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针对体育课程“重技术、轻人文”导致体育文化在体育课程改革中消解的问题,本文提出重构“健身育人”的体育文化理念,摒弃体育课程的工具意识与机制,使体育课程回归于文化。并揭示了文化与体育融合的丰富人性内涵,从而拓展了理解体育课程与现代文化相融通的体育教育视域。
[关键词]体育文化体育课程消解重构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09)05—0026—02
[作者简介]姜生成,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研室主任、副教授(河南三门峡472000)
“以人为本”的确立,体现着人类社会在发展观念上的重大转变,已成为社会进步与体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标志着社会对体育自身的重新认识与反思。社会发展的多元化对体育提出了更为丰富的多元要求,为满足社会多元化的需要,就必须从多方面构建一个激发社会潜能的人文环境和价值形态的体育文化观。
几十年来,人们很少从体育文化这个层面来讨论体育课程,体育课程的性质始终得不到准确定位,时常发生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之间关系纠缠不清的局面。其根本原因是我们的研究思路出现了一些误区。比如说,有关体育课程的学说都是在竞技体育研究的名义下进行的,始终没有在文化背景上来解决体育课程的性质问题,并上升到社会科学的高度来思考体育课程在体育学中的位置及在人文学科中的位置。
一、体育课程与体育文化健身育人的实践认知
我国的体育课程偏重于技能、教法和体质等“物化”层面的科学研究,忽视了在此基础上加强学生心理健康,以及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等人文方面的深层次的探索,从而使体育课程呈现出重技术、轻人文的倾向,简单地适应与单维趋从于社会文化。其原因固然很多,但体育课程文化性缺失却难脱其咎。体育课程没有真正具有自己独立的理念与品质,造成了体育课程研制的原则及方法在科学与人文、个体与社会、理性与非理性等之间的分裂与冲突。
二、体育课程缺乏体育文化的回归
体育课程起源于文化传承的需要,是作为文化传承的工具,而不是文化主体。这就决定了体育课程是以学生对文化“占有”与掌握的高效率为目标,是文化所特有的、更为深刻的、无形的、难以预测的内涵被体育课程物化为有形的、可操作的、可测评的、系统的、程序化的知识0。从这个意义上讲,对体育课程文化现象的研究,就不能简单的归之于竞技运动而忽视对人自身的最高关注。人不再是工具,竞技运动要回到为人和谐发展服务的位置,学生将成为具有自我意识的主体。所有这些不仅表现了人的发展,也表现了人的主体性和自我价值意识的空前提高。体育课程作为文化素质传承工具的命题及方法论意义上的机械化、程序化的加工模式,所造成的学校体育课程文化性的缺失和虚无,都根植于体育课程思维方式中的文化主体意识的缺失。以致学校体育出现了“体”与“育”相分,科学与人文分离的倾向,只有把学校体育课程从单纯健身或传技中解放出来,才能大大地突出人文性,才能更好地育人。
三、体育课程与体育文化的内涵
体育课程与体育文化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它的内容、实施管理及评价等受体育课程决策者主体需要的影响,同时,它又有着一定的客观基础,具有不同于其他课程的本质属性,体育课程与体育文化的本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体育课程与体育文化的实质内容是由社会政治、经济和办学宗旨等规定的。对体育课程目标的确定,对体育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绝不仅仅是一个技术性的问题,它是国家意志和各种社会权力相互作用的结果,受国家意志的制约,体育课程本身就体现了国家对未来人才身心健康要求的意志。因为,优良的身心素质包括较强的免疫力、抗病力,科学的卫生习惯和生活规律,健康的体格,全面发展的体能,顽强的意志,鲜明的主动性和独立性,稳定的应变能力,以及刚强的承受挫折和失败的能力,等等。
2.体育课程与体育文化是人类科技文化知识和人类经验的积累,它反映了人类科技文化发展的基本成果。当今社会,高新科技的发展导致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急速转变,人类对健康的追求越来越高,同时,对体育课程与体育文化的影响也十分强劲。因此,体育课程与体育文化必须以培养学生健康素质为使命,成为一门最富有人文关怀的科学。体育课程的目的不能再局限于身体活动的物化层面上,而是为了使学生把健康作为最大的追求。
3.体育课程与体育文化的关系,从广义上讲,体育课程是文化的一部分,体育课程既传递与创造社会文化,也受社会文化的规范与制约。从狭义上讲,体育课程是传递文化的工具,是文化的载体之一,文化借课程得以传播。因而,文化水平的高低对体育课程的观念、内容、师资质量和课程管理有很大的影响。可以说,体育课程的产生和发展都是处在人类文化的不断变化之中,每一次文化的变迁都对体育课程产生深远的影响。这也使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文化”是一个常变常新的概念,只要人类社会在不断前行,“文化”即始终是一个不断出新的“人化”形式,它既可以表现为体育自身的发展状态,又可以体现它的整体内涵。由于体育课程是时代的产物,产生于社会变化发展过程中的客观需要和人们受教育的客观要求,相应地体育课程的内容与形式也成为社会发展进程的标志。体育课程本身的发展水平虽然要受到社会政治、经济、意识形态、文化以及教师行为、教学质量、学生的需要、学校资源条件、学校管理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但从体育课程本身的发展水平可以看出社会和人们受教育的发展水平及国民体质健康素质的发展水平。
