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慧
在中学物理教学实践中,将探究式教学作为一种模式,就要探究教师作为教学的设计者、导引者和促进者应该如何为探究教学作准备;要探究教学模式如何建构,如何实践,如何总结。但不管怎么说,教师是为学生服务的,对探究教学模式的建构就是要探究如何更好地为学生服务。依次提高教学质量,引导学生更好的学习物理。
一、探究式物理教学的教学原则
教学原则对教学活动的规范,实质上就是对教师教学行为的规范。教学原则是为教师在不同情况下如何采取适宜的教学程序、教学方式和方法提供纲领性的指导和标准。没有教学原则,我们将很难展开教学过程,面对众多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我们也很难做出抉择。从这种意义上讲,教学原则对教学活动的规范,也就是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方式和方法的规范。
(一)问题性原则
所谓“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知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时所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和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状态可以促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作为以培养学生自主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主旨的探究式物理教学,理所应当重视问题意识的培养,即培养学生自主质疑、自主探疑、自主释疑的能力。
在探究式物理教学的实施过程中从发现问题到提出问题、讨论问题、分析问题直至探究、解决问题,是学生个体或群体积极主动展开思维探索活动的过程,也是主体作用发挥和主体性发展的过程。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引导学生正确选题、设计方案、解决问题、自省自查的关键所在。
(二)主体性原则
探究式物理教学的理论依据之一就是它能够发展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创新的能力,因此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既是探究式物理教学的主要特色,又是探究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发挥学生主体性原则要求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如何激发学生对问题情境或探究内容的兴趣和动机,要保证整个探究过程的开放性,给学生提供自主选题、自主设计、自主监控和自主评价的时间和空间。
(三)适应性原则
适应性原则,是指探究题目的难度必须适应学生的心智发展水平。心智发展水平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特别是心理发展水平;二是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和技能,特别是系统的科学知识已经达到的水平。探索和执行心智发展的适应性原则,其目的就是要使探究式教学的难度、方法的选择与学生的心智发展统一起来,有效地促进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
二、中学物理探究式教学的实践
教师应该按照探究式教学原则,并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才能真正使学生学好物理、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习兴趣。学生只有善于把学到的物理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才能真正把物理知识学好。理论联系实际不仅可以使学生深刻地理解物理规律,同时也是引起学生兴趣,使他们喜欢物理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选择一些物理学方面的实际问题进行探究,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现问题能力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
案例:《吊扇转动时对天花板的拉力将变大还是变小?》课外探究《吊扇转动时对天花板的拉力将变大还是变小?》这个问题出现在习题中,有的同学不理解,我并没有直接告诉他们答案,而是告诉他们,能通过实验知道结果的,先进行实验,再根据结果进行解释;无法实验的,进行理论推理。因此,在课堂上我要求各探究小组在课外进行探究,器材自选,实验方法步骤自行设计,由小组长负责,并写出探究实验报告上交。在第二次的课堂上我再让各小组长来汇报实验进展情况。
有的说:“我们在弹簧称下吊台微型电风扇来做,从弹簧称读数可得出吊扇转动时对天花板的拉力是变小了。”
有的说:“我们在一台落地电风扇底部装上溜冰鞋,然后启动风扇,发现风扇后退,这说明风扇对空气有一个作用力,把空气往前送,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反过来,空气对风扇也有一个反作用力,因此风扇后退。吊扇也是这样,所以它对天花板的拉力应变小。”
有的说:“我们用细长竹杆将吊扇吊起,可看到竹杆有一定的弯曲程度,合上开关,让风扇转动,观察到竹杆的弯曲程度变小,由此说明吊扇对天花板的拉力将变小。”
我插话问道:“你们用眼睛是怎么看出竹杆的弯曲程度是变大还是变小的?”“很明显的,一看就知道的。”“若用较粗的竹杆来做实验,弯曲程度不那么明显,你们会怎么判断?”“就从吊扇离地高度的变化来判断吧,离地越近,弯曲程度越大,反之越远,弯曲程度越小。”还有一组的同学说:“我们手头没有弹簧称,实验没有完成,用橡皮筋代替应该也可以做吧?”我点点头,“你去回去试试看,有什么问题,下节课再说吧。”
这样的课外探究学生带着问题,从日常生活物品选择材料,主动地进行实验探究,体现出了探究式教学的主动性、实践性。
总之,通过探究式物理教学,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对科学思想和方法的理解和应用,使学生在相关的物理探究情境中能识别出所用的物理方法,并能在自主探究过程中加以灵活运用,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维迁移能力和创造能力。
作者单位:新疆阿克苏农一师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