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少俊
摘 要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并非以前两门课程的简单相加,而是一门新课程。在这门课的教学中,只有做到了深化教学改革、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教师素养,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
关键词 概论课 教学 探索
中图分类号:A8文献标识码:A
全国普通高校从2006年秋季开始将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教学方案。其中,本是两门课的《毛泽东思想概论》与《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重组为一门全新的课程,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这门全新的课程不仅仅是原来两门课程的简单相加,还要重点讲授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
现在的“概论”课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比如现行的教育观念、教学方法、教学环节难以满足大学生们求知、求真、求新的要求,难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难以教给学生鲜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这门课的教学。对于如何上好这门全新的课程,笔者在平常的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定的探索。
1 深化教学方法改革
“概论”课要打破单一传统的教学方法,如果一节课只有教师一个人唱独角戏,再生动的内容,课堂气氛都会比较沉闷。因此改革教学方法,讲究教学艺术,这样才有利于增强课程的感染力。
在课堂教学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善用案例式、研讨式、启发式教学,力求生动活泼,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努力提高教学效果。通过案例教学,一方面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在头脑中形成具体鲜明的表象,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让枯燥的理论形象化。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动脑筋,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掌握和运用知识。又如在课堂讨论教学中,我们以毛泽东、邓小平伟大的历史功绩和伟大的人格魅力为切入点,提出不同的问题。例如“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有哪些功绩?”,“邓小平提出的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影响?”可以事先提出问题,先让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再开展课堂讨论,在讨论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围绕问题讨论,讨论完毕教师要进行总结。这样就可以加深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认识和理解,引导学生自觉地接受这些思想。在课堂讨论教学中,一般采用两种方式。一是围绕事先拟定的思考题,让学生充分讨论。二是由学生即时提出问题,师生共同进行讨论。其中的问题都是围绕社会热点、思想焦点和理论难点来设定。同时,还可以把专题讲座、原著导读、写小论文和心得体会结合起来,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掌握“概论”课的基本原理。
同时,要广泛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概论”课第一大部分是毛泽东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集体智慧的结晶,讲解当时的历史是讲解毛泽东思想的最佳切入点。但现在的大学生却很少能感受历史、了解历史。在“概论”课教学中可恰当地运用多种媒体,播放历史纪录片,再现当时毛泽东思想产生的历史情境。一方面,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对于乐于接受新技术、新事物的当代大学生来说将大受欢迎,其课堂效果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2 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概论”课的实践性很强,在教学中必须要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我校的学生绝大多数都是广州人,在当前形势下,学生可能不太注重枯燥的理论学习,如何调动起学生的积性,这是我们教好这门课的前提。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是学习任何一门学科都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偏重于经验的总结,而忽视对教训的吸取,不能一分为二地分析历史与现实,而学生对存在的问题及历史的教训往往比较关注,这样,就会使学生对该门学科产生一种偏见。所以在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中,首先,联系实际要全面。全面性主要体现在不仅要联系社会实际,而且要联系学生实际;不仅要联系实际中积极的一面,而且要联系实际中消极的一面;不仅要联系过去的实际,而且要联系我们所处的现实实际,甚至要联系我们将来要面对的实际。其次要注意正确的引导。对消极的一面,教师应通过正确分析,和学生共同探讨,分析原因,对消极的现象采取积极认识的态度,使学生树立起一种责任感、使命感。
“概论”课的基本理论具有时代性的内容,而不是纯思辨的产物,我们可以感受到它的强烈现实感,感受到它对时代整体性的把握、批判性的反思和理性的指导。具体到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历史和现实的巧妙结合来加深学生对这一理论体系现实指导意义的理解。“概论”课的教学,之所以要讲清理论自身的历史感和现实感,以实现其理论知识教学的魅力,就在于它能够使受教育者以历史的标准、现实的方式,去洞察历史和把握现实,从而获得面对未来的自我改造力量。
3 提高教师自身素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主导作用,其主导作用发挥得如何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因此,能否提高“概论”课的教学效果,关键是教师。教师应夯实自身理论功底,注重课堂讲授的深刻性,并要及时补充教材内容,注重课堂讲授的时效性。通常来说,文科生对“概论”课的兴趣高于理科生。这就要求“概论”课教师在课堂讲授中要做到深入浅出,注重讲课的知识性、生动性、趣味性。
“概论”课课程内容十分丰富,从历史到现实,从理论到实践,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方方面面,可以说“概论”课是包罗万象。在讲课中往往还会涉及到史论结合,史哲结合,学生的思想和心理问题,又涉及到心理学方面的知识。然而,每一个教师都有自己专长之所在,要求每一名老师都全面而深入地掌握这门课程所有的内容,肯定是比较困难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拓深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不断学习,这样讲起课来才不会窘迫。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体会到,只有具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经济学乃至心理学方面的内容,授课时才可以从多角度进行论述,将课程内容讲深讲透。
教师只有提高自身素养,具备广博的知识结构,才能真正将“概论”这门课上好。
4 结语
对于如何上好《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这门课程,笔者虽然进行了一定的努力和探索,但真正的要教好还有很多问题亟待我们来共同研究解决,需要任课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的不同而灵活把握。总之,深入浅出,生动活泼,联系实际,化繁为简,是我们应遵守和追求的原则。
参考文献
[1] 沈力文.统帅毛泽东.上海出版社,2007.
[2]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