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三维 激发兴趣

2009-10-27 10:22李传银
新课程·中旬 2009年1期
关键词:培养语感激发兴趣

李传银

摘 要:新课标给沉闷、乏味的语文教学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也给语文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经过近几年的摸索和尝试,我略得些许体会,概而言之就是整合三个维度,激发学习兴趣。其具体实施方法从两个方面操作。

关键词:积累语言 培养语感 整合三纬 激发兴趣

一、培养学生积累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丰富语言的积累”。为达到丰富语言的目的,我坚持课堂内外一致的原则,即课内课外都注重培养学生积累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1.强化背诵,在背诵中积累语言。课内,注重指导学生朗读背诵优秀诗文,如《春》、《济南的冬天》等优美散文,《论语》六则、《爱莲说》、《陋室铭》等古代名篇,以及课内所有的古诗词,我要求每个学生都能熟读成诵。课外,注重培养学生自主积累相关诗词的习惯。我要求学生备有专门的积累笔记本,指导学生以“山、水、风、雪”,或“花、草、树、木”,或“春、夏、秋、冬”等分类收集并背诵课外古诗词,定时检查评比,看谁收集得多背诵得好。同时还要求每人每周掌握一定量的词语,理解词语含义,会用它们造句。一个学期下来,大部分学生养成了良好的积累习惯,对诗词背诵的兴趣越来越浓,积累和运用成语的兴致日渐高涨,语言的运用和表达能力也相应得到加强,在学生作文中时常可以见到诗句的妙用。

2.扩大课外阅读,在阅读中积累语言。《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七至九年级学生“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在这方面,我们学校十分重视,专门安排每周星期二下午第三节和星期六上午为语文阅读课。我引导学生充分利用阅读课有针对性地阅读大量的刊物并做好读书笔记。这样的阅读积累,使学生日渐有了写作素材。现在有不少学生不再感到作文“无话可说”、“无东西可写”。由此,我想学生作文正如巧妇做饭,“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作文又岂能无言而作?而《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丰富语言的积累”正是想学生之所想,为学生解决“米”的困难。因此,培养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和运用的能力”,我们语文教师责无旁贷。

二、激活语文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不仅强调“丰富语言的积累”,也强调“培养语感”。所以,还得有培养语感的实施方法。这个方法就是“激活语文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1.创设情境,营造氛围。《教育学》认为“情境可以理解为学生从事学习活动、产生学习行为的一种环境和背景。它提供给学生思考空间的智力背景,是产生某种情感体验,进而诱发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刺激事件或信息材料,同时也是传递信息的载体。”大凡优秀篇章都是集语言美、画面美、形象美于一体,所以在学习课文前,先用多媒体技术,展现文中出现的人、物、景、象,为学生创设相关情境,营造出能使学生得到真切体验的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对文章有个整体感悟,由此激发想象力。如教学《淮上与友别》、《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这两首送别诗,我选取了长亭外、古道边、杨柳吹拂,夕阳山外山的画面,配以歌曲《送别》让学生从视听方面感受分别的氛围。接着问:同学们有过与亲朋好友分别的经历吗?你当时的心情如何?然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写画面内容,抒发感受。

2.反复朗读,培养语感。《课程标准》强调实践性、自主性,特别注重积累、感悟、熏陶和感染,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我认为反复朗读是其达标的主要途径之一。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现代文需要朗读,古诗文更是如此。因此,我把朗读作为构建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让学生反复朗读。教学古诗词,通常我是让学生先大声念读,清晰响亮地把诗文念出来,对诗文有一个整体把握;再吟读,读出韵味,讲究抑扬顿挫;而后进行说读。如《淮上与友人别》,先朗读、吟读,再引导学生进行说读。我先示范说读第一、二句:扬子江畔,春风吹拂,微波荡漾,桃花盛开,绿柳依依。面对如此美好的景色,诗人啊,你却无法欣赏,因为你要和朋友分别了,你不禁想到自己漂泊天涯的身世。之后让学生自己说读,说出对诗意的理解,感悟其中蕴含的意境和情感。

3.适当表演,感受体验。适当的表演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在教学鲁迅的《风筝》时,为让学生感悟体验“小弟弟”对风筝的喜爱之情,我引导学生表演“张着小嘴,呆看着天空出神……惊呼……跳跃”等相关情节。学生兴致勃勃,踊跃登台表演。还有《空城计》、《美猴王》等等,面临强敌而镇定自若的诸葛亮,顽劣、敏捷、勇敢、机智的美猴王等鲜活生动的形象被学生们一个个活灵活现地搬上讲台。在这轻松活泼的氛围中,诸如课文内容、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征等问题都迎刃而解,学生既学习了语文知识,又培养了语言的感悟能力和表达能力。

总而言之,上述实施方法实际就是“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整合。整合三个维度,不仅能培养学生积累和运用语言的能力,还能激发其表现欲,张扬其个性化的体验和表达方式,使学生不再觉得语文学习枯燥乏味,而感到是一种享受,可以聆听美的音乐,欣赏美的画面,感受美的形象,从而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在堂上乐于学语文,在课外勤于学语文。

参考文献:

1.巢宗祺,雷实,陆志平主编.《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

2.秦训刚,晏渝生主编.《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3.张乐天主编.《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单位:广东省仁化丹霞中学

猜你喜欢
培养语感激发兴趣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趣味融入数学课堂教学
培育情感之花 铺就成功之路
提供语言交往平台,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论教学中朗读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