4.体育课程与体育文化是学生在自我定位基础上的自主选择。由于学校主要的任务是培养人才,可以说,体育课程与体育文化的最大价值就在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体育课程在内容上和组织上,都要适应每个学生在身心发展上的特点与水平,并不失时机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四、体育课程与体育文化的教育融合
体育课程与体育文化是一种较强的价值涉入文化,而知识、经验、技术本身却不能赋予体育课程文化的教育性价值。运动技术中心论体育课程观的错误就在于将技术视为必然的、超越时空的、客观的真理,认为运动技术自身的价值就是体育课程的全部依据,体育课程就在于为学生的体育运动提供技术材料,体育文化教育的过程就是所谓的特殊的运动过程,学生的学习不过是对竞技的认知和掌握。
工具化体育课程在文化意义上是一种没有自我的课程,它不可能是一种文化主体存在。显然,体育文化教育应该促进个体身心全面发展,它是一个文化过程,体育文化教育应通过文化积淀、传递、创造的不断循环,使其由工具向文化转化。正是这样,脱离了实用的体育运动,最终才变成真正的“游戏”。培养学生活泼的精神和健康的体魄恰恰就是来自这种脱离实用的“游戏”。这也许就是为什么文
化来自生活但又高于生活并对生活产生巨大影响的道理。其实体育文化就是人类肢体的游戏。我们的青少年正是由于没有经历过“游戏”的洗礼,因此始终没有一种乐天的气质。可悲的是,在道德感太重的国家里,总是把“游戏”二字理解得可怕、可危,总要理解成“不务正业”的同义词。这实在是对“游戏”的误解。我们有不少教育工作者缺乏这种“游戏”的气质,他们只知“智力”的培养,于是,他们认为参加体育运动就会贻误学习,甚至取消体育课程的开设,这些少数所谓教育工作者的行为正说明其心态已处于不甚健康的状态。
五、体育课程与体育文化的价值取向
人类社会经过一百余年的快速发展,取得的成就远远超过人类几千年的总和。现代体育的发展速度和规模超乎了人们的想象,不同价值主体为了满足其自身的价值要求,把体育看作是实现其价值的有利工具,使体育出现复杂化、多面性的特征。在经济价值为主流的20世纪,竞技体育以惊人的冲击力向国际化、科学化和高水平推进,以奥林匹克为核心的世界竞技体育主宰了体育运动发展的命运,成为当代体育运动的主体。它虽然创造了20世纪灿烂的竞技文化,也以丰富的文化内涵影响着人们的意识形态和文化生活,但也给人们的体育教育引来不少麻烦和困惑。如极限性运动训练危害身体健康,非运动性手段(如兴奋剂以及相关手段)、金钱等介入到体育比赛、训练之中,工具理性的膨胀使人们忽视了体育的自然价值理性;过分地强调体育金牌、体育竞技的作用,而忽视人文体育对人类发展的重要意义;片面追求眼前的短期利益,醉心于征服自然和名次排位,导致了当代体育发展的畸形,人文体育被排斥到边缘。有位科学家指出,“体育根源与人的本质在于人类的自我创造”,体育课程与体育文化职能合并的目的就是在于提高人的全面、自由、和谐的发展。作为恢复人的本质与价值的生命活动及社会实践,理应把体育和人的幸福、人的自由、人的尊严、人的终极价值联系起来,以人文体育培养现代人,以全面发展的视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当一个社会不在以金牌和排位多少为最终唯一目的、当一个社会开始把人的最终发展与幸福作为生活最终目的时,社会的进步与文明就跃上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六、结论与建议
要实现体育课程的现代目标,就必须把握好体育课程的改革方向,建立体育课程的基本理念,注重文化的渗透,摒弃工具主义,从社会文化的附庸转变为“社会文化的主体”,使其逐步形成人文文化的课程。
1.体育课程融合体育文化是一项根本性的任务,但却不是唯一的使命,更不是什么法定的条例。体育课程融合体育文化的目的是为了不让体育教师循蹈过去或现代的文化节律,而是通过了解文化,去开创新的体育课程。
2.从体育课程结构去看当前的体育文化研究,对体育课程的研究更需要立体性的纵向拓展。这样的工作不可能只靠量的扩大就能完成,而应从课程结构的平衡人手,通过课程本身的健全和完善来激活其良性循环的机能,如此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体育课程文化缺失的这一难题。
3.体育教师必须具备足够的人文品格和人文素养,没有人文,就没有做好体育教师的基础。人文所追求的目标或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满足个人与社会需要的终极关怀,是求善、求美和关注情感体验。体育教师的行为越符合社会、国家、民族、人民的利益就越人文、越完善。没有足够的人文素养的体育教师不可能树立对国家、对民族的高度责任感,也不可能有活跃与完善的思维能力,更不可能真正理解体育教育的价值,以及正确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服务于社会人民。这不仅是体育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和时代对体育教师所提出的希望和要求。
注释:
①钟启泉.课程设计基础[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②卢元镇.体育社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③孙成刚.新人性[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3.
④冯增俊.教育人类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⑤邹继豪.面向21世纪中国学校体育[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责任编辑:王庆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