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跨国公司撤资是投资的逆过程,是未能实现其战略目标的结果。跨国公司撤资原因有内部决定因素和外部决定因素,内部决定因素主要是信息不对称、经营管理调整和垄断优势消失;外部决定因素则是东道国区位优势丧失、宏观环境的不利变化和政策制度变迁的竞争影响。金融危机是外部冲击的一种形式,通过恶化宏观经济环境、引致未来悲观预期和导致公司经营绩效变差来影响跨国公司的撤资决定。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是中国特殊宏观背景下的外部冲击,使得全球和中国经济明显下滑,削弱了在华外资投资信心,放大了外贸冲击效果,但这种影响主要针对技术含量低、粗放经营的小规模跨国公司,优质跨国公司反而加大了对中国的投入,有利于中国外资结构的调整。
关键词:跨国公司;撤资机理;金融危机
中图分类号:F276.7;F8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5833(2009)09-0010-06
作者简介:
沈桂龙,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 (上海 200020)
一、前 言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随着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增多,外商直接投资理论的研究也普遍受到重视。20世纪60年代后,寻求解释FDI的理论如雨后春笋,形成了“FDI理论的丛林”。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跨国公司投资规模的进一步扩大,撤资现象也日趋增多,跨国公司撤资理论开始得到发展。撤资是投资的逆转,以直接投资理论演绎撤资理论是学术界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有学者从企业管理学的角度进行研究,还有学者从外部决定因素来研究撤资行为。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演绎视角的撤资理论,代表性的学者是博迪温(Boddewyn)。他从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出发,认为该理论中国际直接投资发生的三个条件,只要有一条不成立,那么撤资就将发生。从企业管理学角度进行研究,主要是分析公司经营和管理战略,认为收购失误、缺乏战略、管理不善、不合适的经营行为等,会导致跨国公司撤资(Jasbir Chopra,J.J.Boddewyn and R.l.Torneden);财务绩效差是跨国公司撤资的重要原因,撤资是对公司国际化活动的再评价(P.K.Jagersma,D.M.Van Gorp)。外部决定因素主要是从宏观经济环境角度进行分析,投资母国的制度、东道国政府以及合作的东道国企业对合营的跨国公司撤资有着重要影响(Dymsza),宏观经济环境欠佳,企业所从事的产业成长速度下降等,会导致跨国公司的撤资决定(Hamilton and Chow)。
国内学者除了部分对国外理论的介绍和梳理外,绝大部分都是实证研究,通过对在华外企撤资的案例研究,得出某些一般性的结论,在外资企业撤资的动机和原因方面,徐艳梅、李玫、姜岩、自放东等从有限理性、经营管理和东道国市场状况的变化等角度解释了在华外资撤资的行为;刘夏明、王志乐和杨宇光等划分了外资企业撤资的形式,认为外资撤资的形式可采取停业清算、出售生产线、出售经营实体以及脱离等方式进行;马全军、李优树、邹春霞和王海鸥等,对外资企业撤资对东道国的经济影响进行了研究,认为撤资会影响东道国就业、导致出口减少、对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提升不利等。
国内外关于外资企业撤资理论的相关研究,为进一步研究外资撤资问题提供了很好的方法和思路。但对于重大外部冲突,如金融危机对外资企业撤资的影响研究,相关文献比较少,缺乏针对性研究。特别是对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在全球化过程中受到外部重大冲击时,外资撤退会发生怎样的演变,还没有较为针对性的深入研究。中国在嵌入全球经济网络的过程中,随着开放程度增加和国际化程度的增强,受到外部冲击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本文将在跨国公司撤资机理分析的基础上,对金融危机冲击下在华外资撤资风险进行研究。
二、跨国公司撤资的机理分析
资本具有逐利的本性,跨国公司投资和撤资的最根本的衡量标准在于是否盈利。从撤资的决定因素看,可分为内部决定因素和外部决定因素。内部决定因素是跨国公司自身的因素,外部决定因素是跨国公司自身所不能确定的外在因素。无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如果最终都会对公司的盈利目标产生不利影响,那么撤资将会是公司的重要战略选择。
(一)跨国公司撤资的内部决定因素
1、跨国公司信息不对称劣势。
