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网瘾给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思考

2009-10-22 08:13蒋金勇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09年9期
关键词:教育者中学生政治

蒋金勇

何谓网络成瘾?目前,国内外还没有有关网络成瘾的确切的和公认的定义。本文采用Goldberg的说法,把网络成瘾定义为IAD这个概念,即网络成瘾(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指的是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上网行为冲动失控,表现为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个体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

《中国青少年网瘾问题数据报告》(2005)显示,“处于13~18岁年龄段的中学生是网络成瘾的重灾区”。“我国网民中有82%为青少年,其中未成年网民就有1650万。而这1650万未成年人中的14.8%,也就是说有近245万未成年人不仅爱上网,而且着迷上瘾,难以自拔”,另有约13%的青少年存在网瘾倾向。中学生网络成瘾人数之多、比例之大、危害之深是让人始料不及的。虽然我国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社会的进步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积累了一系列宝贵的经验,但网瘾中学生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问题。

一、苍白无力、滞后错位的部分内容

1.传统与发展脱节。互联网的发展,使得社会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也带来了许多新问题:如何辩证地看待网络、如何正确地认识网络游戏、如何正确地认识自己等,这无疑需要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做出回应。但是,当前我国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有的内容与受教育者的身心特点、知识水平、社会生活严重脱节,缺乏针对性。思想政治教育部分内容显得陈旧、单薄,既不能激发受教育者的情感,使其认同,更难促使其内化;既不足以解释当前复杂的社会现象,也不能解决受教育者的思想实际。

2.知识与实践背离。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中学生知行全一的行为习惯和积极参与社会、勇于实践的态度和能力。这就要求中学生作为思想政治道德实践的主体参加各种校内外活动,从中进行自我教育,从而健康成长。但当前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单纯的知识传授现象比较严重,且不同程度地缺乏训练和实践磨炼,使得我们塑造的许多教育对象成为“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对网瘾中学生的教育便是其中的典型。

3.超前与适应相悖。所谓超前,就是学校培养出来的人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能适应社会、国家发展的需要;适应,就是培养出来的人能适应当前社会、国家、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需要。但是我们现实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没有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存在着两种明显的偏向:一是只顾及超前性,而忽视了适应性;二是只注意适应,而忽视超前性。中学生网络成瘾便是前者的产物。教师在教育中一味用抽象、概括的,在现阶段还暂时无法实现的思想政治道德准则要求学生,而忽视了学生自身的需要和周围的环境,对超前性过分强调,中学生不但不易于接受,而且还会引起反感。

二、以偏概全、主观武断的某些方法

1.注重灌输,忽视能动性。我们说,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形成受教育者由知、情、意、行等系统所构成的内在道德自律体系。在当前对网瘾中学生的教育中,往往不把教育教学过程看做是师生双边活动的整体,而是过分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片面强调教师的权威,片面强调教育中的“强化灌输”和管理中的“强制性”。主体性的失落,使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根本无法实现。教育者居高临下的精英化立场,常会造成网瘾中学生对所授道德规范的排斥和抗拒,这就必然导致网瘾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使思想教育过程中的“双边关系”成为教育者的“单打一”,忽视了网瘾中学生受教育的能动性和主动性,忽视了网瘾中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积极判断、筛选、理解和内化过程的重要作用。

2.方法单一,冷落需求性。马克思曾指出:“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这告诉我们,人的一切行为活动的发生都是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人自身的需要如果被忽视,在生理、心理上没有得到必需的关怀,人的主观能动性就不可能得到完全的发挥或激发。合理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或错位的需要得不到转化,都将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的内部障碍。对于网瘾中学生来说,上网可以满足他们不同层次、不同指向、不同强度的需求,特别是心理需求。在现实生活中,他们有许多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有许多情绪需要发泄,同时也因为没有找到正确的发泄渠道,才转而借助网络游戏发泄,并在网络中寻找寄托。当前,有的教育者往往冷落了网瘾中学生的需求性,教育方法单一,导致教育缺乏实效。主要表现在: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考虑教育的目的内容、活动和结果,而是从教师主观愿望出发来开展教育活动;在教育载体选择上从主观出发,以现成的手段作为教育载体,很少考虑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在教育要求上要学生盲目听从,唯师是“准”,教育变成“指令”,要求变成“强迫”。

三、急功近利、道德滑坡的某些环境

当前中国的教育体制虽说是在推行素质教育,但实际上大多数学校还是处在应试教育状态。为了应试,教育者往往只重视智育而轻视德育、体育、忽视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和获得而轻视能力的转化,只重视尖子学生而伤害了大多数学生。升学率的魔棒使有的教育者淡忘了教育的真正意义,使许多中学生成了考试机器,缺乏素质意识,忽视做人的道理和自我完善的高尚动机。同时,校园文化单调乏味,许多学校缺少优美高雅的校园环境,压缩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排斥充满活力的学生社团文化,没有建构以人为本的课堂文化,一味强调书山题海,使教育者远离了思想政治教育,导致有的学生厌学、害怕考试,逃学上网成瘾。另一方面,社会经济的发展使人们传统的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伦理道德观念受到巨大的冲击,一部分中学生经不住光怪陆离现象的刺激,道德观念价值标准沦落,染上不良习气。网络在改进人们生活质量的同时,污染尾随而至,如网上聊天室低级趣味充斥、色情网站泛滥成灾等,自控能力较差的未成年学生,成为首当其冲的受害者。

挽救网瘾中学生是一项巨大而复杂的工程,它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与支持。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扬优良传统,敢向潮头立,与时俱进,营建思想政治教育新的张力,再领新潮,再创辉煌。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拓深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如加强感恩教育、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网络知识教育等;倡导贴近心灵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从网瘾中学生想的、做的,从网瘾中学生的需要出发,采取贴近网瘾中学生的心灵的教育方法;激活符合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网瘾中学生是特殊的群体,更需要灵活运用不同的载体,借以增强教育的感染力与渗透力。如创新各类活动、重视班级管理、利用网络优势、优化外围环境等,提升面向未来的思想政治教育素质。

猜你喜欢
教育者中学生政治
品读
季托,金林南:思想政治教育者需培养反思性实践能力
办公室政治
教育者要怀揣梦想上路
第1课夏商周政治制度教案
教师应努力成为一个“教育者”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欢迎来到《中学生博览》大型团购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