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四方参与的课程网站维护机制研究

2009-10-24 05:49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09年3期
关键词:公共物品激励维护

李 曼

【摘要】 随着越来越多的课程网站投入使用,探索课程网站的维护机制更显重要。本文分析了课程网站维护的所涉及的相关理论,提出了以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教师团队和学生四方共同参与为基础的,以激励、监督和参与决策为核心的课程网站维护机制。

【关键词】 课程网站;维护;公共物品;激励

中图分类号: G642.3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1-5918(2009)03-0062-03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09.03.031本刊网址:http://www.hbxb.net

2003-2008年,国家教育部已批准建立国家精品课程2467门,其中普通本科课程1675门,由此累计带动起省级精品课程超过1万门。课程网站的维护问题开始摆在越来越多的教学团队面前。有学者2008年对1727门国家精品课程网站的调查发现,有248门无法连接,而2007年的情况似乎更糟,有学者发现1110门国家精品课程网站中有532门打不开。在可连接的网站中,有48.7%的课程网站采用了留言板实现互动交流,有41.3%的课程网站设立了学习论坛,而已设立的论坛仅有29.8%投入使用,且多数论坛中的学习讨论都缺乏教师的有效组织或指导,多为学生自主、无序地发言,发言内容偏离讨论主题;留言板上的问题也只是学生的提问,根本没有教师的解答。还有研究表明,在精品课程网站中,有近30%的课程从来没更新过,即评审结束就无人问津了。精品课程网站尚且如此,普通课程网站就更可想而知了。这些网站关闭、师生缺乏互动的现象,折射出课程网站的维护存在问题。

课程网站的维护包括系统和内容两部分。系统由服务器硬件和软件组成,系统维护包括硬件和系统软件的维护和更新、网络安全检查、数据备份、网站软件或数据库代码修正或重新设计等。内容维护包括课程概况、师资队伍、课程资源、教案和讲义、试题或资料库等信息资料的修正和更新,也包括及时与学生互动,回答学生问题,组织学生参与讨论等。

一、课程网站维护的四方参与

课程网站维护不仅是技术人员的工作,而是需要技术人员、管理者、教师和学生四方共同参与,相互协作,共同努力才能完成。

管理人员是指支持课程网站建立的各级领导及相关管理机构。他们为课程网站提供政策支持和经费保障,对课程网站的维护承担关键责任。在有些高校的管理人员思想中,精品课程建设仅仅是获取自身办学声誉或为各种教育教学评价获得更多筹码的一种途径和手段,而没有真正将精品课程建设特别是优质课程资源的使用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方法。在这种功利思想的影响下,项目申报结束后,必然会忽视课程网站后期的维护。

教师团队是维护课程网站的主体。他们需要在管理人员的领导和技术人员的支持下,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完善课程网站结构,充实课程网站内容,解答学生问题,鼓励学生参与。教师团队的懈怠,是课程网站维护陷于停滞的直接原因。

技术人员包括网站程序制作和网络维护人员。他们让教师从技术的束缚中解脱出来,而只关注于内容建设。他们在与教师的沟通中,不断为课程网站的新功能提供技术支持,保障网站的安全稳定,为师生提供方便灵活的操作环境。

学生是课程网站的使用者,也是课程网站维护的受益者。课程网站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索性学习和协作学习等活动,也搭建了师生交流的平台。一个维护良好、更新及时、内容丰富的课程网站,显然更受学生欢迎。

二、课程网站维护的理论基础

课程网站的维护与商业信息平台的维护存在差别,不能直接借鉴相对成熟的商业信息平台维护的相关理论。这种差别体现在:

(一)主体受益不同。商业信息平台的双方是商家与客户的关系,双方合作是基于彼此能从商业信息平台中获得收益的预期而开展的,是一种广义上的营销和采购平台。而教师与学生是一种指导和协助的关系,学生在课程网站维护中受益,而维护力度越大,教师的付出也越多。互利共赢和改进服务两种理念需要不同的理论来支持。

(二)维护模式不同。商业信息平台一般由委托给专业公司承建,有明确的目标要求和验收条件,有专业的组织机构和维护人员,有标准的维护流程和方法,有维护成本预算和方案。而课程网站的维护就相对简单得 多,一般缺乏专业的技术支持,维护经费也不足以支付教师提出新功能的实现。相关系统维护改进的理论,其适用性受到了限制。

(三)接受模式不同。商业信息平台的客户能在多个平台中自主选择,而学生一般只能在指定的精品课程网站中学习,是被动的接受者,他们即使对课程网站不满意,也无法“用脚投票”,同时,教师对学生成绩的评价权,也导致学生在课程网站缺乏维护时,不愿意表达反对意见。

(四)失败后果不同。商业信息平台的维护失败,意味着各方的利益受损,有相关的经济赔偿或声誉损失问题。而课程网站的维护失败,现阶段造成的后果并不严重,即缺乏相关的责任追究制度。

