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全球城市产业转型推动城市空间重构,城市经济服务化推动中心城区重新发展与城市空间扩张。目前我国国际化城市产业结构正处于优化升级之中。在地区性首位城市如上海、北京与广州等城市,服务业在城市产业结构中正在逐步取得主导地位,成为城市主导产业,从而推动城市产业空间与居住空间重新布局。国际化城市郊区化进程正在加快,城市建成区不断从中心向外围扩张,近郊成为人口密度增加最高的区域。中心城区成为服务业特别是生产者服务业的聚集地,在中心城区居住密度下降的同时,其产业密度却在上升,中心城区的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进一步密集化。
关键词:
国际化城市;产业转型;空间重构
中图分类号:F29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5833(2009)09-0016-08
作者简介:
陈建华,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上海 200020)
城市的产业活动必然要落实到具体空间上,城市产业转型与空间变化存在着紧密关系。不同产业结构的城市产业与居住空间分布是不同的。农业时代的城市空间规模必然较小,工业城市的空间布局必然存在空间大幅度扩张和聚集等特征,以服务业为支柱产业的城市空间结构兼具有分散和聚集两大特征。在城市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城市空间也在重组。目前,我国国际化城市如上海、北京和广州等城市的产业结构正在优化升级,服务业就业与增加值比重不断增加,工业的比重正在趋于下降。相应地,我国国际化城市空间也处于剧烈的变动之中。为此,参照与借鉴全球城市的产业与空间互动过程,根据我国城市产业与空间发展的约束条件,研究我国国际化城市产业转型有哪些具体特征与表现,城市空间在产业结构转型条件之下出现了哪些变化,这是本文试图回答的问题。
一、全球城市产业转型及其空间变化
城市经济活动是推动城市空间重构的主要力量。随着全球城市如纽约、东京和伦敦经济服务化程度越来越高,其城市空间开始了重构进程:一方面,生产者服务业集聚在中央商务区带来了城市空间极化;另一方面,在信息化与生产轻型化的作用下,郊区在城市化与功能综合化之后不断吸引中心城区的产业与人口,不仅拉大城市建成区面积,而且促进城市空间相对均衡化。
(一)全球城市经济服务化趋势
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特别是发达国家的经济服务化发展趋向越来越明显。在发达国家,服务业就业与增加值比重越来越高。在发达国家经济服务化过程,全球城市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当今三大全球城市纽约、东京与伦敦充分展现了当今世界经济服务化的发展趋势:一方面,制造业产值及其比重降低,制造业就业人数减少;另一方面,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直接服务于制造业的生产者服务业强劲增长,成为促进城市就业、带动城市经济增长的有生力量。服务业的产值与就业人数在城市经济中逐渐取得绝对优势。全球城市资金雄厚、人才众多、创新环境优越,成为了生产者服务业聚集地。生产者服务业已经成为城市的主导产业与支柱产业。银行、金融服务、保险、法律服务、房地产、会计和其他专业服务成为城市扩张与扩展影响力的主要方式,服务成为全球城市的主要经济活动,也使得全球城市成为全球经济管理与控制中心。
以纽约、伦敦和东京为例,这三个城市的生产者服务业增长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区位商都在1.5—2.5之间。专业服务成为城市的基本经济活动,成为全球城市进行全球管理与控制全球经济的主要途径与方式。在生产者服务业的带动下,社会性服务业和消费者服务业得到了较为充分发展。医疗、教育与卫生服务需求不断增加,文艺、娱乐、餐饮和高级奢侈品消费数量与质量在不断提高,这些服务业为城市创造了就业机会,成为吸收就业的主要渠道,使高级劳动力的各种需求得到满足,这也是全球城市的吸引力与魅力所在。
近二十年来,纽约、伦敦与东京的产业结构在信息技术条件下急剧地向服务业方向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生产者服务业成为带动城市新一轮发展的主导产业。纽约、伦敦与东京现在已成为了后工业的生产地点(postindustrial production sites)。从就业角度计算,服务业的就业率在不断上升,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这三个城市服务业就业份额都超过了60%。在1996年,纽约服务业就业比重达到了80.3%,伦敦达到88.5%,东京则达到了62.8%(注:Saskia Sassen,The Global City: New York,London,Tokyo,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1,p.202.)。进入21世纪以后,全球城市经济服务化趋势进一步加强。从1995年到2004年,伦敦增长最为强劲的分别为房地产、金融中介和宾馆餐饮业,如表1。随着服务业的扩张,特别是贸易、金融、教育、保健和政府部门的扩张,一幅白领社会图画展现在人们眼前。
(二)全球城市空间重构进程
