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年”儿童小说中儿童成长模式探析

2009-10-23 08:31申景梅
电影文学 2009年15期
关键词:新中国成长

申景梅

[摘要]“十七年”是新中国儿童文学的第一个繁荣期,在儿童小说创作这一时期获得了很大的丰收。在新中国诞生这一历史转型时期,“十七年”儿童小说中儿童成长模式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的趋势,但是有轨迹可循。严肃的“小大人”情结和“小大人”无性情结是最突出的两种成长模式。

[关键词]新中国;“十七年”;儿童小说;成长

任何时期的儿童文学都离不开儿童的成长。“十七年”是新中国儿童文学的第一个繁荣期,许多儿童文学佳作主要是在这一时期涌现的。高尔基说过“新人的成长在儿童身上特别鲜明可见。”“中国当代最早关注青少年成长的小说出现在十七年时期.十七年成长小说是中国当代成长小说的第一个发展时期。”宁波大学芮渝萍教授在综合国内外成长小说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成长小说就是以叙述人物成长为主题的小说,就是讲述人物成长经历的小说。它通过一个或几个人物成长经历的叙事,反映出人物的思想和心理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变化过程。””芮渝萍教授关于成长小说的理论可以这样阐释:成长主人公一般是青少年、儿童;小说的内容具有亲历性;小说的叙事模式基本为由天真到迷茫,再到考验,最后顿悟;成长的结果总是主人公经历了生活磨难之后.获得了对社会、对人生、对自我的重新认识。在这种观点支撑下,结合到新中国诞生这一历史转型时期、崭新的文学思潮及文化语境、儿童文学自身的特殊性,“十七年”儿童小说中儿童成长模式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的趋势,但是有轨迹可循,现就严肃的“小大人”情结及“小大人”无性情结两种突出的成长模式作简要探析。

一、严肃的“小大人”情结

新中国诞生后,对新社会的真诚讴歌、对美好明天的憧憬之情成为那个时代人们普遍的追求.热情参与政治也就成为一种必然选择。这一时期,“时刻准备着,做共产主义的接班人.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儿童教育观渗透人心。“十七年”成人儿童文学作家在这种政治语境下,用同样的叙事模式,用相同的话语制造出一个又一个“缩小了的成年人”的儿童形象。

首先.在革命战争年代,“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云儿偷偷卖掉了拍也舍不得拍一下的小皮球。支援爹爹组织队伍收买武器打敌人(刘真《在路上》,1963年)。和平建设时期,大旺答应带弟弟捉蝈蝈、磨镰刀、修权子、喂猪,忙了一大圈才出门,可半路上又帮生产队拆豆子垛,做不完的事(浩然:《大肚子蛔蝈》,1964年),这些乡村穷孩子们都以满腔的热情投入现实的战斗生活中。城市里的孩子也同样是以“缩小了的成年人”形象出现在这一时期儿童小说作品中。《黎明前的故事》(茹志娟,1957年)中爸爸妈妈突然被特务抓去.11岁的米米和9岁的弟弟小小学会了坚强,“在这短短的几天里,他们好像突然长大了。”

其次.在反映学校生活的儿童小说中,“小大人”形象的塑造一直贯穿其中。“十七年”时期,“红领巾”无疑是一种积极进取、先进模范的标志。入了队,戴上红领巾就变成驯良规矩的“小大人”了。少先队员小红在去看电影的路上,在公共汽车上捡到一个皮面笔记本(张天翼《去看电影》,1951年)。是看电影还是寻找失主,小红充满矛盾。文本中作者安排了两个孩子辩论,两个孩子实际上就是小红内心深处自我矛盾的两个方面的外化,一方面是想看梦寐以求的电影,另一方面是要尽一个少先队员的责任。最终小主人公压抑个人需求,尽快找到失主,实现了“为人民服务”的愿望。“他们像大人一样思考问题,像大人一样行动,像大人一样说着‘正确无误的话。”“红领巾”们这种过于理智所表现出来的克已奉公的精神正是这个时代所需要的:把自己完全地奉献给集体,奉献给党,奉献给社会,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神圣的一员。

