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创新教育之我谈

2009-10-22 09:12王志军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09年8期
关键词:教学法音乐教育

王志军

【摘 要】 音乐创新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途径之一。“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1世纪充满竞争,其实质就是科技的竞争和人才的竞争,但科技和人才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创造力即创新能力的竞争,因此作为培养未来接班人的教育工作者之一的音乐教师,该怎样以培养创造性思维人才为己任,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处处体现创新,从而养成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良好习惯呢?本文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

【关键词】 音乐教研 创新教育

我国近代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先提出的创新教育理论,对我国现在的教育依然有着十分积极的指导意义。陶行知先生认为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使学生具有创新的思维,应“从各个方面解放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儿童的头脑、双手、空间,从迷信、陈见、曲解幻想中解放出来。”解放大脑大胆地去想象去思考去创造;解放双手,大胆地去动手;解放空间,让学生从教室甚至校园中解放出来,在大自然中开阔眼界,发挥内在的创造力。

众所周知,我国目前的素质教育旨在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适应新时代需要的创新人才。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大批高素质创新人才,新时代和民族的希望都寄托在大量人才的涌现上,而创新人才的涌现必然要依靠创新教育的培养。

学校教育中,音乐学科与其他课程有很多共性,同时也具有自身的鲜明特性。其特性使它更能为学生提供其独有的学习方式和充分观察、思维、操作、实践、表现的机会,这对于开发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尤其在听觉、感受、联想、表现、创造等方面,都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优势,是素质教育中最能实施创新教育不可多得的一个平台科目。

我们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即长又深,这严重束缚着创新人才的培养。将创新教育完全融入音乐教学中,目前来说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教改意识不够浓厚不够超前;教育思想相对保守比较落后;教法相对古板陈旧模式化;对学生缺少在情感、态度及个体差异方面的关注;忽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的有意培养。因此,音乐教师要有锐意改革的精神,在教学过程中去大胆尝试,积极探索创新教育的新路子,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一、积极转变教育观念是前提

首先,音乐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彻底转变那种重视比赛、轻视教学,重视艺术尖子生、轻视全体学生,重视比赛结果、轻视活动过程的错误观念。要树立以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己任,培养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和创新的精神为己任,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为教学目标的教育观念。

转变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号上,而要真实去落到实处。能真实落到实处还需要做更多的工作、走更长的路。现在已有不少家长意识到这一点后,摈弃学校的艺术教育而寄希望于社会上的课外辅导班,这给提倡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学校敲响了警钟!但我们也看到,有一些地市已率先将艺术科目列为中小学素质综合测试的必测项目,这使我们看到了艺术课的希望,这本身就是一种创新,让我们看到了艺术教育可以走出一条新路子。

其次,教学要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上着眼,从“开齐、开足、教好”上着力,大面积大幅度地提高艺术教学质量,实施音乐艺术素质教育,使每名学生都能受到艺术美的熏陶和陶冶。

第三,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了世界上推动着进步的一切,并且是智力进化的源泉。”这可以归结成一句广告语——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音乐学科在形成创造性思维上的作用正是因为其充满着想象力,这一点,音乐教师要有足够的认识。要培养有创造意识的学生,教师必须首先成为一个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教师要善于去抓学生的兴趣点并作为突破口,指导学生去创新,去突破,引导学生积极创造,形成创新意识、养成创新习惯并经常使用它,“我用我升华”。

二、改革课堂教学是关键

(一)要科学合理地安排课堂结构

在进入课堂之前,音乐教师必须明确素质教育的目标,深入钻研新课标和新教材,同时还要了解所教班级的学生状况,合理调整教学内容、方法、程序、结构,构建相适应的音乐创新教学模式。还要注意从全局出发全面考虑,从而精心设计教学计划和准备教学内容。

提倡对学生实施主动性教育,即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因为这样可以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由被动接受者成为主动探索者,这样他们会积极参与其中,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长期如此,能逐步养成创造性思维的习惯。

