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占海
就特定的文本而言,老师的主导作用就是把学生引导到文本中去,走进文本,关注文本,让学生从文本中接受熏陶、感染,从而使其发挥想象,进行再创造,重铸自我的灵魂,构建和谐的人本精神。文本是老师教和学的凭借,阅读是老师教和学的重要过程。为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生命个性,我认为,阅读教学应该注重以下方法。
一、注重文本阅读的整体过程
文本阅读的整体性体现在语境义和深层义上。一方面,任何形式的文本都是由词和句子构成的,但其意义并不是词和句子的简单相加,须从文本整体中去体会。换一个语境,其意义就会发生变化,如鲁迅的名句:“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对这句话该如何理解?放在现实生活中,“路”可能指的就是我们脚下走过的山路、油路,但放到我们的理想生活中,“路”也可能指的就是我们的人生之路;另一方面“文学文本不只是表层句子所构成,还有体现在语言中的深层意义”对这种深层意义的把握,更需要从整体语言上去认识。
二、注重文本阅读的创造性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文本的阅读和理解本身也就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要善于激发学生思维,激活学生的想象,从而创造出熔注学生自身情感和智慧的新形象。同时,在作品提供的多层次结构框架中,往往隐匿着许多作者有意或无意留下的未定性意蕴空间,如《祝福》中祥林嫂是从四叔家出走后沦为乞丐呢,还是先沦为乞丐后才从四叔家出走的呢?这些“空白”有待读者去发现、去填补、去阐释,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去进行二度创造。在阅读中,我们要注重学生的二度创造,让学生走出“书袋子”、“书呆子”的尴尬。
三、注重阅读的生活性
文学高于生活,又来源于生活,生活是任何文本的源头。所以说,我们的文本阅读教学是离不开生活的。我们既要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生活,体验生活,理解生活,又要让学生在阅读中观照生活,介入生活,创造生活。例如,阅读杜甫的《兵车行》,学生可以从中了解到社会的动荡不安,人民生活的水深火热,体验到人民生活中的酸苦,从而认识到封建兵役制度对普通百姓所造成的心灵与身体的双重迫害。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课堂阅读要注重文本,要构建人本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的发展,赋予它活的人文性、创新性,使之向文化发展,向文学发展,向生活发展,向人的需要发展,唯有如此,我们的课堂阅读才会注重文本阅读,构建人本精神,在二者的互动和碰撞之中,迸发出生命的火花,体味生命的律动,创造生命的辉煌。
作者单位:河北省沽源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