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琳智
近年来,文化软实力被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音乐作为“人类通用的语言”,是一种至柔至美的软力量,对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增进与世界的沟通、增强民族凝聚力与国家影响力都有着独特的作用。
增强凝聚力。作为一种极易普及的传播方式,音乐在不同的时代对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都发挥了积极感召的作用。比如在战争时期,《义勇军进行曲》、《黄河大合唱》、《游击队歌》等歌曲,就用其气势磅礴的旋律和节奏,激起人民同仇敌忾的情绪,号召人民抗战到底。
而在治国安邦的年代,音乐则用来讴歌时代的变革,宣传爱国主义精神或人文精神。比如《走进新时代》,展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决心和信念,激扬的旋律把人民爱国的热情融合在了一起。
化解冲突。在冲突面前,音乐这一普世性的语言,或能更好地跨越国界和文化的障碍。2008年2月底,美国纽约爱乐乐团抵达平壤,开始历史性的“朝鲜之旅”。对于两个相互敌视的“仇家”来说,这场音乐会几乎是不可想象的,其最吸引人关注的当然是它背后包含的政治智慧与外交艺术,以及超越音乐本身的“弦外之音”。在整个国际关系趋于缓和的大背景下,音乐成为了外交先锋,一步步试探性地改善两国关系,奏响了“对话交响曲”。当然,缺乏互相信任与沟通、缺乏多种对话机制的坚冰远不是通过一次“音乐外交”就能消融,但音乐展示出的跨越民族、文化和信仰的强大力量却不容忽视。
文化窗口。音乐蕴含着一国深厚的文化传统,展现着一国的民俗风情,就像一面镜子折射出一国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通过莫扎特的《费加罗的婚礼》、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等西方音乐去了解当时欧洲的文化背景,也可以通过音乐让外国公众了解中国的文化精神。
其实,我国已经开始了很多有益的尝试,比如在俄罗斯举办的“中国文化节”,为俄罗斯人民了解和认识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提供了窗口,为深化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加强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奠定了广泛的社会基础。然而,遗憾的是,这类活动大都只是注重音乐交流本身,而没有突出或提炼音乐所倡导的“和”意。
所谓“闻其乐而知其德行”,“向和”、“向善”从来都是中华民族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在构建中国国家形象时,一方面,我们应该积极挖掘中国传统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中“和”的因子,通过各种媒介、渠道进行传播,让世界观众在审美愉悦和情绪感染中感受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精神与民族气节,领略我国谦和与包容的国家形象,从而不自觉地接受中华民族“和”的核心价值观;另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音乐激起外国公众对中国文化的兴趣,从而更好地展示中国文化精神的“和”意。
一直以来,西方国家出于遏制中国的外交政策需要,总是有意无意将中国形象“妖魔化”。比如在西藏问题上,受西方媒介的影响,西方人总认为西藏被入侵,因此一直对“红色中国”怀有恐惧与质疑。如果我们能借助音乐这一最容易被大众所接受的形式客观地展示西藏的历史,或者激起国外公众对西藏问题深入探索的兴趣,那么西方民众必定能更客观而公正地了解中国。2006年底,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曾进行过此种尝试。他们组织策划了一台极富民族特色的音乐交流活动,为维也纳观众演出了大型藏族歌舞诗《神奇的家园》,很多人都被其中独特的文化内涵所震撼,希望有机会亲眼看看西藏的新变化。的确,音乐的“软性”特质可使国家形象传播更具渗透性和长久性,更容易被不同意识形态的人所接受。
作者系上海金融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