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运贵
【摘要】 通识教育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课程,意义重大;目前我国高校对通识教育重视不够,现状不佳;通识教育的实施必须从领导的认识抓起,全面进行。
【关键词】 通识教育;专识教育;人格塑造; 课程体系;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918(2009)03-0054-03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09.03.027本刊网址:http://www.hbxb.net
胡锦涛同志反复强调:“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 党建读物出版社 2009年1月版 p6);“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同上p17)又说:“实现长期持续发展要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要继续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同上p16)。
高校不仅肩负着“科教兴国战略”的重任,同样肩负着“人才强国战略”的重任;肩负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如何又好又快地培养出成千上万高素质科技人才,是摆在高校领导和师生面前的历史重任。
教育要发展,教育必须发展。教育不发展,就不能适应国家对教育的期盼;也很难在国际竞争中取胜。当代国际社会的竞争,表面上是经济、军事的竞争,实质上是科技、文化的竞争;而科技、文化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教育就是培养人才和增强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要培养众多高质量、高素质科技人才,有很多工作要做,除了继续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专业素质教育外,还应大力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专业素质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又称为“专识教育”和“通识教育”。“专识教育”历来受到各类学校的重视,而“通识教育”不仅不被重视,反而常被人们忽视。实践证明,“通识教育”对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对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养成,越来越重要,越来越显示出不可忽视的价值和极其重要的意义;也越来越被世界各国高等学校所重视。
根据媒体最新报道:美国顶尖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在本科全部课程中已占35%左右;我国台湾高校的通识课程学分,占本科总学分比例的22%;而我国大陆的大学通识选修课,一般只占10%左右。与国际社会和海外大学相比,差距很大。因此,要在人才竞争中领先,必须与国际大学接轨,必须大力加强通识教育,这是摆在我们面前不可回避、迫在眉睫的的事。
如何加强大学的通识教育?我打算从三个方面谈一些不成熟的思考和想法。
一、通识教育的意义
“通识教育”,西方人称为Gem-eralEducadion,也译为“博文教育”、“博雅教育”,我国通称为“人文教育”或“文化素质教育”,与我国古代的“书院教育”有相似之处?。严格地说,它并不完全等同于素质教育。而文化素质教育,也只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这姑且不论。通识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通才,而是为了改变教育过度的功利倾向,让教育回归自身本质。著名民办教育家张伯苓深晓教育本质,他说:“熏陶人格是根本”,认为“德育为万事之本”。蔡元培先生也曾说:“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也。”
人格,是一个人做人的基本准则和品德。塑造学生的人格;培养人的精神人格,其目的是“立人”,即塑造人的灵魂。有人通俗地说:“专识教育”是培养人学会“做事”,其目的是解决学生的“生存”问题;“通识教育”是培养人学会“做人”,其目的是解决学生的“立世”问题。另外一种理解,就是把“通识教育”看成“培养完人的教育”。这里所说的“完人”,是指个人品性、公民意识、知识传授、公务能力全面发展的人。也就是说,通识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明事理,辨是非”,培养学生的正义感,培养学生对真理的追求,对社会的奉献、对他人的关爱。虽然专业知识的传授和专业能力的训练是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但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在才、学、德、识四者的养成中,“识”与“德”总是最根本的。唯有“识”“德”能引导“才”“学”,发挥“才”“学”。
对通识教育与专识教育二者的关系,以及通识教育的重要性,清华大学原校长梅贻琦先生作了极为精辟的阐述。他说:“通识,一般生活之准备也;专识,特种事业之准备也。通识之用,不止润身而已,亦所以自通于人也。信如此论,则通识为本,而专识为末。社会所需要者,通才为大,而专家次之。”(转引自恕堂:《通识教育,如何突破资源瓶颈》,《光明日报》2007.11.20第12版.)“通识为本”、“专识为末”;“通才为大”,“专家次之”,讲得何等精辟、何等深刻!
