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能力 重视教材

2009-10-23 09:15孟庆欣
中学语文教学 2009年8期
关键词:大纲文言考点

孟庆欣

2009年的高考是辽宁省实施高中新课改之后的第一次高考。与课改之前相比较。试卷无论从形式、内容还是要求上,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我们愿就新课改后辽宁高考语文试卷的特点及今后复习教学的策略提出一些看法。

本着“减负”原则减少考点、缩小考试范围。减少考点、压缩试卷长度是课改以来的一致呼声,尤其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研制以来,教育部已经把减轻过重的学业负担当做了高考改革的核心问题。所以减少考点、缩小考试范围也是高考改革的一种趋势。因此,在2009年辽宁的语文基础知识部分中,仅保留成语、病句两考点,没有涉及传统的字音、同义词、作家作品,也没有设计专题特意考查文言虚词考点,尽管这些都是“考试大纲”所明确提出的要求与考点。

进一步突出能力考查。兼顾课改理念的体现。继续超出课改前《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划定的150个文言实词的范围,强调学生应具有根据古今汉语词义间的联系和语境推断文言实词具体含义的能力。如在文言文阅读中,考查的实词“以治干称”的“干”、“躬耕以养弟妹”的“躬”、“蛮夷不宾”的“宾”、“布恩施之化”的“布”,以及对句子“高祖嘉其清洁,甚礼异焉。每朝见,犹请剧职自效”“有彭城刘融者,行乞疾笃无所归,友人舆送谦舍,谦开厅事以待之”中的“嘉”“礼”“效”“笃”“舆”“厅事”和关键的“剧职”的翻译,都是在体现这种能力要求。把字形之错别字、标点符号放在作文中加以考查,“每1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标点错误多的,酌情扣分”。把关联词放在语用部分进行考查。这些变化都旨在加强对运用能力的考查。重视积累,把课标中7-9年级背诵默写内容纳入考查范围,如《邹忌讽齐王纳谏》的名篇名句默写就取自初中的教材。除进一步突出能力考查之外,还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新课改理念。如现代文大阅读中,涉及了探究意识的考查。设计了8分开放的探究性试题——“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和看法”;还设计了25分的大题考查选修内容。在选修系列中撷取“小说与戏剧”中文学类文本小说,“新闻与传记”中实用类文本传记,请考生在两道大题中任选其中一道题作答。体现出新课改所追求的试题的选择性。

重视考查内容的教材依据。在复习阶段,一部分教师往往只重视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而忽视了教材。他们说:“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年年下发得这么晚,让我们怎么复习呀!”而真正有经验的教师则清楚,教材与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一样,都是课程标准的子孙。只不过以不同的呈现方式来解读课程标准中的要求与要点。对此,大纲提出的特点是简明而孤立的条条,教材描述的特点则是暗含于有机体的血肉之中——但无论如何,考试大纲所要求的内容与考点是完全被囊括在平时教学所凭借的教材中的。“名篇名句”默写就不用讲了,学生们普遍感到棘手的古代诗歌鉴赏又何尝不是如此?这次答案中出现的“明月寄思乡”“触景生情”“以景寓情”“句句写景,景景关情”哪一句不是教材中常道的?评分标准中对作文的要求与教材中“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写人要凸显个性”“写事要有点波澜”“学习横向,纵向展开议论”“学习辩证分析”“学习写得深刻/充实/新颖/有文采”等要求又有什么不同?只有教材才是语文素养腾飞远行的机场跑道。

基于以上几个主要特点的分析,我们不妨对今后高三的复习策略有针对性地提出两点想法。

对于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要虚心涵泳不断深入研究。提出这个想法,可能有的同仁会哂笑不已,以为是废话。哪有不看考试大纲的?没有考试大纲俺都不会教书哩!岂不知,实际的情况真的是有些教师并不善于研究考试大纲与考试说明。我们的看法是,考试大纲中提出的内容要求和考点只是可能出现的考题,并不是必然出现的考题。考试大纲中提出的题型只是可能出现的题型,并不是必然出现的题型。在考试大纲中,包括写作在内,明确提出的标号为4级的要求就有42项,每项要求中又可以包含若干个考点(比如文言句式中包含判断句等5个,病句中包含语序不当等6个,修辞中包含比喻等9个,文言虚词中包含18个等等);如果对这些要求、考点进行全方位考查,要有多少道试题多长的试卷?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继续研究考试说明。有的教师经常会问,试题里,写作会不会是出一小一大两道题呢?考试说明中明确地说“1题”。文言文阅读或者古代诗歌鉴赏会不会设计两则材料进行比较阅读呢?考试说明中说“1则”。教材里要求背诵的现代诗歌会不会考查呢?细看考试说明附录“背诵篇目”,里面全是文言诗文而名篇名句默写仅属于古代诗文阅读范畴。考试大纲里提出的古文断句题会不会考查呢?细看这种题型的示例题,里面一道没有。研究至此才搞明白,考试说明不仅是指导复习的依据,竟然也是考试命题的依据,原来如此!