为适应经济服务化的趋势,全球城市的空间布局开始进行重构。如果说制造业时代是以集聚为主要特征,那么服务业时代将以分散与集聚为两重特征。一方面,由于经济产品轻型化,信息传输超过交通成本占据支配地位,一些相对较为简单的工作机会转移到郊区与新城进行,从而延续了全球城市先前的郊区化进程。除了信息含量较高的生产者服务业之外,城市产业空间分布出现相对均衡化的趋势。这些经济服务化趋势加上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与完善,使大量的就业人口转移到郊区,不仅会使郊区城市化,而且导致城市蔓延问题。这种特征在美国表现得特别突出。美国城市发展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郊区的居住人口与产业在城市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都带动了城市空间不断向外围发展直至生产蔓延。城市蔓延在美国已成为威胁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美国的中心城市在蔓延,而且城市郊区也在蔓延。由于城市人口大量地转移到郊区居住,1950年在郊区居住的人口比重为41%,1970年达到54%,2000年达到了62%。由于服务业充分发展,郊区功能综合化与城市化,美国城市已经进入郊区化甚至后郊区化时代。
资料来源:[美]奥利弗•吉勒姆:《无边的城市——论战城市蔓延》,叶齐茂、倪晓晖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年版,第20页。
另一方面,在城市产业空间分布相对均衡化的时候,一些默示性知识与信息转换需要在中心城区与集聚的地点完成。这些知识与信息不能借助于现代信息传输技术完成,而需要人与人的面对面交流才能完成信息交换、处理与传播。由于这些行业信息交换的复杂性,这些行业的利润率高于其他行业,如金融与专业服务业。在这样的状况下,全球城市的中心城区由于交通条件便利与功能综合化,能够聚集金融以及专业服务等高利润行业,从而改变衰退状态开始获得重新发展。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上的主要城市都出现了金融和某些生产者服务业向中央商务区集中的趋势,形成了专门的金融区或者银行区,从而发展成为全球城市。
以纽约市为例, 1997年在整个纽约市金融、保险、房地产的就业中,中央商务区曼哈顿占到92%;在整个商务服务就业中,曼哈顿比重达到83%。曼哈顿的金融、保险、房地产部门的集中程度从1970年的86%上升到1997年的92%。在曼哈顿总就业的份额中,即金融、保险、房地产的比重从1970年的17.8%上升到1985年的23.5%,1997年的23%;商务服务业的比重从8.4%上升到11%(注:Saskia Sassen,The Global City: New York,London,Tokyo,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1,p.138.)。因此,在服务业逐渐占据支配地位的状况下,全球城市产业空间一方面延续了先前郊区化发展趋势,另一方面则逆转了制造业主导时代中心城区衰落的状况,促进了中心城区的重新复兴与城市更新,导致旧城区重新发展。
二、我国国际化城市产业转型
当前,我国国际化城市一般是全国性或地区性的首位城市,如上海、北京和广州,在固定资产投资、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与政策优惠上,国际化城市一般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国际化城市也是国内外资源、资本、人才与市场的重要国际通道,在交通条件与空间临近性方面具有优越条件。因此,国际化城市的经济增长速度一般高于其他城市,它的产业结构转型处于领先的地位,也是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首发地和带动力量。
(一)我国国际化城市第三产业就业与增加值比重提高
进入21世纪以来,在国际新一轮产业梯度转移的条件下,我国国际化城市经济增长速度进一步加快,城市的产业结构不断高度化与合理化,第三产业就业与增加值比重不断增大,它在国际化城市如北京已经取得支配地位,在上海和广州已经初步超过制造业,在城市经济发展
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经济服务化成为国际化城市经济发展的潮流与趋势。
以上海市为例,从2000年开始,其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就以44.9%的份额超过了第二产业的44.3%,以后逐年处于上升的态势;2007年第三产业就业比重达到56.7%,而第二产业只有37% ②
数据来源:《上海统计年鉴2001—2008》。)。上海三次产业结构呈现了典型的配第——克拉克定律,即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劳动力比重不断减少,第三产业成为吸引劳动力的主要渠道。由于上海经济增长方式正在向集约化方向转变,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富余劳动力正在不断向第三产业转移,通过企业制度改革,第三产业正在逐渐成为上海的主要就业渠道,如图1。
相同情况也表现在国际化城市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之中,城市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不断提高。以上海为例,从1999年开始,上海第三产业增加值就以50.8%的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此后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一直稳定在50%左右。第三产业占全市GDP比重从1978年的18.6%增加到1990年的30.8%,2007年达到51.9%,第三产业在全市GDP的比重每年提高近1.1个百分点②。服务业对地方经济的贡献日益明显。随着上海服务业规模不断扩大,从业人员日益增加。上海的六个重点服务行业金融保险、商品流通、交通通信、房地产、旅游和信息咨询占到服务业总产值的70%以上。同时,上海以知识密集为特征的新兴服务业发展迅速,文化、教育培训、医疗卫生、体育、会展和中介服务等行业发展迅猛,成为上海服务业中极具增长潜力的新兴行业。
(二)我国国际化城市第三产业经济增长贡献率上升