从现实状况看,在现代社会里,大学生必须面对和解决六大关系。
一、奉献与索取的关系。多数大学生渴望一举成功、一蹴而就,不思贡献,只思坐享其成;
二、成功与失败的关系。只想成功,不想失败,是当代大学生的共性,一旦失败,就心里失衡,不能自我调节;
三、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一旦二者脱节,便心浮气躁,悲观失望,意志消沉,没有长远眼光,缺乏乐观精神;
四、个体与他人的关系。在相互比较中,难于正确面对,多数人重个体,轻他人,行事中常常会损人利己;
五、物质与精神的关系。物质第一,精神第二,本为常理。但是,有的则是物质唯一,轻精神,重物质,甚至根本无视精神;
六、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既不善于竞争,更不愿与人合作。一旦与人竞争失败,便消极颓丧,甚至自我毁灭。
当前,由于多数学生没有养成健康人格,素质不够健全,所以在处理这六大关系时,常常容易出现偏差,甚至走向极端。只有养成优良、健康的人格,才能从容处事,悠然立世。所以,不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看,对大学生加强通识教育,促进他们健全人格的形成,都十分重要,十分紧迫。
二、通识教育的现状
通识教育,最早可以追溯到我国古代的书院教育。书院教育研读的是儒家经典,重在“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通过加强人的内在修养,以“内圣”而达于“外王”。所谓“内圣”,就是指塑造人的精神人格,提升人的内在气质与修养。这种对人的精神人格的塑造,同样是当代通识教育的核心内容。在美国的一些著名大学,例如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斯坦福大学等,本科阶段前两年的课程,几乎都是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学的是西方文史哲方面的经典,读的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莎士比亚、康德等人的名著,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精神人格和内在的价值尺度,而本科的后两年和研究生阶段,学的才是专业知识。由此可见,他们同样把“育人”看得比“授业”更加重要。
我国目前通识教育的形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所有学生、所有专业在低年级时实行通识教育,另外一种是部分学生、部分专业学生四年一贯制实行通识教育。虽然很多大学都开设了通识教育课,但良莠不齐、差距很大。大多数大学的通识教育课普遍存在下列问题:
(一)领导重视不够
领导对通识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多数领导仍然重“专”不重“通”,把通识教育作为正课列入教学计划的少、开设讲座的多;选派的教师,综合素质一般比专识教育教师要差、业务能力一般也比专识教育教师底。有的高校甚至安排一些不能开专业课的教师去开通识课,更是让人不可理喻。其教学效果也就可想而知。
(二)课时安排不足
很多高校给通识教育课安排的时间,每门课大多只有二三十节课时,离每门课的基本课时要求相差很大。虽然设立了课,但根本不成其为课。教师只能蜻蜓点水,学生只好跑马观花,很难完成教学任务,达到课程的预期目的。
(三)课程门类不齐
通识教育是包括语言、文字、数学、天文、历史、文化,自然科学、教育科技、社会科学、文学艺术、社交礼仪、养生保健、现代技术等等门类比较完整的教育课程体系。特别是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方面的素养,历来是各种专业技术人才赖以建立远大理想的基础,和激发创新灵感的催化剂,只要我们了解一下爱因斯坦、钱学森、杨振宁、李政道等科学家的知识结构就可知晓。现在我们高校开设的通识教育课,不齐不全、挂一漏万。
(四)专通联系不紧
目前我国大学实施的通识教育,都是在不改变原有专业教育的基础上而进行的补充式教育,它是一种“嵌入式”教育,没有和专业教育完全融合;再加本科前半段的通识教育与后半段的专识教育互相割裂、缺乏联系,很难收到理想效果。大学教育要取得理想成效、得到长足发展,必须改造专业教育,整合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使通识教育与专识教育做到有机结合,互融互通。
(五)教学质量不高
由于大多数通识教育课的任课教师十分认真负责,课堂教学效果有的确实不错,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和好评。但是,那是雾里看花,门外评课。如果从业内看,从课程自身的性质、课程的完整内容、课程的教学任务和教学计划上看;从任课教师的知识结构与综合素质上看;从课时安排上看,离基本要求相差甚远,不可能达到预期目的,更谈不到具有较高的教学质量。
(六)教学方法不活