要重视教材的作用,反对舍本逐末的极端教学行为。我们都知道,把一篇文章、一部书籍写出来,无非是要表达作者的思想观点、写人记事抒发情感、介绍新的知识和文化。我们可以把这样的文章、这样的书籍称为原始文本,它所具有的价值称为原始文本的自然价值。其阅读对象广泛。发表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传播。

原始文本一旦被编辑选人教材,成为教材中的教育文本,其意义与作用就会按照编辑的意图发生很大的变化,这已经由不得原作者和原始文本了。因为编辑要重新组合原始文本,使之按照教材编写的宗旨——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中规定的自成体系的课程目标和层次多样的教学目标的要求,转化为新的教育文本,它便承载起了教育的任务,全力凸显出原本暗含着的教学价值。其阅读对象特定。出版的目的主要是用于教育。

古人很早就注意到了原始文本的自然价值和教育文本的教学价值这二者间的区别。他们将一些散在的原始文本称为“简”“册”“方”“板”。集中成书的则称之为“典”“籍”“策”“牍”。而这些原始文本一旦选作教材变成教育文本,则统统称之为“业”。“时教必有正业”“请业则起”“学必由其业”中,所讲的“业”就是教材。今天我们在教材培训中强调教师要把握“教材的编辑意图”,其实也就是在强调准确把握“教育文本的教学价值”。

教材是从事教学活动最重要的依据和载体,是我们从事课堂教学活动的根本。一些教师忽视教材这个根本,舍本逐末,“以册代业”。表现为两个极端。一个极端是不重视教材这个“基本口粮”,以属末枝的训练题占据大量的教学课时,大搞“题海战术”,这一极端似乎在高中更为常见。以文言诗文为例,初中的教学要求只是“读读背背,了解大意”,许多实词、虚词、特殊句式、鉴赏评价等基本而系统的知识和能力主要是在高中阶段完成的,加之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是像使用现代汉语那样生活其间,而是早已失去了文言话语的语言环境,有课外阅读文言文兴趣的学生又寥若晨星,所以对文言语感的形成,对文言诗文知识的把握,对理解、感悟、鉴赏能力的培养,高中教材几乎是学生们唯一的凭借。尽管如此,有些高中还是忽视教材中文言文教学的基础性和系统性,只是用支离破碎的练习题中的文言语段试题的训练取代系统扎实的文言课文的学习。有的学校高一开始就用考点指挥日常的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目标即是高考考点,课内外的练习即是当年或近年的高考试题,新授课与复习课就其教学策略而言没有任何区别。多数学生对于教材内容尚未完全消化,当堂就搞“迁移拓展”。教材匆匆讲过,紧接着便是习题、套题、联考题、统考题、模拟题。有的学校用一年甚至两年的时间进行实战训练。但学生到正式高考答卷时连熟练填写答题卡的基本能力尚未形成,考试结束估分时才发现不是这题忘答就是那个题号没写。不仅语文能力没有形成,连答题技巧也没有训练到位。另一极端是并没有注意到两种文本、两种价值的区别,主要表现就是“泛语文化”——无视语文课程目标的特殊属性,游离语文教学目标的具体要求,忽视语文教学价值特有的定位定点。他们见仁见智,越俎代庖,海阔天空,随意扩展,多方挖掘,加宽加深,究其根源就是把语文教育文本完全等同于本不是专属语文的原始文本,盲目地全方位地追求原始文本自然价值的最大化。这种情况主要体现在复习教学之外的课堂教学中,又似乎以初中较为多见。因此,我们提出反对“以册代业”的错误理念,既反对忽视教材基础性系统性的“题海战术”。又反对过分挖掘教材自然价值的“泛语文化”,反对这两种极端的教学行为。

我们在这里梳理较早进入高中新课改的辽宁高考语文试卷的特点,并提出几点针对高三复习教学的策略,这不仅有利于更深入地思考今后辽宁省语文高考的有关问题,对于后续进入课改省份的语文高考或许也会有些借鉴作用。

猜你喜欢
大纲文言考点
活用课外资料 助力文言教学
文言之美美不胜收
熟读精思 寻求规律
统计知识考点解析
解读分子结构考点
集合考点例祈
应试良方
显示或隐藏“大纲”或“幻灯片”选项卡
2009年全国高考语文《考试大纲》最新信息
对《文言是母语吗?——解读内地〈课程标准〉一思》的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