的建构性,决定了活动富有培育创造品格的潜能;活动的开放性,决定了活动富有建构新型师生关系的潜能。总之,活动是构建自主、合作、探究新型学习方式的平台,活动是建立平等、民主、互动式新型师生关系的契机,活动是促进主动、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的中介,活动是实施新课程理念语文教学的支点,实施“活动式教学”是推进课程改革的根本途径。

作者单位:河北省阳原县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当堂活动语文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初中化学当堂训练现状分析与对策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不怕死的留下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小学高年级数学当堂练习设计有效性例谈
“当堂检测”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