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燕
摘要本文列举了生活中语言运用常见的错误及外现载体类型,分析了原因及其危害,对如何防止语言运用错误提出了对策,对引导全社会关注语言运用问题,杜绝语言的错误使用,维护祖国语言的纯洁和规范,使之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语言运用 错误 危害 对策
中图分类号:H1文献标识码:A
在当今时代,随着商业社会的发展和互联网的广泛运用,语言的重要性和作用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显得更加突出,语言不再象以前那样主要显现于文化科学领域及文学欣赏活动中,而是更多地进入经济领域,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并显现出它巨大的潜在威力和作用。
语言的使用在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愈显重要和频繁,它比以前更多地脱离了单个人之间的交往使用,而显示出全社会广泛享有同一文字成品的特性,如过去人们写家书、情书、日记、问候语等是一对一的对应交流,而在今天,人们会通过发短信及网上博客等方式相互交流,这样,就由过去的一对一阅读交流转为全社会很多人同时阅读交流。同时,短信经济和博客经济的初显已预示出语言使用的巨大经济价值。我们还可以从大量出现的取名店看出语言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和重视程度。古人取个好名是重在明志,而今取名是重在与众不同,为企业公司取个好名是图个好开头,希望事业顺利,蓬勃兴旺。
可见,语言对思想文化、经济信息的传播作用更加突出,语言对经济社会的促进作用更加巨大。
凡此种种,语言的规范化问题也因此显得更加重要,语言的社会性决定了它不是单个人自己的事情,如果没有明确一致的规范,会使人们的交往和信息交流发生困难和不便。使国内外的各项交流,使各兄弟民族和外国友人学习汉语带来困难,给我国更好地与国际接轨带来影响。今天,随着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对语言规范化工作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1 语言运用错误的外现载体
1.1正规报刊杂志
在正规报刊中,由于拟稿、校对、印刷等多个环节,挂一漏万,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错别字。但它的受众主要是成年人中文化层次较高的人群,因此,即使看到这些错别字,人们也能理解是疏漏所致,自己内心也会自行修正,危害相对不大,而且报刊还可以刊登纠错声明。但如果某个字被大量多次地错误使用,时间久了,还是会使人们混淆对正误的判断。
1.2电影、电视、卡拉OK、音像制品
电影因制作过程相对较长,较正规严肃,字幕不多,因此错误的地方相对较少,电视、卡拉OK、字幕相对较多,各个电视台校对把关的人因语言水平和责任心参差不齐而导致大量的错别字出现,但它的受众是广大的社会民众,是文字辨误能力不是很强的人群。因此,这类载体上的错别字就会给全社会带来文字使用上的混乱。而且这类载体不易补过与更正。
1.3街头商业文字广告,商业宣传印刷品,电视广告语
由于广告从业人员对文字知识的掌握良莠不齐。因此,由他们制作敲定的商业文字就难免会出现大量的错别字,而商业广告的受众仍然是广大文字知识高低不一、辨误能力不强的社会民众,并且由于商业广告频频以大幅画面配以色彩音乐出现在电视屏幕和街头墙壁橱窗上,更给人印象深刻,那些错误的文字随着商家渴望的诉求效果植入了民众的脑海,更由于它较之其他文字载体更社会化,更开放化,传播更广,更易被民众误以为这是正确的。受众中相当一部分是未成年人中学习不够扎实、缺乏辨识能力的学生,这类载体因广告品位高,成本高等原因不易更改错误。
1.4网络语言、短信语言
网络语言中因人们追求速度而生产大量的错别字。人们无暇理会审核自己的文字,鼠标一点,一篇文章就上了互联网(即使事后发现有错别字也无从返工),瞬间即被上千上万的人点击阅读,下载转发,传播速度之快更是前所未有。
1.5不重视语法、标点,用词不当
如“放牧心境”应为“放牧心情”。“过路人,等不得,在此大小便”,原意为“过路人等,不得在此大小便”。“手表不要,退回”和“手表不要退回”,造成经济纠纷。
2 形成语言运用错误的原因
