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霄
摘 要 重情感的中国传统文化和重理性的西方传统文化的差异,形成了各自不同的道德教育观念。因此我们强调在一定文化多样性,开放性的社会情境下的个人经验和对待整体环境的文化敏感性。在体悟文化生态融合中,理解和升华道德人格。本文从德育实践的需要出发,拟从中西文化的视角解读德育,进而阐述德育中的文化资源,文化在德育中发挥作用的方式以及德育文化的属性及作用,给德育文化的选择,优化及创新提供文化基础,从而更好地促进我国德育的发展。
关键词 德育 文化 文化感染 熏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道德在维护社会稳定和发展方面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这使得各国在对人才素质要求上,除了要求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以外,还要求具备较高的道德素质。一个国家的整体公德水平的高低是衡量这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标准。这就对学校德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长期以来,人们总是把德育和政治划等号,片面强调了德育的灌输性,而忽视了它的文化性。单纯的理论灌输,其效果总是有限度的。德育从来都不是单纯的理论认知问题,没有情感体验和内心认同感的道德律令,对学生的约束力和指导作用也是极其有限的。因此,德育必须从文化入手,站在德育文化的高度,对传统道德的历史和现实进行审视,才能从文化这个“源头”寻找提高德育实效的途径和手段。
1 中西方德育文化的比较
1.1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德影响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中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形成了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优秀传统文化。这种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华民族的性格,心理和精神都有深刻的影响。德育文化具有继承性,因此,必须努力挖掘,整理并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道德中至今仍具有价值和生命力的德育内容。如“国家有难,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国而忘家,公而忘私“的道德境界,尊长爱幼,热情好客,济困扶危的互爱精神。“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理想追求,中国传统德育文化的显著特性就是启发人的内心自觉,教育人如何“做人”,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实现其“治国平天下”理想精神,强调的是对自身的肯定。人不仅与天地相参而且顶天立地,追求“天人合一”。在这种“天人合一”之中得到一种最高的理智的幸福。中国传统德育文化提出了“做人”的道理,“做人”的要求和“做人”的方法,并让人从中得到“做人”的乐趣,表现出人的崇高的精神境界。
与西方教育不同,中国传统德育文化强调人内心具有一种价值自觉能力,“为仁由己”,“自我修养”,“自省”“自反,“慎独”,直到“自我完善”。尤其是儒家文化,它框定了中国德育文化的基本走向,从维护宗法等级秩序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为国以礼”的政治主张,而维护“礼”的关键就是强调德育文化,就是用“礼”来规范约束自己,即按照孔子所说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此外,中国古代教育属于德育型的教育,为适应宗法社会的需要,德育都被放在重要的位置。大教育家孔子说过“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礼且格”。①意思就是用政令法制压制百姓,用刑法整治百姓,百姓只能克制自己。而不懂得犯罪是极为耻辱的事情。用道德教化百姓,用礼法诱导百姓,使他们不但认为做坏事可耻,而且还要改正自己的言行。另外中国古代德育还非常重视家庭教育。“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等是我国封建社会德育的主要内容和控制人们思想行为的精神枷锁。
1.2 西方国家德育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西方德育理论早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就开始形成,一些政治家,教育家,思想家都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对思想道德教育提出主张,其中以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为著名代表。亚里士多德认为“在人的身上存在一种倾向为善的自然属性,但人们只有实行‘某种锻炼才能使这种德性日臻完善 ”。②因此他主张教师应该加强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品格教育,以培养他们能适应统治阶级要求的道德品质。他在分析人从儿童到青少年的身心发展三个阶段的基础上,提出要针对遵循良好道德养成习惯,按一定的目标进行道德品质培养以及重在政治和道德的修养等三个重点实施教育。
随着奴隶制社会的消亡和封建制度的产生和发展,基督教的思想成为了社会意识形态领域中占主导地位的思想。它的理论就是要培养人们,尤其是青少年尊重和拥护君主的权利,学会服从和树立驯服的美德,要信仰上帝和忠于上帝,只有人们在生活中奉行禁欲无欲﹑受难赎罪,从而得到上帝宽恕,死后灵魂升天才能够享受来世的幸福生活。
19世纪的40年代到80年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新兴的资产阶级的思想道德教育理论逐步成为近代西方德育理论的基础。其中以夸美纽斯、约翰·洛克、卢梭、赫尔巴特等人影响较大。
2 文化在德育中发挥作用的方式
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文化主体对其文化的自知之明,并对其文化的起源、历程、特色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它是在文化实践、文化反省、文化创造中所体现出来的一种文化主体意识和心态。④同样,德育文化就是要引导学生对自己民族文化的历史、现实以及发展,知道自己优劣强弱,知道别的民族文化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补益,这样才能理性的把握自身未来的发展趋势,给德育以深厚的文化底蕴。
