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永杰
[摘要]近年来,中职教材出版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学科体系教材逐步被行动导向型教材所替代。本文从中职教学近年来呈现的专业培养区域化、研究参与多样化、教学体系过程化和课程设计项目化等特点入手,建议编辑在进行中职教材策划时要做到“三个面向”:面向新一轮中职教学改革,面向企业用人需求的变化,面向中职师生。
[关键词]中职教材出版教学改革行动导向
[中图分类号]G23[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中职教育教学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各省市纷纷结合自身的区域特色,确定了以行动导向为主的教学改革理念。“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名词不断出现在各种文章和研究报告中。与此相适应的,就需要出版与之相配套的行动导向型教材。众所周知,中职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在于培养直接从事某一岗位、某一工种需要的一线工人。其特点是重视知识的发生过程,最终的落脚点在于直接面向社会、面向企业的实际需求。在实际的调研中。笔者发现目前的中职教学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专业培养区域化。专业培养开始注意区域经济发展,更凸显区域特色。如慈溪市周巷职业高中就结合慈溪市经济结构的调整及其近年来着力发展特色经济、优势产业的战略,重点发展与电子商务密切结合的批发零售方面的配送物流专业,培养以为生产企业服务为主的仓储服务物流和区域中转物流人才。
第二,研究参与多样化。教育研究的参与者由传统的、单一的职业学校发展为职业学校、行业和企业多方联合参与的局面。如湖州市交通学校在进行物流专业教学的研发中,就尝试联合上海环众物流有限公司共同开发相关课程,按照企业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
第三,教学体系过程化。专业教学打破学科教学体系。逐步建立起以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工作情景等为主的实践性教学模式。如广州市交通运输中专学校在实施数控、模具等专业的教学时就将传统的“教室”搬到了实训室,真正重视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
第四。课程设计项目化。专业课程设计向以教学与训练项目(任务、课题等)为课程名称的新型课程体系转变。如广州市旅游商贸职业学校,在设置教学计划时,加入了“调酒技能实训”、“收银技能实训”等课程名称。体现了教学理念的创新。
此外,很多学校还对中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作出调整。由单纯重视专业能力的培养,转换到将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渗透到专业能力培养的方向上来。
2009年3月,教育部下发《关于做好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使用和管理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09]19号),奏响了新一轮国家规划新教材申报的号角。新教材更注重对学生实操技能的培养,强调“学中做、教中做”。为未来中职教材的出版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使得原本激烈的中职教材出版的竞争更趋白热化。市场竞争的激烈必然会对中职教材的策划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为此。作为编辑,必须不断地将创新的元索引入到日常的策划工作中,不断吸收先进的策划理念和方法,在出版模式创新等方面做出不懈的努力。结合这些年从事中职教材策划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笔者认为,中职教材选题策划只有做好“三个面向”,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一、面向新一轮中职教学改革
所谓“面向新一轮中职教学改革”,是指中职教材选题的方向不能偏离目前正在或即将进行的中职教学改革。要能体现中职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满足其对教材的现实需求。笔者在实际策划的过程中,主要关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关注国家的相关教育政策。近年来,国家颁布了一系列的与中职教学改革发展密切相关的文件,如《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等。这些文件是中职教材出版的纲领性文件,编辑应能对其有比较深入的把握和理解,不能出现方向性的错误。
第二,关注各省市职教教研室教改的最新动态。各省市的职教教研室处于中职教改的最前沿,它们拥有最新的教改信息。同时也是中职教改最强有力的推动者。与各省市教研室的合作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不但要关注其最终的研究成果,更重要的是要参与到其研究和开发的过程中。
第三,关注各中职学校校本教材的开发。中职学校为了学生能更好地就业。有动力按照企业的需求,结合学校特色、学生特色开发相应的校本教材。此外,中职学校处于教改的最前沿,也是教改最有效的执行者。如笔者2006年在广州调研时发现某中专学校的财会专业按照岗位开发了几本“职业任务驱动型”校本教材,在实际的教学中反响很好。2007年,笔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其他学校一起开发了中职会计专业“岗位引领、任务驱动”型教材。在向全国推广的过程中。效果明显。
二、面向企业用人需求的变化
