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 涛
【摘 要】随着运动水平的发展,竞赛规则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运动竞赛规则的改变,必然会对整个运动训练带来很大的影响,也必将引起一系列运动技术、训练手段的变革。篮球竞赛规则中制定有关罚球的规定,目的是为了有效地教育犯规者和减少犯规次数,使比赛更具有连续性、流畅性。篮球运动之所以具有如此巨大的魅力,规则的不断变化是重要原因之一。
【关键词】篮球 罚球规则改革 连续性 流畅性
一、研究方法及改革方法
1.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本文研究中,查阅了篮球发展过程与罚球相关的资料,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2)问卷调查法
请专家设计问卷调查表的指标,回收调查表进行统计,分析。
(3)观察法
本人实地观察比赛过程,做了演绎推论、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
2.改革方法
对罚球的改革具体实施为一次罚球,即:
(1)犯规罚球时只进行一次罚球,根据犯规的性质或地点罚中后计2分或3分。
(2)有投篮动作时的犯规,球中篮后计进球有效,再进行1分加罚。
二、结果与分析
1.对防守者犯规的分析
此规则可以说对犯规者是一种更严厉的惩罚,肯定会对犯规者是一种约束,但完整是比赛的需要,特别是犯规的哨声不断中断,还带有野蛮、敌对的现象出现。因此,规则的改变将会使犯规次数减少,这样比赛打的更精彩、更刺激,观众和裁判也相对的轻松了,球欣赏性也提高了。对防守者来说,接触是不可避免的,规则只判罚非法的接触,使他们更加认识到正确的防守动作是多么的重要。不要轻易犯规,但鼓励合理的身体对抗。
防守动作不正确,多余动作,特别是手部的多余动作,将是制约运动技术发展的一大障碍,练就一身合理的防守动作技术,技巧地运用到比赛当中也是一门很大的艺术。防守动作不完善,将是制约运动技术提高的一大障碍。犯规即受到严厉惩罚,特别是对有投篮动作的犯规时,进攻方通过各种战术达到投篮目的时,你要合乎规则的防守,合理封盖、干扰。不然你就给对方弥补一次失去机会的机会。有人认为在三分线外犯规,罚一次得3分是不是太容易了。恰恰相反,你为了不让对方尝试投3分的机会而采取犯规,使比赛的连续性、欣赏性打断了。
既然对方投篮了,你就要用合理的防守动作去防守,也鼓励大胆的合理封盖。这样很多防守者就不敢轻易犯规了,球员打球更合理了,也更文明了,队员受伤的机会也会减少,比赛的流畅性、欣赏性、娱乐性都将达到更高的境界,这项运动也将向更加文明和谐的方向发展。
2.对进攻者罚球的分析
犯规与随后的罚球是相辅相成的,是应受到惩罚的,但罚球队员走向罚球线也是一种考验,也是一种较量。罚球是最基本的一种投篮方式的体现。篮球运动的魅力在于进攻,要进攻就得投篮得分。比赛中要努力提高罚球命中率,对进攻者来说防守方4次犯规后,再犯规就要罚球,就相当于给了进攻方一次空位进攻机会,这样4次犯规后就不会轻易犯规,我们改革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3.对这项运动的分析
规则改革后,罚球次数减少了,罚球违例、犯规现象减少了,达到了比赛的连续性和流畅性。对防守者和进攻者来说都有了更高的要求,随之带来的将是这项运动更加流畅了、欣赏性也提高了、娱乐性和趣味性也增强了,比赛的连续性也得到了体现。人们对这项运动的关注、投入的激情也达到了一个新的起点,这项运动必将走向更高层次、更高境界。
三、结论与建议
1.对防守者的建议
(1)防守者不要主动出手犯规。对方投篮时,要先挡人或冲抢篮板人的路线,然后再积极拼抢篮板。在后场防守时,当球超越防守队员时,防守队员应大胆放弃防守的球员而对有球队员实施追防和夹击,不要在夹击时急于从持球队员手中抢球而犯规。
(2)充分理解时间、空间概念,具体对抗中要合理运用身体对抗,手部不要有多余的动作。
(3)防持球队员投篮时,要在身边进行干扰,干扰时尽量不要接触对方的手、手臂,要尽量接触球。防守者要积极滑步、抢位并注意协防,以提高个人和全队防守的能力。
(4)在教学与训练中应狠抓配合意识、配合时机、配合位置、配合路线及配合技术动作的训练和提高,要求迅速果断,避免犯规,注意合理地运用语言,鼓励情绪和提高配合效果。
2.对进攻罚球者的建议
(1)严格投篮技术动作的规范,掌握正确动作,站在罚球线后,右脚垂直正对篮圈中间,罚球时重点体会投篮的手法和用力过程。建立正确的投篮技术概念,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
(2)教学训练中,要合理安排练习的密度和强度,加强学生的心理训练,不断提高罚球命中率,特别是在体力下降、决定比赛胜负或外界环境干扰下练习罚球。赛前制定罚球计划,罚球前脑中重复一下投篮动作,罚球时情绪兴奋适宜。
(3)篮球运动是在大强度的动力性活动中连续完成各种复杂的动作,激烈的运动使机体易于疲劳,因此在罚球的时候,要进行自我调整或暗示,用以消除心理紧张,使全身处于平稳的状态,力争罚中。罚球是篮球比赛中最基本的投篮技术,也是最容易得分的一种投篮。
参考文献:
[1]郭玉佩.篮球竞赛裁判手册.人民体育出版社.
[2]王梅珍等.篮球基本战术.人民体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