跨国公司和东道国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东道国更能够了解其基本制度、宏观经济形势、人力资源和市场竞争的情况。跨国公司由于信息不充分,难以充分了解东道国的具体情况,或者收集到错误的信息,从而导致投资决策失误。错误的投资决策往往会随着投资经营的展开而不断暴露,从而最终不得不作出撤资的决定。跨国公司的有限理性也会使得它们难以对东道国的具体情况有完全的了解,加上了解信息的边际成本不断提高,跨国公司往往会在有限信息下进行主观判断,以至于可能出现投资决策的失误。小型跨国公司由于渠道和信息的不充分,比较简易的低成本做法,就是采取盯住知名跨国公司的策略,当众多小规模跨国公司都跟进领头跨国公司的投资决定时,“羊群效应”常常会发生投资信息的失真,也容易导致投资环境的变化,从而导致投资决策的失败,撤资也就成为这些公司的必然选择。
由于有限理性和信息不对称导致的撤资行为,往往是亏损性撤资,是一种被动行为,是弥补决策失误的防御性策略。跨国公司撤资的形式可采取停业清算、出售生产线、出售经营实体以及脱离等方式进行,这些方式大多数是关闭行为。如果是合资企业,那么跨国公司往往是通过股权转让来实现撤资行为。博迪温(Boddewyn)区分了关闭与转让,认为关闭子公司可能源于选址的错误,而子公司的所有权发生转让是为了纠正因所有权归属错误而导致的资源利用的低效率。
2、跨国公司经营管理的调整。
跨国公司经营管理的失败是其经营管理调整的重要原因。跨国公司在东道国建立的子公司,由于经营管理不善,会导致公司竞争的失利。当投资经营出现亏损,未来预期难以盈利时,那么撤资是跨国公司的选择之一。这也是不少学者将撤资行为看作是跨国公司对其国际化经营活动的再评价的原因。跨国公司母公司的经营困难,比如财务状况恶化、流动资金吃紧等,加上投资于东道国的子公司,其产品和母公司没有形成不可或缺的互补关系,又没有形成巨大的投资优势,那么撤资也将是跨国公司优先选择的重要策略。
跨国公司归核化战略是其经营管理调整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跨国公司在其经营历程中,曾经兴起多元化经营浪潮,以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竞争优势。但在信息技术条件下,公司扁平化和快速反应的要求,由于多元化导致的组织结构复杂和冗长,往往使得公司战略响应滞后于市场,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归核化战略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跨国公司内部化优势的消失,也就是内部化低成本优势难以补偿垂直化管理带来的较高交易成本。20世纪90年代,美国率先实行归核化战略,进行业务收缩,把公司业务集中于最具竞争优势的行业,在经营地域上也收缩战线。归核化战略往往表现为跨国公司的资产剥离和业务剥离,或者直接撤资。这种撤资往往是主动性撤资,是跨国公司经营管理战略的主动调整。
3、跨国公司垄断优势的消失。S.H.海默(S.H.Hymer)认为,跨国公司之所以能够在东道国投资,那是因为跨国公司具有东道国企业所不具备的垄断优势,也正因为这种垄断优势使得跨国公司能够克服相对于东道国企业而言的本土劣势(注:Hymer, S.H.,玊he International Operations of National Firms:A Study of Direct Foreign Investment,玀IT Press,1976.)。但以下几个因素可能会逐步削弱跨国公司的垄断优势,从而导致跨国公司的撤资:(1)技术溢出导致的技术优势消失。跨国公司大量雇佣东道国人才,随着人员的流动会导致技术溢出。跨国公司在产业链条上和本土企业的合作,也会提高本土企业的技术水平。东道国企业水平的普遍提高,会削弱跨国公司的技术优势,形成对跨国公司的竞争“挤出”。跨国公司之间的竞争也会导致部分企业技术优势丧失,导致撤资行为的发生。(2)产品生命周期标准化阶段跨国公司垄断技术因素消失。R.弗农(R.Vernon)认为,产品的生命周期分为创新、成熟和标准化三个阶段。产品成熟阶段由于技术的扩散和竞争者的加入,成本因素变得更加重要,同时为避免贸易壁垒、接近消费市场和减少运输费用,跨国公司往往采取对外投资的方式获得最大利润。在产品标准化阶段,生产厂家所拥有的垄断技术因素已消失,竞争的基础变成了价格竞争,因此,企业倾向于把生产业务转移到劳动成本低的发展中国家(注:Vernon, R.,“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he Product Cycle”,玅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66,pp.190-207.)。(3)知识经济对规模优势的削弱。跨国公司的规模优势是其垄断优势的一种。但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创新成为企业获取利润的最重要方式,企业组织形式也向柔性化发展,多样性、个性化的生产方式成为主流,外包成为企业外化生产的重要方式,这种趋势大大削弱了跨国公司的规模优势,需要跨国公司通过瘦身、撤资等方式,对组织和生产进行调整,以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跨国公司撤资的外部影响因素