所谓“面向企业用人需求的变化”,是指中职教材的选题开发要能协助中职学校实现“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目标,在教材开发过程中能关注企业用人需求的变化,尽可能吸收企业人员参与到教材编写中来。这是因为,不同的职业教育体制决定了学生的不同身份:在学徒制职业培训中,学生是企业的雇员;在传统的中职学校职业培训中,学生是学校的“客户”;现实的状况要求学生是学校的“产品”、企业的“准职工”。例如,统招统分体制下,财经专业中职学生就职的工作岗位基本与所学专业对口: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财经类中职毕业生的工作岗位有了较大的变化,主要有:各商业银行、电信公司等的临柜人员;酒店业、商场、超市等的收银和出纳人员;私营企业等的文员、出纳和会计人员等。这些岗位对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要求不高,但对具体的业务操作技能却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即要求学生的专业技能过硬。企业用人需求的变化要求中职教学最终的落脚点应该也必须放在适应企业的需求上来。从企业用人需求变化的角度来设置相应的教材内容。笔者在实际策划的过程中。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第一,着手开发与行业、企业用人需求相适应,与职业资格培训认证相结合的项目课程教材。如在开发物流专业实训教材时,就考虑到中职学生考取物流员、仓储员等证书的需求,将考证内容和技能要求融合到教材内容的编写中。像其中的《仓储作业实务》,因其以技能训练模块的形式将仓储员考证内容和具体的技能要求相结合,出版的第二年即获得了广东省职协科研成果一等奖、中国职业科研成果二等奖的殊荣。
第二,着手开发“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题”的模块化教材,并吸收企业人员参与其中。如在开发旅游类系列教材时,采用了“以客人为中心,以服务流程为导向”的编写宗旨,按照实际的业务流程确定具体的教材编写。同时,为了使教材内容更能体现企业的用人需求,特别邀请了广东白天鹅宾馆、嘉兴香溢大酒店等单位的相关人员参与策
划编写。
第三,着手开发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实景型”教材,即按照企业的实际工作场景设置教材内容。如在策划金融事务专业系列教材时,教材内容选择和教学设计等方面贯彻了“能力为本、任务驱动”的指导思想,采用四大商业银行现行的票据和流程要求。通过模块、项目和主题等多样化的表现形式,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也能体会到实际工作流程。因此。本系列丛书出版后被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市分行、中国农业银行浙江省某支行等单位指定为新员工培训教材。
三、面向中职师生
所谓“面向中职师生”,是指中职教材选题要贯彻“以学生、教师为主”的策划理念。选题能满足中职师生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在教材的编排上贴近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教师的教学习惯。为了能做到这一点,笔者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做了工作:
第一,了解中职师生的现状。把握其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笔者在实际的调研中发现。大部分中职学生:(1)年龄偏小、知识面窄且掌握不牢、自控能力弱、接受能力不强;(2)缺乏对所学专业知识和自身特点的明确认识;(3)缺乏对就业岗位的了解,无法进行未来职业规划设计。大部分中职教师:(1)教学任务繁重;(2)专业理论知识扎实,但缺少实际操作经验;(3)缺少主动进行教学、课程改革的动力,但又渴望能得到引导。同时。不同地区中职师生的需求又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东部沿海、中部和西部等地区由于自身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对中职教育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第二,架起作者与中职师生之间双向沟通的桥梁。传统的中职教材很少依据中职学生的心理诉求和生理特点来安排课程和教材内容。并非作者不愿这样做,而是囿于自身占有资料的数量,缺乏对中职师生实际和潜在需求的详细了解和准确把握。为此,笔者尝试以座谈会或研讨会的形式让作者和中职师生在一起进行沟通、交流,让作者了解中职师生的教、学习惯。同时也让中职师生清楚作者的写作习惯,努力在双方之间架起一座双向沟通的桥梁。
第三,怀有一颗爱学生的心,体现编辑的人文关怀。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不了解孩子,不了解他的智力发展,他的思维、兴趣、爱好、才能、禀赋倾向,就谈不上教育。”的确。许多中职学生在知识基础、学习意识、学习习惯、接受能力等方面与普高生存在一定的差距。但也应该知道:理论知识学不好。并不意味着动手能力不强。只要关注中职学生所擅长的。从他们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开展教学、策划选题,你就会发现原来他们也是“好学生”。
《成功出版完全指南》中有这样一句话:“在房地产行业,人们强调三件最重要的事情:地点,地点,还是地点;在出版行业,关于图书销售,人们也可以说:关注你的读者,关注你的读者,再关注你的读者。”中职师生的需求。有时会与编辑的理念有出入,这就需要编辑在策划选题时运用自身的文化理想和文化使命感,尽可能去引导、挖掘中职师生的需求,使之与国家的长远发展目标相一致。同时,编辑应能精心组织选题以满足目前中职师生在课程标准、助教课件、综合训练等教材配套方面的明确需求:尽早策划出能满足中职师生潜在的、尚处于模糊阶段的需求。做好中职教材策划的“三个面向”,既要求编辑能不断学习。善于捕捉新信息,在学习、进取中愉悦、丰富自己:又要求编辑在策划选题时,不断发挥自己的超前意识和创新理念,用一颗爱学生的心去引导作者撰写书稿。不断提高自身的策划水平和服务中职教育发展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