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 帆
摘 要 日语称谓多种多样,大致可分为人称代词类、姓名类、亲属关系类、身份地位类和职业类五类。在日本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日本人根据自己的所属和地位选择不同的称谓方式。日本家庭内部以及公司、学校等集团存在的不同的称谓习惯,揭示了日本人代表性的国民意识,即“等级意识”、“集团与内外有别意识”“序列意识”。
关键词 称谓 国民意识 集团 内外有别 序列
中图分类号:H36 文献标识码:A
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都有自己的称谓体系。称谓是以人际关系为基础的,它不仅是一个语言问题,同时也是一个社会文化问题。由于各国文化背景的不同,称谓本身显示出了各种不同的文化特征。日本人的称谓体系就有其独特而有趣的一面。
1 日语中的称谓组成
1.1 人称代词类
日语中的人称代词和汉语一样,有第一人称“わたくし”“わたし”“ぼく”“おれ”,第二人称“あなた”“きみ”“おまえ”,第三人称“彼(他)”“彼女(她)”等等,相比汉语区分要细致、复杂,其使用场合、对象也各有不同。比如第一人称中,“わたくし”为谦称,多用于较庄重的场合,对公众或长辈讲话时;“わたし”“ぼく”常用在同辈或关系较亲密者之间,其中“ぼく”为男性用语;“おれ”是男性对同辈或晚辈的自称,口气比较简慢。第二人称中的“あなた”为同辈之间用,“きみ”“おまえ”为男性用语,用于上对下或关系亲密者之间。虽说日语中的人称代词很丰富,但日本人并不频繁使用人称代词,而靠上下文的逻辑关系或其他方式来表达。这是因为,如果频繁使用第一人称,会让别人产生说话人在反复强调自我主张的印象,不符合日本人内敛礼让的语言文化习惯,容易给人以不快的感觉。而用第二人称直接称呼对方又是一种失礼的行为。同时人称指代有时还具有一些特定的含义,比如“あなた”经常用作妻子对丈夫或者恋人之间特定关系的称呼。第三人称的“彼(他)”“彼女(她)”常常用于表示爱情、夫妻关系中的男女。
1.2 姓名+接尾词类
源于日本人认为人称代词不足以表达尊敬和郑重的缘故,所以日本人在称呼对方时常常使用“姓名+接尾词”(如“氏”“殿”“様”“ さん”“ くん”“ ちゃん”)的形式来称呼对方。如“小林様”“田中さん”“智子ちゃん”等。“氏”“殿”“様”表尊重,多用于称呼上者、疏者时使用,同时也多用于书面语。“さん”“ くん”用于同辈人之间,也用于上者对下者的称呼,但“くん”只用来称呼男性。“ちゃん”表示亲昵,多是年长者称呼下者时使用,尤其是对少年儿童。
1.3 亲属关系类
由于日本不像中国自古以来崇尚“多子多福”,推崇大家族制度,所以家庭成员之间的人际关系没有中国复杂,称谓体系并不庞大。在中国,父亲方面的亲戚有:爷爷、奶奶、大伯、叔叔、姑父、伯母、叔母、姑母等,母亲方面的亲戚有:姥爷、姥姥、舅舅、舅母、姨母、姨父等。但在日语中, 亲属称谓并不标明是父系的还是母系的。 “おじ”、“おば”两个词在汉语中就可对应“伯父(母)”、“叔父(母)”、“舅父(母)”、“姑父(母)”、“姨父(母)”五种解释。日语中的亲属称谓根据使用场合、对象的不同,也有多种变形,如称呼母亲的称谓就有“ママ”“母”“お母ちゃん”“母さん”“お母様”“母親”等多种形式。
1.4 身份地位类
在日本的官厅或公司,面对年长者或地位高的人时,一般采用其人的身份地位,按照等级的划分用职位来称呼对方。这种称谓显得礼貌、恭敬,与汉语中使用职位称呼对方的表达方式基本相似。在日语中,职位称谓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加在姓氏之后(如“鈴木社長”“高橋課長”等)或加上接尾词“さん”“ 様”“先生”(如“社長様”“校長先生”)等一起使用。
1.5 职业类
当不知道对方的姓氏以及职位时,日本人就无从根据相互的社会地位等级关系来把握自己。于是就在对方所从事的职业或所属的组织后面加敬语接尾词“さん”构成称谓。例如“風呂屋さん”“八百屋さん”“学生さん”“NHKさん”等。当没有任何信息时,对于陌生人的称谓,日语中没有一个笼统的称呼用来引起陌生人或不知姓名的人的注意,通常借助“すみませんが(对不起)、~”、“ちょっと聞きたいですが(我想问一下)、~”等一些用语向对方问话。
2 称谓中的国民意识
2.1 等级意识
称谓中的等级意识首先表现在家族内部。在日本,晚辈面向长辈说话时是绝对不使用人称代词的。孩子不称自己的父母为“あなた”,弟弟妹妹也不称自己的哥哥姐姐为“あなた”。晚辈称呼长辈时是以“お父さん”“お母さん”“兄さん”等亲属关系来称呼的。而长辈称呼晚辈,可以使用人称代词或名字后加“さん”“くん”“ちゃん”。这一点说明了日本家庭中的人际关系是以上下关系为轴心,对上的表现尤其受限制,体现了家庭中的一种等级观念。