即使课程网站的技术维护被外包给商业公司,也不能将课程网站与商业平台的维护划等号。而且,课程网站维护与企事业单位内部信息平台维护也有差别,存在公共资源供给不足的问题。企事业单位的内部信息平台支持相关各方提供和接受信息,提高了沟通和管理的效率,其信息和资源多为内部使用,不能成为公共物品。而课程网站提供的教学资源具有开放性,资源一旦被提供,就会在全世界范围内共享,其他高校的师生也能使用这些资源,这些教学资源成为了一种非排他性的公共资源。公共资源带来的搭便车行为和外部性,带动了其他高校教学水平的提高,虽是国家各级教育部门的愿景,但作为精品课程的教学团队,在维护过程中,投入越大,对公共资源的贡献也越大,在没有其他补偿的情况下,其继续投入的积极性也越低。

研究课程维护的相关机制时,要对以上特性进行分析,并结合课程网站建设独有的教学及认知相关理论,构建精品课程维护的理论体系。

课程网站的维护不仅是技术人员和教师的任务,也不仅是加大投入的问题,它涉及到各方利益,需要各方协同完成。维护课程网站也要遵循相关规律,在理论的指导下,结合课程和学生特点,设计课程网站维护框架,明确课程网站维护责任,完善课程网站维护制度。

(三)课程网站维护的机制设计

课程网站维护需要四方参与、四方激励和四方监督机制。三项机制相互促进,在协调外部环境的基础上,共同构成了课程网站的维护机制。

1. 四方激励机制是课程网站维护的基础。激励机制通过满足各方的需要,促进各方加大投入,共同参与维护课程网站。有学者对2004-2005年北京市精品课程网站调查发现,在导致课程网站缺乏维护的原因中,有 41.0%的教师认为教学及科研任务较多,时间和精力不足,是,有26.2%的教师认为原因在于

更新成本较高,如视频内容的录制需要费用较高,有16.6%的教师认为现有技术方案妨碍了维护,有14.0%的教师认为掌握更新的操作技术存在困难。从四方维护的角度看,前面两个因素可由管理人员协助解决,后面两个因素可由技术人员支持完成。

管理人员应设计完善的课程网站维护经费保障体制,提供足够的维护经费保证精品课程软、硬件的更新和完善。将维护经费按“分期考核、持续支持”的原则,分阶段予以下拨,对未能按计划完成课程网站维护,应降低或停止经费支持[6]。管理人员还应设立课程网站维护奖励基金,对参与精品课程维护的管理人员、教师和技术人员进行奖励和表彰,这些奖励能对他们的职称评定、待遇职务、科研立项、教学工作量计算等产生影响,把教学网站维护成果与教学申报成果、科研项目成果同等对待,以激发各方参与精品课程维护的积极性。管理人员还应组织和鼓励学生使用精品课程网站,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免费机时,通过助学的方式,给积极协助教师和技术人员做好课程网站内容或技术维护的学生一定的经济支持,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奖励。

教师要要激发学生参与课程网站维护的热情。通过在课程网站中建立虚拟社区,适时适度指导、积极参与,及时回复学生的留言,定期在课程网站上发布习题答案或最新研究热点主题等,引导和鼓励学生探讨问题,相互学习,提供问题情境挑起他们的认知冲突,促进他们对知识的建构。同时,学生使用课程网站的情况,也可纳入最终成绩的考评中。

在外部制度发挥激励作用的同时,还应注重各方的自我成就激励的作用。成就激励是多数人的内在心理的需要,如果他们认同维护课程网站会给自己带来成就感、愉悦感、荣誉感和自信心,他们就更愿意为其投入精力和时间。

2.监督机制是课程网站维护的保障,也促进激励机制发挥作用。比如管理人员通过阶段性地对课程网站的维护情况进行评比和表彰,公开曝光维护不利的课程网站,接受社会的监督,奖励相关人员,就能让各方更加关注自己的声誉,让声誉激励产生效果。

管理人员应对课程网站的维护进行立项评估、学期评估、年度评估、不定期评估等多阶段评估。评估可分为国家级、省级或校级,可由相关专家和同行教师进行内容或技术层面的维护评价。只对课程维护情况进行评价,如检查课程内容的更新程度和教学应用程度,统计课程网站的点击率,收集分析学生的反馈意见,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解决并加以指导,才能不断总结课程维护的经验和教训,以保证课程维护工作的顺利开展。现阶段尽管有些国家级和省级的精品课程长时间缺乏维护更新,但还没有出现过取消课程荣誉称号的现象,这是监督机制尚未发挥作用的表现。

