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在“世界”中“显现”

2009-10-24 01:58陈丹丹
文化纵横 2009年3期
关键词:真理法家斯大林

陈丹丹

《世界的逻辑》(Logics of Worlds)是法国哲学家阿兰·巴丢(Alain Badiou,中文译名亦作巴迪欧或巴迪乌)巨著《存在与事件》的续集。本书法文原版于2006年出版,英文版则于今年5月刚刚于美国上市。

作为《存在与事件》的续篇,本书在“纯粹的存在”之外,引入“世界”的向度,继续探索上篇中所探讨的“真理”与“主体”的问题。巴丢认为,“真理”的存在,是日常的“例外”,在每一个具有“独特性”的“世界”中“显现”。巴丢用数学、艺术、政治、爱欲(amorous)四个层面的例子来阐发他的这一诉求。值得注意的是,在政治的例子中,他引用了中国汉代的法家与毛泽东。

巴丢首先介绍了1958~1959年间,在中国共产党内关于社会主义经济、转向共产主义的讨论,以及毛泽东对斯大林的批判。巴丢认为,站在1960年代门槛前的毛泽东与1930~1950年代的斯大林之间的观点冲突,可以追溯到《盐铁论》所记载的,公元前81年中国法家与儒家保守主义者之争。

巴丢认为,这些历史与文本,容纳了巨大的历史、文化差异,当我们重新阅读它们,就如同“穿越分离的世界、不可兼容的‘显现(appearances)、不同的逻辑”。那么,什么是这些不同“世界”与“显现”中的共同点呢?在巴丢看来,汉代的法家与毛泽东都体现出一种“革命的视野”,而这一视野则被汉代的儒家与斯大林所拒绝。毛泽东对斯大林的批评是:他“只想要技术和干部”,只关心“关于法的知识”,却从来没有涉及“怎么成为这些‘法的主人”,也没有重复阐明“党和群众的主观能动性”。由此,毛泽东批评斯大林“意志”的“去政治化”:“这些都与上层建筑相关,与意识形态相关。斯大林只说到经济,而没有处理政治。”

巴丢这里的“去政治化”是指,斯大林的意志中没有容纳“向共产主义转变”的蓝图。在他看来,只有一种包含有自身结果的意志,才能“政治性”地克服一个国家“客观的惯性”。毛泽东将“社会主义过程的未来”与农民的“信心”联系在一起,而斯大林却没有考虑到社会主义“未来的发展”。

巴丢指出,在毛泽东对斯大林的批评与汉代法家对儒家的批评中,可以看到一种“意志”与“信心”、“断裂”与“同意”(consent)之间的独特关联。它构成一种“超时间性”的“政治真理”,而在不同时代里发生的这两桩“事件”,则是这一“真理”在不同“世界”中的“显现”。

巴丢对汉代“汉儒之争”与文革的观点固可商榷,但他对“政治意志”与“政治抉择”的强调,却颇有现实与历史的针砭性。从这一个小例子就可以看出,本书虽是形而上的哲学思辨,却仍然在“世界”中,有着浓重的现实关联与政治指向。一如巴丢在《序言》中的自述,如果说《存在与事件》所处理的是“真理”“纯粹的存在”,那么,《世界的逻辑》就是在 “显现”(appear)、在“世界”的维度上探讨。《世界的逻辑》昭示出,哲学不仅要描绘“存在”之迹,亦应当积极介入“世界”的矛盾与冲突之中。

(作者单位:哈佛大学东亚系)

猜你喜欢
真理法家斯大林
小小书法家
小小书法家
小小书法家
小小书法家
换个角度欣赏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艺术
潜伏在应试教育背后的“真理”
民意调查:列宁和斯大林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
斯大林猝死之谜
铁托和斯大林的一场生死冲突
斯大林军事学术的几个主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