现在的通识教育课,由于课时少、缺乏理想教材,教师大多采用多媒体教学。有的甚至完全依靠课件,用课件代替讲授,从头到尾在电脑上推演,于是形成了新的教学“假唱”。有的教师由于自身素质和知识结构不完善,又完全照本宣科,更多更灵活的教学方法较少,于是形成了两极分化。这也是教学效果不理想的一个因素。
基于上述原因,现在很多国内著名大学校长呼吁通识教育应贯穿到全部本科的四年中去,实行四年一贯制不断
课,并重新设计课程体系,实现通专结合、使其互相融会贯通。
三、通识教育的实施
从总的方面说,通识教育应立足于本校自身的学科优势,要体现自身的学科特色,打造自身的通识课程体系。具体说:
(一)精心设计课程体系
既不能与专业课程雷同,又不能与专业课程割裂;既不能与专业课程交叉过多,又不能与专业课程完全失去联系。在课程内容上,更不能不问不察,由教师随心所欲。对课程内容与课程体系,都应进行研究、论证、审核。学科领域涉及面宽、知识容量较大的课程,可以分主题、分系列开设,不应“削足适履”;知识内容较少的课程,不必列课,可以视其内容开设专题讲座,或者系列讲座。总之,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又要实行科学管理,不能完全“各自为政”,“自行其是”。
(二)狠抓师资队伍建设
通识教育的成败优劣,全在教师。如果教师本人不“通”不“识”,何以教学生“通”“识”?蔡元培先生说:“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也。使仅仅为灌注知识、练习技能之作用,而不灌之以理想,则是机械之教育,非所以施于人类也。”如果教育者本身未曾接受通识教育的陶养,教育者本人缺乏人文情怀,怎么能够指望他去培养学生的精神人格?俗话说:“正人先正己”,要教别人“通识”,自己首先应该“通识”。真正的通识教育,对教师的要求是非常高的。为此必须:
1.精选任课教师
要选那些学术素养深厚、教学经验丰富、学术视野开阔、知识积累全面的教师主讲。国外的著名大学,都是选第一流的教授开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我国一些著名大学,如北大、复旦、武大等,也是选名师来开通识教育课,这样,才能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和优异的教学质量。
2.加强梯队建设
逐步建设、建立教师梯队,势在必行,否则,通识教育课无法传承,会慢慢后继无人。
3.定期进行培训
对现有通识教育课程教师,不能光使用不培养,应分期分批进行培训、培养,让他们不断提高,不断充电。办法可以是:开展教学研究、组织外出参观、考察、学习、进修等。
4.引进校外名师
对校外教通识教育课的名师,应设法引进一点。
如果不能引进,可以引入开课、授徒,帮助本校通识教育课的教师得以提高。
5.实行奖优汰劣
通过教学评估,对教学效果优异的,应进行奖励;对教学效果差的,应加强培养,如若仍然不行,就应坚决撤换,直至调离。这样才能保证通识教育课程的吸引力和教学质量。
(三)大力改进教学方法
改进教学方法迫在眉睫。前面已言,通识教育课中存在着“假唱”(用课件代替教学)、“呆唱”(照本宣科)等现象,应尽快根除。教学的基本前提是:一要考察学生的知识背景,二要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三要进行因材施教,四要讲究授课艺术。力求做到理论性、知识性、逻辑性、雅趣性并举。理学家朱熹曾说:“教学未见意趣,必不乐学”;杨振宁先生也说:“科学的秘诀在于兴趣。”所以,雅趣性教学甚为重要。
为此,要坚决摒弃:照本宣科式;各取所需式;舍难取易式;天马行空式;广告宣传式这五种不良的教学方法。
(四)严格教学考试管理
严格教学监督和考试管理,是保证通识教育课良性发展,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不可小视。当前,学生选课积极,但上课并不是十分积极。很多学生存在上课不来考试来,不求学到知识,只求混到学分。有的教师又不加干涉,听之任之。个别教师甚至放任自流,迟到早退,你混我也混。考试试题也过于简单,只要选修,不管是否上课,就给“放生”。个别教师不仅教学注水、出题掺水,还在评卷时放水。久而久之,学生一传十、十传百,尽选那些放任自流、可以随便混到学分的课程。而教学严谨、监管严格、考试严肃认真的课程,反而选修的人不断减少,使通识教育名存实亡,事倍功半。因此,严格加强教学管理、严格课堂考核、严格考试监管,严格阅卷评分,势在必然,理所必至。否则,通识教育课将失去其应有的重要价值与意义,开课的目的将丧失殆尽。
总之,一个优秀的通识教育课教师,应该按照胡锦涛同志所要求的:“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自尊自励,具备“五心”:一是对学术要心存敬畏之心;二是对学生要心怀挚爱之心;三是对社会要心藏感恩之心;四是对自己要心有上进之心;五是对教育要心含创新之心。有了这红彤彤的“五心”,才能无愧于党和人民的希望,成为一个真正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才能以人民教师特有的人格魅力、学识魅力,和卓有成效的工作,赢得全社会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