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开展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可行性探索

2009-10-24 05:49陈慧琴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09年3期
关键词:公共艺术教育普通高校

陈慧琴

【摘要】 公共艺术课程是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普通高等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目前在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在课程设置、组织模式、课程结构等方面尚存在许多亟待深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公共艺术综合课程建设的基本思路以及深化课程改革进行阐述。

【关键词】公共艺术教育;普通高校;可行性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918(2009)03-0064-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09.03.032本刊网址:http://www.hbxb.net

作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中心环节,艺术课程在普及艺术知识、提高大学生审美能力和艺术素质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在课程设置、组织模式、课程结构等方面,公共艺术课程仍存在许多亟待深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这些因素同时也制约着公共艺术课程的进一步发展。探索公共艺术综合课程,实施艺术教育课程改革,提高艺术教育教学工作的实效性,对推动普通高校艺术课程的良性发展,进一步提高艺术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高校开展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教育部办公厅于2006年3月下发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对公共艺术课程的性质、目标、设置、保障等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要求各高校开设《艺术导论》、《音乐鉴赏》、《美术鉴赏》、《影视鉴赏》、《戏剧鉴赏》、《舞蹈鉴赏》、《书法鉴赏》、《戏曲鉴赏》等8种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并鼓励各高等学校“根据本校学科建设、所在地域等教育资源的优势以及教师的特长和研究成果,开设各种具

有特色的艺术任意性选修课程或系列专题讲座,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兴趣和需求”。其中,“任意性选修课程包括:作品赏析类,如《交响音乐赏析》、《民间艺术赏析》等;艺术史论类,如《中国音乐简史》、《外国美术简史》等;艺术批评类,如《当代影视评论》、《现代艺术评论》等;艺术实践类,如《合唱艺术》、《DV制作》等”。我们看到,尽管《方案》中列出的课程还不够全面,也不一定适应每个学校的教学实际情况,但其对各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建设工作无疑起到了较好的指导和推动作用。从《方案》颁布以来,大多数普通高校均纷纷开设了相关的公共艺术选修课程,有的高校艺术课程门数较多,内容覆盖面较广,如南京大学,按文学、音乐、绘画、舞蹈、戏剧、雕塑、影视七大艺术来设置公共艺术课程;有的高校受师资队伍和教学条件设施的制约,公共艺术课程门类较少。但从总的情况来看,这些公共艺术课程承担着高校艺术教育的重任,在提高大学生的艺术素质和审美能力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方案》发布至今已历时3年,目前尚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一)公共艺术课程存在不同程度的专业化倾向

由于公共艺术教育在我国普通高校开展的时间不长,积累的经验不足,在师资配置上又没有一定的规范性指导,因此,目前在各高校担任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师基本上多为相关领域的专业教师,“专业艺术教育的教学内容、方式和评价标准深深地渗透在普通艺术教育之中”,[1]因此导致公共艺术课程不同程度地存在“专业化”的倾向。由于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内容“专业化”而使得非艺术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所学知识难以消化和理解,直接影响其对课程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学习效果受到制约和影响。

(二)课程结构的设计尚需更进一步完善

在 公共艺术课程设置过程中,不少高校存在着因人开课的现象,课程设计随意性较强,课程结构不够科学、合理。一些教师往往依据个人的研究领域和专长来设计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很少考虑学生艺术素质的差异性和层次性。一些高校还把公共艺术教育片面地理解为对部分基础较好的学生进行艺术技能或特长培训,忽视了对广大普通学生艺术基础知识的传播和普及。这些现象的存在,使得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总体设计上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课程结构与体系有待完善。

(三)教学质量有待提升

由于公共艺术课程设置基本上由各高校教务部门或艺术教育机构研究决定,学生只能被动地按照学校的教学计划和大纲进行学习,因此许多课程本身与学生的实际需求之间缺乏有机的对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从教学实际来看,由于受个人自身素质和水平的影响,担任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工作的教师在多种学科的知识和方法运用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难以使大学生对艺术类课程的学习保持较长时间的兴趣。且学生修习这类课程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学校的学分要求,导致不少课堂到课率不高,教学效果不尽人意,教学质量有待提升。

开展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目的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提高人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2]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针对以上公共艺术课程发展过程中存在实际问题,不断改革教学方式方法,探索建立一套公共艺术综合课程模式,努力实现公共艺术课程结构设计的合理化、科学化,使之更加适合广大学生的多元需求。

二、对公共艺术课程建设的思考

公共艺术课程不同于专业课程,它应具有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属性和特质,即基础性、通识性和广博性。从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来看,学科交跨、课程综合将成为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综合既有益于还原生活中事物相互关联的形态,也有益于改变人格的片面化生成而向人格的完整化和谐发展。”综合课程是与学校传统的分科课程相区别而提出的,它是一种多学科课程组织模式,强调学科之间的关联性、统一性和内在联系,其基本形态主要分为系统化的综合课程、学科化的综合课程、模块化的综合课程等。传统的分科课程不同的是,综合课程打破艺术门类的局限,强调学科之间的关联性、统一性和内在联系,更能反映和体现出公共艺术课程非专业性、通识性的属性和特点。应力求按照以下思路来建构公共艺术综合课程:

(一)综合相关的教学内容

公共艺术教育所要求的对象非专业的学生,普及艺术基础知识是公共艺术教育的首要任务。因此,在课程定位上,公共艺术课程应侧重于面向低年级的大学生开展基础性普及教学,打破分科艺术课程的局限,在一个特定的主题下将文学、音乐、绘画、戏剧、影视、书法等多种艺术知识综合起来呈现在学生的眼前,使学生通过接触多种不同类型的艺术形式,充分感受艺术的魅力,实现多方位全面认识和感受艺术,提升对各门类艺术的兴趣,从而为学生打造一把开启艺术大门的钥匙,“给他们搭建一个通向艺术殿堂的桥梁,交给他们一把进入艺术大门的钥匙。”