由学生对课程网站维护进行监督,是四方视角可推衍的观点。学生是精品课程维护最大的受益者,他们的积极性不容忽视。在美国,对教师课程教学质量的评价几乎完全依赖于学生,学生才是课程好坏的最终和最好的评价者。调整课程网站的评价模式,由偏重专家评价向学生和专家共同评价过渡,是一个可选的方案。通过调查学生对课程网站的使用情况,对课程网站维护的满意度进行打分,能较好地体现学生意见。现阶段多数老师和学生根本就不知晓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网站,甚至连自己学校、自己专业的精品课程都不知道,也说明学生对课程网站维护的监督尚未开展。社会评议也是一种监督方式,而由于非本专业的学生或教师一般不会访问相关课程网站,其本质是由其他学校学生或教师做出的监督。

由教师团队和技术人员相互监督,是一种高效的监督方案。即两个团队根据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评测内容或评测指标,给对方做出评价和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可组织专家进行抽查。由于教师团队和技术人员是相互密切协作的关系,对课程网站维护中存在问题更清楚,更能提出建设性的要求,也能通过这种互评形式起到相互监督,相互促进的效用。

监督机制中特别要注意事前监督。也就是在课程网站维护之前的监督,即注意从精品课程立项开始监督,注重要求高水平的教学团队承担建设及维护任务,根据课程验收评审情况,与教师团队、技术人员签订课程网站维护合同,确保项目建设质量与可持续提升的机制。课程网站的建设和维护是个长期工作,需要在总体目标与框架的指导下,分阶段实施。事前监督能避免因仓促上马或无序建设影响课程网站的维护质量,并利于课程网站的长期维护。

3.参与机制是课程网站维护的基础,是发挥各方作用的起点,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环节。维护课程网站的相关四方相互分离,是造成课程网站缺乏维护的重要原因。管理人员片面追求课程网站申报,忽视课程网站后续维护问题。甚至为了在极短的时间内达到精品课程的要求,不惜成本,请专门的人员设计制作网页,专业的人员制作课件,将没有主讲该课程的教师也拉进主讲教师的行列,这也为网站维护的危机埋下伏笔。缺乏专业技术人员的后续支持、教师团队就无法改进和增加网站功能,就难以很好地体现教师自己的教学思想,教师的知识和经验与课程网站不能很好地结合起来,网页布局或美工等也难以调整。而另一方面,仅有专业技术人员,教师团队不提出需求和建议,课程网站的维护也可能陷于停滞或者将网站做得华而不实,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学生不仅是课程网站的使用者,也是重要的维护力量,他们发现现有网站存在的问题,提出新的需求,协助教师和技术人员管理网站内容及安全。设计学生的参与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课程网站的参与机制要求各方各司其职并积极相互配合。管理人员在课程网站维护过程中的参与,显得尤其重要。他们是各方参与的协调者,促进教学团队网站技术人员的交流合作,以网络资源为载体传达相应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思想。他们促进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他们提供良好的课程网站支撑平台,加强各方培训及教学信息资源的配套建设,能有效融合各方力量,促进课程网站的高效维护。

4.外部协调机制是内部机制的补充。课程网站的建设和维护还存在与大环境相协调的问题。即课程维护不仅需要上级教育管理部门的政策支持,专业服务商的技术创新的支持,还涉及到知识产权保护、评审指标导向、教育观念转变等。比如,麻省理工学院的开放课程(OCW),对全世界的教师、学生和自学者提供免费、可搜寻的MIT教材,这些课程不但允许用户在线阅览全部内容,还提供了一些下载功能。由于前面提到的公共物品属性,我们的课程网站与OCW尚存在差距。这些深层次问题靠内部的机制已经不能解决,需要由外部协调机制解决。

课程网站维护是一项长期工作,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相对于建设课程网站而言,维护课程网站困难更多。为了保持课程网站维护的迅速、高效和长久,就需要我们从四方参与入手,深入分析并整合相关理论,以激励、监督和参与三项机制为出发点,结合课程实际,探索课程网站维护的新模式。

参考文献:

[1]郭玉娟, 袁晓斌. 精品课程设计与应用调查分析[J]. 中国远程教育(综合版),2009,(2): 46-49.

[2]梁蕊, 项国雄. 高校精品课程支撑平台的模块建设调查与分析[J]. 中国电化教育,2008,(2): 56-60.

[3]陈以海. 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建设质量监控保障体系的探索[J]. 中国电化教育,2008,(5): 53-56.

[4]丁兴富, 王龙, 冯立国. 北京市精品课程网上资源运行情况专题调研及主要结论[J]. 中国大学教学,2006,(5): 22-25.

[5]张瑶娟, 周军铁. 对高职学院精品课程后续建设的思考[J]. 机械职业教育. 2008,(12): 12-14.

猜你喜欢
公共物品激励维护
论我国公共物品供给方式的改革
论我国公共物品供给方式的改革
我国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问题研究
浅谈小学语文个性化习作的教学策略
真诚激励,关爱相随
1938年法入侵西沙 日军积极“维护”中国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