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理论与实践

2009-10-21 06:37周爱国
科教导刊 2009年10期
关键词:能力培养课堂教学

周爱国

摘 要 大学教育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但是传统教学模式更注重对学生知识的传授。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参与性,开拓学生的视野。在一门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实践中,作者尝试课程项目的方法,锻炼学生的主动创新能力。课堂教学之外,组织“材料科学与工程论坛”,开拓了学生的视野。这种教学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课程项目 能力培养 课堂教学 学术论坛

中图分类号:G442 文献标识码:A

1 理论

大学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人才。按照美国的说法,大学就是培养“未来的领袖(Leader)”的地方。虽然目前,大学大规模扩招,但是培养人才仍然是大学的最主要任务。学生在大学耗费时间最长的是“课堂教学”。因此课堂教学就应该承担起培养人才与未来领袖的重任。然而,目前课堂教学的主要作用还是传授知识。

传授知识是人才培养的一部分,但只是一小部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很多大学生学习的专业知识在学生毕业若干年后,就会老化、过时。因此,必须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可以随时学习新的知识。同时,更重要得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使学生可以灵活应用所学知识创造性的解决所遇到的新问题。如何提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是很多学者在研究的内容。

如何能把课堂教学,尤其是专业课的教学,从传授知识为主转变为以能力培养为主?很多学者在做这方面的研究,并提出了各种方法。笔者认为有这几点需要特别注意:

(1)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在课堂上,每个人都是学生,同时也是教师。学生要从教师和其他学生那里学到东西,同时也要把自己知道的东西教给其他人。

(2)鼓励学生的自信心。我们的学生是未来的领袖,不是高学历的民工。领袖需要和同伴合作主动去探索未知领域。

(3)开拓学生的视野。学生必须了解目前产业与研究发展的最前沿,才能合理规划自己的人生。

2 实践

根据以上理论,在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硅酸盐工业热工基础》的教学中,笔者进行了一些尝试。《硅酸盐工业热工基础》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这门课的特点是理论多,作业多。在这门课的教学中,一方面要把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另一方面还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增加对材料科学工程专业的了解与兴趣。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在教学中做了这么几个尝试。

2.1 课程项目 (Term Project)

课程项目就是3-4名学生组成一个小组,利用自己所学的课堂知识做一个项目。项目结束后,每个小组在课堂上向大家介绍自己的项目。然后根据项目完成情况评出名次。优胜的小组在期末考试时给予加分的奖励。

课程项目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能力与表达能力。为了完成这个项目,学生需要学习好课堂知识,同时课下查阅相关资料,然后通力合作。最后,最重要的是向大家推介自己的成果。我们不仅要把工作做好,还要让别人知道我们的工作做的很好。

在美国的学校教育中,课程项目几乎是所有学校每一门课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所以,美国的学生从小学到大学,要完成无数个项目,在公众面前做无数个报告(Presentation)。因此美国教育体制下学生具有很好的表达能力。但是中国学生在这方面有严重的欠缺。中国对学生的评价标准是“考试”。所以中国学生擅长考试,而不擅长表达。“领袖”的定义不是自己完成工作,而是带领其他人完成工作,然后向公众表明这个工作多么重要。如果我们期望培养更多的领袖而不是民工,我们的课堂教学就要增加课程项目的内容。

这一个活动,学生表现出了很大的兴趣。所做的设计虽然简陋,但是具有十分新颖的想法。同时,7个小组的汇报报告也非常精彩。因此,我们的学生是很优秀的,只是他们缺少表现自己优秀的机会。教师要尽量给他们创造这样的机会。

2.2 鼓励性教学

普通高等院校的学生普遍缺少自信。主要是教师缺少对学生的鼓励。于是,在教学过程中,列举顶尖级材料科学家的事迹,介绍他们成功的途径。告诉学生“英雄不问出处”。每个人只要努力,都有可能做出优秀的成绩。

同时,告诉学生不要迷信权威。教材会有很多错误,教师也可能犯错误。在教学过程的后期,有部分学生不认真听讲。我告诉他们,“讲台上夸夸其谈的这个人,可能有很多错误。你们要打到他,如果不认真听讲,怎么可能发现他的错误”。

2.3 材料科学与工程论坛

现在的大学生学习三年的基础课,只是到大四才开始学习专业课。所以对专业没有深刻的了解。而且,本科生没有多少机会参与教师的科研,所以对学院的教师与科研情况不了解。为了提升学生对本专业的认识与兴趣,组织了“材料科学与工程论坛”。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每星期邀请一位本学院的教师,为学生们介绍本学科的学术前沿与教师目前正在进行的项目。

一个好的大学,最重要的指标是培养人才。所以好的大学不在于这个学校有多少昂贵的设备,有多少大名鼎鼎的专家。一个好的大学在于普通学生有多少机会能(下转第124页)(上接第122页)学习当前最先进的科学进展。所以把学校的专家教授从实验室邀请出来,介绍目前学科发展的前沿与热点,告诉学生正在做那方面的研究,用什么方法,有什么困难。我们的学生可以在那方面做出自己的贡献。

本学期利用课余时间共组织了6期材料科学与工程论坛。学生和教师都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每次活动,学术报告厅都座无虚席。现在一般上课或开会,学生都习惯从后排做起,但是这一个学术报告,学生们从来都是从前排做起。而且部分研究生和教师也自愿参加。教师们介绍完自己的工作后,同学们提出了很多很好的问题。这样一个活动,教师和同学都获益匪浅。

3 效果

本次课程结束后,同学们一方面掌握的坚实的热工基础书本知识,在随后的热工课程设计中有优异的表现。另一方面表现出了对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浓厚兴趣。他们经常到教师的办公室或通过发e-mail,与授课教师讨论专业学习与个人发展的问题,主动要求到实验室帮助教师做实验。甚至一个学生给教师发电子邮件,询问在“Science”上发表学术论文需要做的准备工作。

所以,改革课堂教学的内容和模式,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和合适的课外活动相结合,提高了学生的对本专业的兴趣。因此,本次课程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成果。

河南理工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08JG038

参考文献

[1] 赵文华,程莹.我国研究性大学本科教育质量的思考.现代大学教育, 2002(6).

[2] 蒲俊文.关于加强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科教创新导报,2009(6).

[3] 岳晓东.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之我见.高等教育研究(武昌),2004(1).

[4] 王冀生.现代大学的教育理念.辽宁高等教育研究, 1999(1).

[5] 李金英.以学生为本,优化课堂教学.科教文汇, 2007(26).

[6] 王丽景.把思考还给学生让创新走进课堂.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5(12).

猜你喜欢
能力培养课堂教学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基于就业视角的中职烹饪专业教学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