(二)授课教师的优化组合

公共艺术课程的开设对授课教师知识水平、综合素质要求很高,要求教师具备广博知识、一专多能的本领和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能力,同时还要有良好的思想素质、正确的审美观点以及一定的指导艺术实践的能力。因此,为实现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学目标,确保课程的质量和效果,学校有关部门应采取对授课教师优化组合的方式,由几名或多名教师组合成教学团队,开展协同教学。不仅要面向校内相关艺术专业选聘一批知名度高、教学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还应邀请校外各专业艺术团体的专家,组合建立一支专家化的教师队伍,根据每学期教学工作的需要,充分发挥每位授课教师的专长和优势,开展多位教师的组合式教学,形成良好的协作、互补的关系,增强教学的整体功能。

(三)教学因素的整合

随着国际多元化教育形势的发展和艺术教育的不断深入,教育教学诸因素的整合,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综合课程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整合诸种艺术教育教学因素,例如打破传统的单一的艺术欣赏模式,除采用多媒体演示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视觉上有一个直观的印象外,还结合教师的现场演示以及实践环节,让学生达到“听觉”、“视觉”等多种感觉的整合,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课程教学中,还应注意艺术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与渗透,通过精心设计和安排专题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学习赏析人类优秀的文化艺术成果的同时,深刻领会艺术的巨大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几点建议

对于当前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改革而言,应强调因地制宜从艺术教育的整体角度来考虑课程内容,这种改革的思路和视角无疑很有意义。然而,在公共艺术课程改革的具体实践过程中,还有许多的问题需要解决,需要进行更为长期深入的探究。

(一)构建合理搭配的课程结构

建构必修选修合理搭配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结构,纳入由“系列”和“板块”构成的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中(所谓“系列”,是指科学、人文、艺术、技能四大系列课程,每一系列中又包含必修选修多门课程,从中选择搭配出“板块”,形成“套餐”)。在这一结构中,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是两个既有联系又分别独立的系统。必修课程根据大学生必备的基础素质进行科学设计,实现共性培养;选修课程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提供丰富多彩的“自助餐”式课程,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广阔空间。两种课程互相补充,使“套餐”式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结构相得益彰。

按照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设置理念,设计适合所有学生的艺术教育必修课程“艺术教育”,让大家在同一平台上接受规格培养;在此基础上,各高校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和条件,提供数十门艺术教育选修课程,要求学生在规定系列中选够学分,组合为自己设计的“套餐”。实践证明,这种套餐式组合,既照顾了科学设计的均衡,又兼顾了个性发展的自由;既可以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自主设计,又可以使公共艺术教育的设计理念得以实现。

当然,在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系列中,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是有着一定差异的。如上所述,由于必修课程担负着对受教者的科学设计,是教育目标的主要承载者,所以更应当规范化;选修课程主要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带有一定的随意性,从教师开课和学生选课来看,更像“拼盘”和“自助餐”,所以更应当具有丰富性,各门类艺术的知识讲解、作品赏析、技法训练都可以在此占有一席之地。

(二)创新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教学手段

在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中,公共艺术教育是一门独具特色而又充满活力的课程。能够把这样一门鲜活的课程上出品位,上出魅力,打造成精品课程,教学手段的创新是一个关键。虽然各门课程都存在教学手段创新的问题,但在公共艺术教育课堂上,手段的创新具有特殊的意义。

对于公共艺术教育的课堂教学来说,如何把艺术的色彩和旋律传达给受教者,让他们走进诗情画意的艺术殿堂,感受美的魅力,体验生命情感,沐浴理性之光,最充分的教学手段就是将现代教育技术引进课堂,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辅助教学。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给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带来的更是一种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人类传媒手段的发展经历了语言阶段、文字阶段、印刷阶段,如今走进了电子传媒阶段。电子传媒的重要特点是用图像符号替代非具象性的符号,消除人们的知觉与符号之间的距离,因此人们把它称为“读图”时代的标志。多媒体技术在公共艺术教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正是这一“读图”优势的体现。因为,艺术本身就是形象的、感性的,多媒体教学课件通过音、像、文多种形式的综合运用,恰到好处地表现了艺术的感性形式。多媒体以丰富多彩的视听形式表现出动听的音乐、多彩的绘画、配乐配画诗朗诵等等,改变了以往沉闷的语言接受过程,使受教者调动多种感觉器官,获得丰富的感受和体验。由此可见,相对于其他课程,公共艺术教育更适合于多媒体教学。

(三)实现审美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共同提升

提高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和谐的发展是高校艺术教育的最终目的。实现这一目标,需要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工作者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确保艺术教育课程的育人实效。在公共艺术综合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按照教育部《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的有关要求,在传授艺术知识、开展艺术作品欣赏的同时,既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完善学生的人格,又要引导学生去联想、去思考、去探索,通过各种各样的课外艺术实践活动以及艺术研究活动,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实现学生“审美”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共同提升,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创造能力和完整人格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刘建刚.对高校艺术教育的几点思考[J].高教论坛,2006,(1).

[2]教育部办公厅.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Z].2006.

猜你喜欢
公共艺术教育普通高校
2018年—2020年部分普通高校(本科)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不含2C)
对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理论思辨
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教学改革探析
2010—2014年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研究现状剖析
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背景下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独特价值研究
简论多球练习在普通高校网球训练中的作用
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探索与实践
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学改革探讨
美感即经验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