为此,课堂教学安排中,教师始终要明确自己的地位和作用,要从传统的“教”为主转成“导”为主,在教学中采取相应的对策,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和帮助学生积极参与到音乐活动当中来。教师在课堂内容安排上尽力挖掘出教材潜在的因素,恰当地提出一些有探索性的问题,给学生设计一些自主探索的思考空间,用以培养学生肯钻研、善思考、勤探索的创新精神,让学生在不断的探索过程和创造的气氛中,弘扬创新精神,培养创新能力,提高素质水平。

(二)创设多种多样的创新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创新,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艺术兴趣,而且能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更能拓宽学生的思维背景,进一步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

(1)发现教学法

发现教学法是学生用教师提供的按发现过程编制的教材或材料进行“再发现”,以掌握知识并发展创造型思维能力的一种教学方式。采用发现法,也就是从实践的角度从头重新做一次,在实践中延伸到用去检验、证明理论,让学生通过发现、创新得出结论,以加强学生的记忆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问题教学法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音乐教学活动中会遇到种种问题,教师要鼓励、诱惑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并可以解释性地回答问题,让学生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问题反复地、持续地研究、实践,逐渐养成善思、勤问、好学的良好习惯,从而有效地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

人应有的作用与尊严被称为人的价值,而学生总有自信者和自卑者之分。前者处处活泼优秀,后者却时时被动窝囊,后者是我们教育的重点对象。教师要善于发现他们的价值,帮助他们树立“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心,让他们享受到“幸运”的魅力。这样就可以挖掘其独特价值,激励其去超越自我,不断创新。

(3)情景教学法

情景教学法是充分利用形象,创设具体的场景,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教学方法。在音乐教学中,学生对音乐的感受、理解往往需要借助情景。用图画、角色、语言及音乐描述等来表现情景,会使他们内心产生一定的情感体验,从而提高对教材的理解,促使他们产生用音乐来表达的欲望,同时也陶冶了情操,使学生的素质和创新能力得以提高。

(4)讨论教学法

讨论教学法就是不相反于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学习的教学方法,而是教师创设条件,有目标、有计划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着眼于各种不同结论的选择进行讨论、辩论,各抒己见,相互启发,共同提高。如讨论节奏的改编、处理分析歌曲、表演动作设计、小型乐队编配等等,让学生在讨论中知识得以创新,素质得以提高。

(三)营造积极有趣的学习气氛

学生一直对待音乐课抱有松散的心态由来已久,导致年级越高越不喜欢音乐课。大多数学生认为自己嗓子条件不好,不是学音乐的料;有的认为五线谱太难学,学了几年还是没学会。这里边首先存在着调动积极性和让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没有兴趣就没有积极性,学习就没有一点热情和意义。其次是要尊重学生:教师要设身处地地从学生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和处理问题,用“理解万岁”来维护他们的自尊。学生只要有了学习的自信心,就能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苏霍姆林斯基的一句名言“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的兴趣,学习将会成为学生沉重的负担”,正说明了这个道理。

(四)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以求创新

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各种电教设备和教学手段相继进入课堂。如果能在音乐教学中引入多媒体,就能弥补传统教学中存在的缺憾。多媒体声、景的组合提高了知识技能的传授能力,激发着学生的学习兴趣,能使创新教学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注重用课外活动辅助创新教学

课外活动是教学的延伸和继续,也是加强音乐学习兴趣的培养和进行创新教育的延伸和继续,能使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空间更加广阔。

课外活动除了要完成基本的活动任务外,教师要更多地把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学生自己创编歌舞、表演音乐剧等,把他们潜在的能力综合表现出来。学生一旦参与其中,积极性就会提高,就可以进而有效激发他们的团队精神与合作精神,有利于他们智力的发展和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形成,使创新能力进一步得到升华、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杜殿坤编译.教育科学出版社

[2]房鸿烈,韩和鸣.中小学教学策略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

[3]林崇德.教育的智慧.开明出版社

[4]郑杰.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5]顾明远,孟繁华.国际教育新理念(第二版).海南出版社

(责编 黄 晓)

猜你喜欢
教学法音乐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音乐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
“假弱”教学法你用了吗?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