随着第三产业在我国国际化城市就业与地区生产总值不断增长,第三产业对城市经济增长贡献率也在不断上升。第三产业正在逐渐成为我国国际化城市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带动力量,成为城市的主导产业与支柱产业。与此同时,第二产业在城市的经济增长贡献率正在不断下降,除了高新技术产业之外,制造业对城市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趋于缩小。这种现象在北京、上海和广州表现得较为明显。
以上海市为例,从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来看,第三产业上升与第二产业下降的特征较为明显。从1979年到2007年,第三产业对上海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22.54%上升到64%,而第二产业从74.6%下降到36%,第一产业从2.86%下降到0.01%,如图2(注:数据来源:根据《上海统计年鉴2007》整理计算所得。)。服务业已经成为上海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
(三)我国国际化城市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优化
城市的人均GDP在突破8000美元以后,其产业结构会出现高度化现象,劳动力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的速度加快,同时在第三产业内部也存在结构高度化规律。首先,产业层级的升级加快,服务业由传统型向知识型和现代服务型转变,知识和智力在服务业中的含量将得到较快提升,生产者服务业快速发展,传统服务业发展相对缓慢。其次,第三产业综合功能加强,服务水平国际化。国内外金融机构在国际化城市聚集,国内外大公司总部数量不断增多,所提供的服务不仅局限于一国之内,而是面向全球范围,服务的国际性特征明显。再次,第三产业布局集群化,服务方式专门化。城市的商务、金融、科技服务的分工与专业化水平快速提升,布局的集群化特征明显,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国际化城市都出现了金融和某些生产者服务业向中央商务区集中的趋势,初步形成了专门的服务区。
以上海为例,从1978年到2000年,传统服务业比重下降与现代服务业比重上升成为这个时间阶段的服务行业发展的主要特征。1998年,现代服务业的产值比重首次超过了传统服务业,两者比例为1.06∶1。到2002年,现代服务业与传统服务业的比例为1.29∶1。在2001年,上海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位于前四位的依次是批发与零售业、金融业、交通运输、仓储与邮政业和房地产业。2006年,这四个行业位次保持不变,2007年变化为金融业、批发与零售业、房地产业和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然而,从增长速度来看,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业与软件业超过房地产业,成为新世纪里增长最快的行业,从2001年到2006年,两个行业增加值分别增长了2.43和2.38倍;紧随其后的是房地产业和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倍数分别为2.09和1.93倍。以知识密集为特征的新兴服务业发展迅速,文化、教育培训、医疗卫生、体育、会展和中介服务等行业发展迅猛,成为上海服务业中极具增长潜力的新兴行业(注:数据来源:根据《上海统计年鉴2002—2008》计算所得。)。
我国国际化城市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优化可以从近年上海城市各行业增长率得到佐证。2007年,上海的服务业增加值年增长率达到15.2%,超过全市生产总值增长率。其中,金融业增加值129.08亿元,位居第一位;批发与零售业增加值1077.76亿元,位居第二位;房地产业增加值806.79亿元,位居第三位;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723.13亿元,位居第四位;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500.65亿元,位居第五位。信息与人力资本含量较高的生产者服务业增长迅速并成为服务业之中的主导产业,成为进入21世纪以来上海市产业发展的重要特征(注:数据来源:《上海统计年鉴2008》。)。
总之,我国国际化城市经过长达30年的经济增长,同时在地区性首位城市的作用下,城市产业结构正在进行深刻的转型,服务业在城市经济中初步取得支配与主导地位,制造业在就业与增加值两个方面开始退居于次要地位,服务业特别是生产者服务业开始成为城市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在城市服务业发展过程中,房地产业、金融服务业以及信息服务业都是拉动城市经济增长与促进就业的重要产业形式。城市服务业从业人员日益增加,对地方经济的贡献日益明显,服务业成为城市经济增长的支柱行业。
三、我国国际化城市空间重构
我国国际化城市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必然对城市空间产生重要影响。在经济服务化的条件下,国际化城市产业转型带动城市空间重组。国际化城市空间重构主要表现为:在政府主导与市场跟进的城市空间战略性调整过程之中,中心城区在产业“退二进三”过程中,其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进一步密集化;工业企业与城市居民的郊区化使得工业开发区、交通基础设施和单一功能城市建筑占据了城市外围土地空间,城市空间以圈层式急剧地向外扩张。它完全迥异于在计划经济年代下以制造业为主的城市空间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