2.1 通过文化的传承对德育的发展提供文化背景
德育文化的传承是德育文化一代一代向下传递的过程,它是对德育文化的保存、积累和发展。它增强了德育文化的底蕴,丰富了德育文化的内涵。同时,它也是一个双向的过程,一方面,是学生在他生存的德育文化环境中,适应、学习、获得德育文化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德育文化通过其特有的文化遗传机制,努力使德育文化从一代流传给下一代的过程。
德育文化是不同的人在不同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创造的,它经过世世代代的积累,成为人类生活在其中的德育文化环境,这种文化环境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历史的,具体的。在潜移默化之中,在学习和适应的过程中,德育就受到了影响。但这种影响,并不是被动的接受德育文化的熏陶,而是自觉地、有意识地理解、接受和实践德育文化的结果,这些都是在学校德育实践中实现的。当代人类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的研究都证明,早年儿童期的教育特别是德育,对人的一生的发展,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所谓“三岁看老”的古训在某种意义上是有道理的。
但是现代传播媒介特别是广播、电视、电脑及通讯卫星的发达,使现代的德育文化传承过程更趋复杂、快捷和多样化,传统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分界正在消失,传统的德育模式和方法也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如果对这一点认识不够或者处理不当,就会犯历史性的错误。
2.2 德育文化的感染、熏陶
德育文化的传播是隐性的。它是依靠营造一种文化氛围,通过感染熏陶的方式使学生受到影响、启发,从而到达育人的目的。德育文化通过运用多种喜闻乐见的手段,采用寓教于乐、寓教于文、寓教于游等形式,创设一定的情境,利用学校中的各种资源为载体,在欢乐和舒缓的气氛中,达到德育的目的。网络时代的到来,使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道德观念,生活方式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现代学生表现出个性鲜明、民主意识增强、创造力增强、想象力增强、自主性增强等特点,他们对传统的理论灌输极为反感,甚至产生逆反心理,接受程度很低,已经不能适应学生的需要,因此德育文化便应运而生了不同的感染熏陶方式。
2.2.1 形象方式
形象方式就是用生动直观的事物形态和深刻反映社会现实的典型事例感染熏陶学生的情感,启发学生理解和接受抽象道理的德育文化方式。它的特点就是不是依靠说教,比较直观。比如让学生参加抗震救灾英雄事迹报告会,参加航天英雄事迹报告等直接与权威人士以及具有高尚品德的人对话,直接感受他们的学识与人格力量,从而坚定信仰、奋发向上。对话是一种双向交流的方式,是一种氛围,是一种民主、平等、自然的情感互动。它潜移默化中作用于学生的心理品质层面,达到感染熏陶学生的效果。比如让学生参加抗震救灾英雄事迹报告会,能够让他们真实的感受抗震救灾的英雄们,为什么能够在危难关头,不顾自己的安危挺身而出,为了大我,牺牲小我,以及他们身上强烈的责任感。和自己年纪相仿的小英雄们为什么能够英勇地帮助自己的同学。思考过后,就会得到一种深刻的教育,从而产生坚定信仰、奋发向上,珍惜生命、珍惜自己的幸福生活、孝敬父母等一系列的行动。
2.2.2 艺术方式
艺术方式主要是通过文学、美术、音乐、舞蹈、电影、电视等文艺作品的欣赏活动、评论活动和创作活动给学生以影响和感化,它通过欣赏这些艺术作品,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鉴赏能力和审美观点,陶冶道德情操,丰富精神生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比如“感动中国颁奖典礼”这些优秀的电视节目,比如“可可西里”这些优秀的电影等等都可以让我们有所感悟,受到教育,产生思考,从而完善自己的道德结构。
2.2.3 群体方式
群体方式是一种交互感染熏陶方式,指在学生群体中受到感染熏陶的学生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况。学生群体中,包括周围的老师、同学如果都积极的为地震灾区的小朋友捐款、捐物,甚至用图画的方式奉献自己的爱心,捐出自己最心爱的玩具和书籍和灾区的同龄人分享,在这种相互感染的氛围中,就产生了一种德育的效果。
3 德育文化的选择与优化
德育文化建设,是人类主动适应环境,优化生存空间的创举,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德育文化建设要把握文化选择,环境优化和创新发展这三个环节,只有把这三个环节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发挥德育文化的整体效果。选择是优化中的选择,优化是选择的前提,创新就是为了更好的选择,以推动德育文化的发展。
3.1 德育文化的选择
所谓文化选择,是对某种或某部分文化的撷取与吸收或排斥与舍弃。社会主义德育文化建设就是要选择民族优秀的文化,世界先进的文化,采用文化的方式,发挥文化的作用,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德育文化的选择实际上是一个过程,就是对文化的判断、识别以及挑选的过程,也就是德育文化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文化来作为自己的有效成分,充实自己的文化内涵,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提高自己文化影响力的问题。
3.2 德育文化的优化
德育文化环境的优化必须秉承一定的理念,其具体表现如下:(1)要传承学校的特色与优势文化;(2)要立足于本校学科建设的实际和优势;(3)要依靠学校的全员努力与创造;(4)要发扬民主,改善人际关系,培养团队精神。优化德育文化环境,必须从校园文化环境入手。同时要优化社会舆论环境,社会网络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学校周边环境,努力营造学生成长的良好的社会环境。
注释
①孔子.论语·为奴.人民日报出版社,2005:28.
②亚里士多德.理想国.人民日报出版社,2005:121.
③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4.3:22~23.
④费孝通.中华文化在新世纪面临的挑战.华夏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