(1)无意的粗心疏忽,挂一漏万。在文字形成成品的过程中,书写或打字、校对,每一道环节都有可能出错,尤其是多道环节多人参与的文字工作。
(2)对文字的确定意思或语法不清楚。如“灭苍精”应为“灭蝇精”;电影《走进毛泽东》应为《走近毛泽东》;对联中“人合家合万事合”应为“人和家和万事和”。
(3)对文字不认真,马虎对待不严谨。如广告语“秉诚优良传统,提供优质服务”应为“秉承优良传统,提供优质服务”。
(4)缺乏广泛有力的语言监督机制和社会氛围,不论是民间的还是官办的均缺乏有力的监督机制,整个社会重视语言正确使用的程度不够,没有形成人人关心、重视语言规范化使用的社会氛围,大多数人都是视之为小事一桩。
3 语言运用错误的危害
3.1生活中增添麻烦、影响了正常的交流交往
在语言使用中,甚至标点符号不当都会造成巨大的不良后果,有一个例子可以说明标点符号的重要性:(下转第165页)(上接第161页)一个做丈夫的和太太吵架生气,后来后悔了,想送花给太太表示和好,故请花店送花,并要求附上卡片,写上“我很后悔,我爱你”。结果花店的女工没有意识到有无这个逗号的区别,随便打印出来就送去了,卡片上的字就变成了“我很后悔我爱你”。
3.2削弱了严肃与庄重性,给当事人带来不良影响
不规范的语句比比皆是, 如“全市培养选择少数民族工作座谈会签到处”,让人贻笑大方,严肃的会议,不伦的语法。最典型的莫过于最近台湾教育总长杜正胜为沈谦致的挽词中有错别字,成了一个政坛上的大笑话,授人笑柄:“音容宛在”写成了“音容苑在”,“沈谦千古”写成了“沈府谦千古”。知名文人余秋雨在电视上把“杯水车薪”中的“车”念成了“ju”都引起人们哗然,就此字读音对余秋雨的印象大打折扣。
3.3带来经济上的巨大损失
早先时候曾有报道,某企业印制了百万只包装袋,上面应该印上“乌鲁木齐”的字样,可全部印出来一看变成了“鸟鲁木齐”了,如此一来,所有设计印刷精美的袋子成了废品,损失了上百万元,这只鸟真贵啊!
3.4以讹传讹,混淆正误,贻害子孙
危害了祖国语言文字的纯洁性和规范性,如果听之任之,必将后患无穷。我们知道,语言文字是最重要的民族凝聚力之一,语言文字不规范必将给我们的对外交流对内沟通,经济生活各个方面带来影响,如果以讹传讹,贻害子孙那更是不负责的态度,对祖国未来的伤害。
4 解决语言运用错误的对策
为了防止更多的语言运用错误,谬误流传、危害社会,贻害子孙,损害祖国语言的规范和纯洁性,须全社会提高认识,统一思想,重视语言运用错误的危害,防微杜渐。要抓好防止语言运用错误的问题,要做到“四从四化”。“四从”是指:(1)从源头抓起。即从文字形成的最初环节抓起:抓书报的校对;抓工商广告文字审核;抓电视台电视音像制品的文字审核关;网络号召网民们以认真负责、严谨的态度进行文字交流。
(2)从影响面广、影响力度大的媒体抓起。首当其冲的是电视、电影音像制品,其次是街面广告文字,再次是书报,最后是网络。
(3)从基础或关键的受众人群抓起,从学生抓起,从未成年人抓起。
(4)从文字从业人员抓起。从教育从业人员抓起,从文案人员,校对人员,广告从业人员,短信写手抓起,广告从业人员、打字员、文案人员、策划人员都要加强培训,通过语言文字关,取得相关资质。
“四化”具体是:(1)经常化、长期化。纠正、防止语言运用错误的工作要经常化、长期化,要常抓不懈、长期坚持、有关部门要经常进行文字检查,加强督促,纠正错误,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舆论及经济的惩处。
(2)固定化、专人化。要责成有关部门制定一套固定的监督落实的方法模式,专人负责。
(3)社会化、舆论化。要动员全社会广大人群关心参与,造舆论,让错别字象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可以多兴办动员民间机构,如上海一家《咬文嚼字》杂志社,专门从事社会的语言文字的纯洁规范工作。
(4)趣味化,商业化。可以用各种别开生面的办法,审教于乐的方法把各种语言运用中好的以及错误的实际例证,以展览式、实物式、正反教育式,有奖趣味式地进行集中教育展览,以商业化方式运作,以文字养文字,以文化养文化。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相信,只要我们爱护我们的语言文字,善待它,用好它,一定能使它为我们的生活和经济发展插上助飞的翅膀,让我们腾飞得更高更远。
参考文献
[1] 朱竞.汉语的危机.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5.8.
[2] 于根元.应用语言学前沿问题.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