1、东道国区位优势的丧失。英国经济学家邓宁(J.H.Dunning) 在吸收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海默的垄断优势论、巴克莱和卡森的内部化理论以及工业区位理论的基础上,采用折衷的方法和体系加以综合,提出了国际生产折衷理论(The Eclectic Paradigm of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注:Dunning ,J.H.,“Trade,Location of Economic Activity and the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 a Search for an Eclectic Approach”,in B.ohlin(ed.),玊he International Allocation of Economic Activety,獺olmes and Meier,1977,pp.395-418.)。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是该理论中国际投资决定的三要素。博迪温(Boddewyn)认为以上三要素中任何一条不成立,那么撤资行为即将发生(注:毛蕴诗等著:《跨国公司在华撤资——行为、过程,动因与案例》,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第19-20页。)。前面撤资的内部决定因素讨论涉及到了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这里把区位优势当作撤资的外部影响因素加以分析。
区位优势是由投资国和东道国的多种综合因素决定的,劳动力成本是影响区位优势的重要因素。国际资本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流动是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之一。发达国家由于劳动力成本高昂,往往导致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直接设厂,利用发展中国家的低劳动力成本进行生产。但东道国劳动力成本优势会随经济发展和国家竞争而变化,当这种相对优势不存在时,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区位优势也就消失了,那么跨国公司撤资并向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国家转移将是合理的选择。
其他影响区位优势的因素,如材料成本、运输条件、政治环境、商务成本等,都会影响东道国的区位优势。包括土地成本在内的商务成本的不断增高也会削弱东道国的区位优势,导致撤资行为发生。政治环境不稳定等同样会使东道国区位条件恶化。从跨国公司母国政治方面来看,当两国外交紧张、经贸摩擦加剧时,往往会影响跨国公司在东道国的经营决策;东道国出于对跨国公司母国的警惕,也可能干扰和限制跨国公司的投资经营,从而使得东道国区位优势消失,撤资可能性大大增加。
2、宏观环境的不利变化。
宏观环境的不利变化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宏观经济环境的不利变化、管理环境的不利变化和政治环境的恶化。宏观经济环境的不利变化主要是指经济增长的缓慢甚至衰退,从而引起消费和投资下降,并形成恶性循环的下降通道。当这种宏观经济环境的不利变化发生在跨国公司投资的东道国时,将会对跨国公司的生存空间产生不利影响,造成跨国公司经营的困难,东道国的市场优势会被其他地区所取代,从而使得跨国公司撤资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当跨国公司母国宏观经济恶化时,经济衰退期的信贷紧缩以及母公司的经营恶化,将会导致公司的现金流吃紧,收缩投资战线和规模,必然成为跨国公司母公司的重要选择,撤出跨国投资以确保母公司的经营,也将是公司自身生存发展的选择路径。
管理环境的不利变化主要是针对东道国的投资环境而言。管理环境的不利变化包括法规环境的完善程度、管理的规范性、官员的廉洁高效等。根据麦肯锡2002年对在印度使用外包劳动公司30个高管的调查,法规环境是跨国公司是否愿意投资东道国的重要因素,仅次于高质量的基础设施(注:欧高敦主编:《新兴市场上外商直接投资的真相》,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反过来说,一旦法规环境产生不利的变化也会导致跨国公司的撤离。管理的规范性和官员的廉洁高效也会对跨国投资产生很大影响,频繁检查、变相受贿、强行收费等行为,会影响投资效率,使跨国公司不堪重负,从而导致跨国公司产生强烈的撤资意愿。
政治环境的恶化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东道国政治环境恶化,发生政治内乱,严重冲击国内经济,甚至产生排外情绪,导致跨国公司在东道国的财产和人身安全受到冲击,从而使跨国公司撤资行为发生。二是两国间政治外交环境的恶化。跨国公司从根本上说仍然是带有主权性质的公司,跨国公司自身也会受到母国政治环境的影响,或者为母国的整体利益服务。如果两国外交环境恶化,不但母国可能会出台制裁东道国的法案,而且也会严格限制对东道国的投资,并制订投资的惩罚措施。此外,跨国公司自身出于投资安全需求,也会主动撤离东道国。