环境的力量对“小大人”的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儿童文学创作不能脱离时代”,战争时代本来就不可能有正常的儿童生活,孩子们过早经受磨难,长大成熟。刘真的短篇小说《我和小荣》以火热的革命斗争为背景,小荣正是特殊年代特殊环境所造就出来的特殊的儿童。虽只有12岁年纪.亲历了父母被活埋,坚忍顽强地主动投入战争,在生活上,“她完全像个大人一样照顾大家,因此过往的同志送给她个外号叫‘小大人。”这类艺术形象在“十七年”儿童小说中屡见不鲜。与以前任何一个历史时期相比,这一时期的孩子们积极感应时代的召唤,更加渴望长大成人。他们的童年尤其是盼望长大的童年。“十七年”儿童小说文本中,孩子们的童年都缺乏应有的天真烂漫、奇思遐想.在困难面前缺乏应有的迷惘感。取而代之的是超乎常人的坚定与果敢。因而,十二三岁的嘎子在跪拜奶奶的新坟后。“把老钟叔给他削的那只木头枪掖在衣襟下,攥着一张短把镰”,“迈着阔大的步子”出发了,一把木枪天下无敌的“小大人”的悲壮不能不让人疑虑。

“小大人”形象是一把双刃剑.隐含着更深层次的问题。“十七年”时期,作家创作忽视了特殊时期儿童的天性,一个个“小大人”严肃有余,活泼不足,童心消泯,童性缺失,被有意拔高或催熟了。小荣、小刘、嘎子们,这些完美得像年画一样的人物“虽然既勇敢而又懂事.使人钦佩,然而太像个小干部了,总使人感到不自然;有时作者在这些小干部脸上故意搽点‘天真‘稚气的脂粉,其效果反而更糟。探究其主要原因只有一个——残酷的战争抹煞了孩子的童心,客观现实要求孩子们跨过童年,快快长大,以便适应现实严峻的革命斗争的需要。由此看来。儿童文学作家们“小大人”模式的创造自觉地顺应了那个特殊时代要求。一部部“小大人”结构模式的经典作品,之所以得以流传至今,与这些作品都重视描写儿童人物的思想感情,揭示他们的精神境界,使一个个儿童人物都呈现出丰富复杂的内涵、饱满鲜明的个性是分不开的。

二、“又红又专”:“小大人”无性情结

提出“小大人”无性情节这个观点,我们发现这样一些问题:首先这些“小大人”多是成长在残缺的无父家庭。邱少云1l岁时,爸爸被资本家害死(《邱少云》);黄继光7岁时父亲因受地主欺压,病恨交加而死(《黄继光》);嘎子从小跟着奶奶长大;在《五彩路》中,藏族儿童曲拉、桑顿、丹珠都是无父无母的孤儿。其次,他们又多是亲身经历父亲被害。月华“十二岁那年.爸爸妈妈都被日本鬼子飞机丢炸弹炸死了。”(任大星:《双筒猎枪》);小荣幼小的心灵强忍爹娘被活埋的痛苦。再次,文本叙述中,即使存在有血缘关系意义上的父亲,而父亲多是退场的或几笔带过的。《在灰色的日子里》,8岁的何美丽“爸爸给抓走了”,在孩子成长的岁月里,爸爸“总是回来得很晚,要不就是有人来家里开会开得很晚”(杲向真:《在灰色的日子里》)。最后一点是,在孩子的以上中,真正的父亲没有脉脉亲情,是可怕韵,父亲的内涵已经被悄然置换。父亲“在家里,叔叔们都怕他,……他当了红军以后,脾气好多了,可我还是怕他”(鲁彦周:《找红军》);我害怕我