亲属关系称谓中,一般都是以说话者为中心,只考虑说话者和听话者之间的关系,具有相对性。比如在中国,每一位家庭成员都站在自己的立场上称呼对方。当一个大家族聚在一起时,当爸爸的就不止一位,所以就不能光听喊声而不看谁喊的。但是,在日本家庭中的称谓选择却失去了这种相对性,具有着完全绝对的功能。因为在日本的家庭中,家庭成员之间的称谓都是以最年幼者为核心的。孩子出生后,丈夫称自己的妻子为“母ちゃん(母亲)”“ママ(妈妈)”,妻子称自己的丈夫为“父ちゃん(父亲)”“パパ(爸爸)”,父母亲面对自己的长子称“お兄ちゃん(哥哥)”“お姉ちゃん(姐姐)”。在三代同堂的大家庭中,站在孙子的立场上,祖父母称呼自己的子女为“お父さん(父亲)”“お母さん(母亲)”,并互相称呼对方为“お祖父さん(爷爷)”“お祖母さん(奶奶)”。面对最年幼者时,常常以第一人称的“ぼく”来代替第二人称的“あなた”。祖父、祖母、父亲、母亲、哥哥、姐姐等各自占据着自己的位置,这个位置具有绝对权威,日本人就是按照每人在家族中的地位来统一称谓的。不仅称呼对方,而且长辈面对晚辈自称时往往也是站在年幼者的立场来称呼自己的。相比而言,日本的这种家庭称谓比中国的更有其优越性,更容易明白,或许小孩子们也就不会再发出“爸爸的姑姑我叫什么?”的疑问了。
美国著名女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在其著作《菊与刀》中指出:日本人信赖等级、秩序,认为等级制度是打造人与人之间、个人与国家之间关系的基础。家庭就是日本人学习等级制的最早的地方。走到社会上后,他们会把学到的应用到其他领域。
等级观念不仅表现在家庭的称谓上,在家庭以外的其它称谓中也表现得淋漓尽致。人称代词、身份地位、姓名类等称谓在使用中都有上下等严格限制。比如日本人对上者不用人称代词称谓或直接称呼其姓名,一般使用对方的身份地位名称,或者在姓氏后加上身份地位名称一起使用。相反,上者称呼下者则使用人称代词,或使用“姓名+さん(くん)”等,而不使用身份地位名称。这种称谓的使用权利实际上就是社会等级的一种体现。
2.2集团与内外有别意识
日语中的称谓除了表示等级观念这一绝对性的特点以外,还遵循“集团与内外有别”原则。如家庭中称呼自己的妻子使用“妻”或“家内”“女房”,而称呼别人的妻子就是“奥さん”“奥さま”,称呼自己的孩子为“うちの子”,称呼别人的孩子就成了“お子様”。在公司内部,职员直接称呼上司时一般不加姓氏,直接称呼“社長”“課長”等,因为一旦带上姓氏直呼,该称谓就显得郑重其事,一本正经,给人一种疏远的感觉。而对外谈起自己公司的上司时则加姓氏(如“井上社長”“加藤課長”等)或称“うちの社長”,称呼外公司的上司为“お宅の社長様”“部長さん”等等。“うち”和“お宅”都是“家”的意思。日本人重视“家”,所以完全把工作单位当作一个家庭来看待。日本人做自我介绍时有一种倾向,就是不说自己的职业,不说在公司里做什么工作,而是只说出公司的名字。这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日本人对自已公司所抱有的“家”的意识。在日本人的观念中,每一个集团都是一个扩大化的家族。在社会交往中,每一个个体都根据自己与对方的所属和身份地位采取相应的称谓,以加强各个集团之间的秩序和和谐。
在日语的称谓中,日本人常常以加接尾词“さん”“様”来区分内外,表示尊敬。一般来说,越是关系亲密者,越不使用敬语;越是关系生疏者,使用敬语的意识越高。这是日本人内外有别的思维方式特征之一。
2.3序列意识
日语中的称谓还有一个特点就是长幼序列分得非常清楚。日本人的名字中经常带有“太郎”“次郎”等字样。“先輩”“後輩”是日语中使用最普遍的词,官厅、公司、学校里也经常使用。在每一个集团内部,根据内部成员各自的年龄和地位等等,都会形成一个长幼尊卑序列,人们就根据这个序列规定自己的行为。日本人从小就形成了这种序列意识,所以学校里经常可以听到低年级学生称呼高年级学生为“先輩”。进入公司以后,新职员称老职员为“先輩”。公司内部一般也都是按照工龄、贡献论资排辈地决定职位、领取工资。加入到一个新的团体的人员必须从最底层干起,否则不被承认。这种意识也缘于“家”这种制度吧。在日本人的观念里,被称作“太郎”的长子是家业的继承者,长子继承制是日本传统的家庭制度的核心内容。长子的家庭被视为直系亲,即嫡系亲,而次子三子的家庭均被归入旁系。嫡系成员及长子承担主要角色——家长。家长作为核心人物,管理家业和家计,主宰神龛和祖先牌位的祭祀活动,同时也是管理家的日常生活的最高负责人。为了家的延续,家长对全体家庭成员实行监督和统制,旁系成员在不具备离开家庭的条件之前,就要接受家长的指挥,承担被分配的工作。在战前义务教育还没有得到普及的年代,家庭更加重视长子以外子女的教育,为他们能够接受职业教育而投资,以便将来离开家庭外出谋生。
由于“家”这一集团意识的熏陶,日本人在本国独特的文化氛围中,自然而然地掌握了上与下、内与外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在称谓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日本人在不同场合下的称谓选择恰恰反映了日本人独具特色的国民意识。通过日语称谓,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日本人和日本社会。
参考文献
[1] 金田一春彦,著.潘钧译.日语概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 铃木孝夫.ことばと文化[M].东京:岩波书店,1973.
[3] 本尼迪克特著.彭凡等译.菊与刀[M].日本四书.北京:线装书局,2006.
[4] 李国庆.日本社会——结构特性与变迁轨迹[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5] 苑崇利.日本概观[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