3、政策制度变迁中的竞争性影响。
吸引跨国公司投资不仅可以解决资金缺口和外汇缺口,而且也可以吸收外国的先进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创新能力。因此,制订外资优惠政策便成为全球吸引外资的重要手段。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许多国家都在不断更新外商直接投资政策,以加大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吸引。当然,随着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的改变,政策制度的动态变迁,不可能对所有外商直接投资都产生有利的变化,有些政策变迁可能会不利于外资的进入和存在,有些可能只对部分外资有影响,有些则是外资优惠力度不如其他国家。
如果一国外商直接投资政策产生了不利于跨国公司生存和发展的变化,或者说政策改变提高了外资经营成本,降低了企业利润,甚至可能导致亏损,那么撤资就可能发生。比如说,中国的两税合并,对大多数优质跨国企业来说没有任何影响,却对粗放经营、技术水平含量不高的小型跨国公司是个不利信号,就可能导致这些外资企业的撤离。如果一国外商直接投资的优惠力度弱于其他国家,甚至取消对外资的优惠政策,那么跨国公司为了实现整体利益的最大化,将会对全球的投资布局进行调整,就会导致对该国的投资撤离。近年来,越南出台了一系列对外资的优惠政策,这些政策配合越南的低成本劳动力,吸引了大批跨国公司,并导致跨国资本从其他国家的撤离。
三、金融危机对跨国公司撤资的冲击效应
金融危机是外资撤资的重要诱因,会恶化东道国和母国的宏观经济环境,引致跨国公司的悲观预期,降低跨国公司的经营绩效。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对在华外资的撤资影响,有着独特的宏观背景因素,加大了跨国公司的撤资风险。但中国相对稳定的经济形势,也有利于中国外资结构的调整,对吸引优质跨国公司的进入和再投资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金融危机对跨国公司撤资的影响
1、金融危机恶化宏观经济环境。
金融危机发端于金融体系,但往往会通过信贷的传导机制,使危机从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过渡,并最终影响到整体经济,从而导致宏观经济环境的恶化。金融危机对宏观环境的影响,首先是对金融体系形成冲击,股市大跌,信贷收紧,金融机构破产,继而通过信贷约束对生产企业产生不利影响,导致经济危机的发生。全球宏观经济环境的恶化,不但会在跨国公司母国对其母公司产生负面影响,也会对东道国的投资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削弱其投资的区位优势。近二十年的历次金融危机证明,外资撤退的频率和规模在金融危机时会大幅上升,甚至会出现大规模的撤资潮。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机、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都导致金融危机爆发后外商直接投资的大规模撤离。
2、金融危机引致未来的悲观预期。
金融危机会导致跨国公司对经济前景悲观的理性预期,削弱长期投资信心,从而加大外商直接投资向短期资本转化的可能,加剧外资企业撤资的风险。这说明直接投资和短期资本存在转换关系。东亚金融危机期间,国外资本没有经过银行“防火墙”减压,直接形成外商直接投资,并在金融危机时转化成短期游资大量出逃。此外,金融危机导致的经济信贷紧缩和经济衰退等,也都会加剧跨国公司的悲观预期,使得投资信心减弱,撤资意愿加强。
3、金融危机使得公司经营绩效变差。金融危机最直接的影响是对金融市场上微观主体的直接冲击,高负债的金融机构在资金链断裂的情况下首先破产。无论是20世纪30年代美国金融危机,还是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金融机构受到的影响最为直接、最为严重。不少金融机构的跨国投资涉及很多国家,如美国国际集团、雷曼兄弟等,这些跨国金融集团既对金融市场主体进行股权投资,也参股制造业的实体经济,金融危机导致的经营绩效变差,会使公司的资金更加吃紧,甚至走上破产边缘,从而不得不收缩投资,撤出海外投资。实体经济由于产品需求的萎缩,经营业绩也会恶化,加上信贷约束,会进一步受到流动性的束缚。特别是高负债的制造企业,利润的下降和高利息的存在,会导致生产规模的收缩,海外投资的撤回,以确保公司在恶劣的环境下生存下来。
(二)金融危机对在华外资的冲击效应
1、全球金融危机冲击在华外资的特殊性。