爹,“胡大伯可比爹还亲热哩!”(《我知道一个秘密的地方》)。其实不然,“无父”看起来只是文本结构的一条“实”线,隐藏在这条“实”线下的是不同于亲情意义上的“父亲”的存在,这些“父亲”是文本中的一个个“叔叔”。嘎子的老钟叔,小荣的赵叔叔,“我”的胡大伯等等,他们或是忠贞不屈的革命者,或是正义友善的师长。无论是在革命历史题材的儿童小说中,还是在反应同时代校园生活的儿童小说中,这些高大的“父亲”形象的出场并不是为了显示亲情的温暖和睦,而是为了以“父亲”的高大形象和光辉事迹来教育和影响新中国的下一代。

正因为如此,在缺少父爱陪伴的童年里,孩子们的心灵更加渴望得到父亲的肯定和关爱,“当我把遇到的一切告诉爸爸的时候,爸爸把我的身子楼得那么紧,我第一次看见爸爸这么疼我!(《找红军》);他们极力模仿父亲的一切行动,急于使自己具备父亲的雄性特征,”什么事儿都爱跟着爸爸学,爸爸爱劳动,他就跟在后头忙乎;爸爸爱干净,他每次吃饭都洗手:爸爸爱看书.他就要妈妈教他认字……(李强,杜印:《在风雨中长大》。就这样,他们必须更像父亲,更像男人。她们必须竭力模仿男孩子、更像男孩子,而耻于表现自己的女性性征或为自己不够男性化而焦虑不已。因此说来,这些童年时期父爱严重缺失而又被党被榜样鼓舞着长大的孩子们,在其“奋发有为地担负起迅速实现壮丽的社会主义远景的责任,而准备当又红叉专的优秀接班人”的过程中,一个个呈现出“无性征”的特点。实际来讲,“无性征”即是多具有阳刚之气。缺乏阴柔之美;雄性有余,柔性不足。无论是外貌、言谈举止还是个性气质,作家在塑造儿童形象时都有意突出其雄化特征,淡化其女性特征,并竭力将他们树立为值得孩子们学习的楷模。

当然,“无性”的十七年儿童文学形成的原因还要追溯到高度的政治化语境。在这一时期的儿童小说中.男孩子与女孩子之间的话题千篇一律,都是如何正确认识革命。如何尽早走上革命的道路。男孩子形象一个个都是刚强有勇、敢作敢为,女孩子形象也都是纯洁高尚、积极进步的。相反,少女(女孩儿)独有的心灵体验和朦胧的生命情愫往往被隐蔽、被忽略。

总体来看,十七年儿童小说篇篇都是以表达人物成长过程为主题的。孩子们在战争或和平的生活经历中.逐渐完成心理上、生理上的成长,并且最终实现从天真到成熟的主体意识的飞跃。综合以上论述,与十七年儿童小说文本内容、情节结构同样,成长小主人公面孔也具有高度雷同化模式化,个个都是浓眉英姿、铁骨铮铮、满怀豪情的模样。太多的共性势必淹没个性,如何探究中国当代第一代儿童成长时代模式,又如何客观地解读这些成长中面目模糊的“小大人”形象,成为十七年儿童小说中儿童成长研究的要点。

[参考文献]

[1]刘晓红.简论十七年成长小说中的成长主人公形象[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2007(01).

[2]芮渝萍.美国成长小说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3]茅盾.六O年少年儿童文学漫谈[J].上海文学,1961(08).

[41李震.从儿童故事“捉兔子”的争论里看到了什么[N].文艺报,1955—09—01(03).

[5]邱勋.塑造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J].儿童文学研究,1980(04).

[6]刘真.三座峰的骆驼[A].我和小荣[c].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1978:25.

[7]茅盾.一九六0年少年儿童文学漫谈[A]茅盾和儿童文学[c].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1990:484.

[8]任大星.双筒猎枪[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9]陈伯吹.扣人心弦的一页——读《骨肉》[N].中国青年报。1958—01—15(03).

猜你喜欢
新中国成长
还原真实
自我感悟 自我反思 自我成长
从身体美学角度分析《所罗门之歌》中奶娃的成长
美媒:“新中国”的赢家与输家
新中国民族教育发展道路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