中国改革开放后遇到两次大的金融危机,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和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演变成的全球金融危机。东亚金融危机爆发时,中国还未加入WTO,开放程度相对较低,资本项目基本没有开放,受金融危机影响程度较小。中国实施稳定的汇率政策,使得中国具有相对的区位优势,尽管当时占有中国外资很大比重的东南亚国家投资流入受到较大影响,但却吸引了投资该地区的欧美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此次全球性金融危机,不仅对东南亚国家产生不利影响,也使得发达国家跨国公司母公司经营状况恶化、资金短缺,不同来源地外资企业投资风险的普遍加大,导致整体外资撤退风险加大。
目前,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和开放战略升级阶段,各种国家战略的出台和具体政策的实施,如要求结构转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建立创新型国家,实现外资优惠向国民待遇的回归,等等,都使得跨国公司的成本上升,技术和规模的要求也更加严格,加上《劳动合同法》的执行和国外竞争性外资优惠政策的出台,导致近几年外资企业撤资现象日渐增多。金融危机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爆发,将加剧跨国公司的投资风险,导致跨国公司盈利预期下降,使得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中跨国公司所具有的“特有优势”的消失,从而加快撤资进程。
2、金融危机引致的经济增长明显下滑削弱了外资的投资信心。
金融危机已导致发达国家陷入经济衰退,新兴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迅速下滑,包括过去几年经济增长强劲的一些国家。2008年全球经济增长从过去四年的3.5%到4%之间的经济增长降为2.5%。世界银行预计全球经济增长在2009年将进一步滑落至1%左右,世界货币基金组织最近的预计更加悲观,认为全球经济增长将出现0.5%-1.0%的负增长。经济增长的全球放缓,甚至可能出现的负增长,导致跨国公司对经济前景的悲观的理性预期,大大削弱了跨国公司的投资信心,撤资可能进一步加大。
中国的经济受全球经济拖累和自身周期性调整的要求,2008年一季度经济增长10.6%,二季度增长10.1%,三季度增长9.0%,四季度增长6.8%,全年经济增长9%,经济增长下滑明显。也就是说,跨国公司已经普遍受到宏观经济环境恶化的影响,寻找盈利的市场和安全的栖身之地也变得更加困难。由于金融危机引起的全球危机的发源地在美国,扩展到欧洲,并进一步向新兴国家传导,而发达国家是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的主要来源地之一。因此,欧美发达国家的对外投资能力的削弱,以及中国区位优势纵向比较的降低,都使得外资的投资信心受到打击,加剧了外资撤资风险。
3、在华外资价值链低端劣势放大了外贸冲击效果。
中国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处于低端,大部分外资企业是加工贸易型出口企业,不少外资企业两头在外,技术含量不高,也不具备规模优势。外资企业在中国对外贸易出口中占据主导地位,占到整个贸易出口的50%以上。金融危机的全球化,使得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相继出现了增长减速、就业岗位减少、失业率上升、居民家庭消费下降、银行储蓄增加等现象,并进一步导致对中国进口需求的萎缩,减少或取消产品订单,技术含量不高的产品受到的影响尤为严重,给大部分外资企业的出口带来严重打击,提高了外资企业的撤资风险。因此,金融危机对在华外资的冲击,在一定程度上说,是金融危机放大了全球分工格局下的中国价值链低端劣势,加大了金融危机的外贸冲击效应,从而加剧了跨国公司的撤资风险。
4、区位优势下降中的相对优势加大对优质跨国公司吸引。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由于中国相对稳定的经济形势和对全球经济的重要作用,尽管中国外资企业撤资有所增加,撤退速度加快,但并未导致大规模撤资潮。中国受金融危机冲击的程度小于其他国家,经济增长也相对处于高位。2008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为9%,虽然同比跌幅较大,但相比于全球和大多数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中国仍然属于经济高速增长的国家。此外,中国的市场消费能力,虽然也有所影响,但受到的危害程度也相对较小。所有这些因素,使得规模较大、技术先进的优质跨国公司不但没有撤出中国市场,反而加大了对中国市场的投资,没有进入中国市场的知名跨国公司也逆势挺进中国。也就是说,金融危机虽然导致中国跨国公司撤资风险的加大,但这种影响主要针对技术水平低、粗放经营的小规模跨国公司,或者母公司遭到重创的大型跨国公司,对于金融危机中没有伤及根本的优质跨国公司来说,加大投资反成为较优的选择。因此,区位优势下降中的相对优势将有利于中国外资结构的有利调整。
(责任编辑:梁新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