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磊
摘 要 高职生的道德社会化过程指高职生个体形成现代社会的道德标准和与之相符的行为的过程。当前,网络对高职生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方面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本文在分析网络对高职生道德社会化影响的基础上,来探求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 网络 高职生 道德社会化 影响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1 什么是道德社会化
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对个人来说,是从生理人到社会人,这一社会化的过程必然包含道德社会化,即个体如何学习、接受社会的道德规范,形成一定的道德品质。
高职生是社会的“预备成员”,其道德社会化指个体形成现代社会的道德标准和与之相符的行为的过程。
2 网络对高职生道德社会化影响
2004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中央16号文件)。文件指出:加强和改进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要努力拓展新形势下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研究网络对高职生道德影响对学习贯彻中央16号文件精神有着重要意义。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一种道德品质都包含有一定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等要素。网络对高职生道德社会化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2.1 网络对高职生道德认知领域的影响:网络导致高职生道德认知紊乱
网络是一个开放的世界,网上信息良莠不齐,特别是在目前网络立法和监督都还不够完善的情况下,网上的反动、色情信息随处可见。高等学校的管理比中学宽松许多,高职生在学习、生活中主要靠自我管理;而要有效抵制网络有害信息的侵蚀,就更加需要高职生提高、加强自我管理能力。高职生正处在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如果不能给他们提供一个健康、积极、安全的环境,就会使他们缺乏是非辨别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和行为选择能力,难以抵御网上各种不良信息的负面影响,很容易在不知不觉中形成错误的思想意识。
从我院的调查结果来看:对于“网上聊天说假话是否符合社会道德”,有34.3%的高职生认为网上聊天欺骗对方是不道德的;也有34.3%的高职生认为网上看不到对方,说假话很正常;有31.4%的高职生认为偶尔说假话没什么大不了的。对于“网络和现实中是否可以使用不文明言语”,有11.4%的高职生认为“网上可以使用,但是现实中不可以使用”;有11.4%的高职生认为网上和现实中都可以使用。对“网上复制、抄袭他人的文章是否符合社会道德”,有17.1%的高职生认为在网上复制、抄袭文章很正常,网络就是为了资源共享;有22.9%的高职生认为在网上私自使用他人的账号聊天是恶作剧,没什么大不了的。可见,网络的多元化导致高职生道德认知紊乱、倾斜。
2.2 网络对高职生道德情感领域的影响:网络导致高职生道德情感淡漠
网络的开放与封闭、虚拟与现实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给高职生的身心健康带来危害。与现实社会相比,网络世界中人与人的交往具有交往范围更广、关系更加平等等优点,可以使人们更好地互相沟通。但网络交流的匿名性一方面为交流者随意编造自己的角色或欺骗他人提供便利,同时使高职生缺乏面对面的人际互动,极易陷入人格与交往情境双重分裂的环境和氛围中,使高职生放任自己、不再关心现实世界,一旦回归现实世界就会产生一种孤独感,以致患上“网络疏离症”,导致人格异常和心理障碍;同学之间关系陌生,存在交往障碍;对待社会问题,反应冷漠。
2.3 网络对高职生道德意志领域的影响: 网络导致高职生道德意志薄弱
道德意志的培养需要一个长期的日积月累的过程,是一个不断的由“他律”到“自律”的过程。沉迷于网络世界,会给高职生个体道德人格的形成和发展造成强大的挤压和扭曲。网络使高职生以虚拟身份在网上选择信息、参与活动、发表言论;在网络中,交往往往完全是借助于数字、符号等间接的方式进行的,使高职生悬浮于虚拟空间之中。个体的行为都只是一种符号,那条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监督的传统道德防线就很容易崩溃。“快乐原则”支配着个人欲望,日常生活中被约束的人性中假、恶、丑的一面,会在这种无约束或低约束的状况下得到释放、宣泄。因此,沉溺于网络的高职生往往会产生道德意志的无奈,丧失有效的道德判断能力,很难通过网络对高职生的道德影响分析进行有效的自我管理,很难不断地由“他律”过渡到“自律”,这就很容易造成他们道德意志能力的弱化。
3 网络背景下提高高职生道德社会化的对策
3.1 打造一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己经建立了一支包括党政工团各部门、“两课”教师、政治辅导员(或班主任)等组成的,比较完善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但这支队伍在网络文化开始广泛渗入到包括高校在内的社会各个领域,引起整个社会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化,“迫使”人们不得不进入第二生存空间即“网络社会”的时候,就显得力不从心,难以担当起完成思想政治工作任务的重担。为此,高等学校应当通过对原有队伍的改造、提高和充实,建立起一支既有较高政治理论水平、懂得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又了解网络文化特点、掌握一定网络技术的新型的、能适应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任务要求的队伍。
3.2 构建全面完善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
如何加快网络文化背景下高职生校园信息管理工作的研究速度,建立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校园网络文化,建立一个成熟的网络工作体系是大学网络文化发展和变革的必经之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网络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育方式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溶于网络教育资源之中,并通过网络平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实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必要条件,就是要建立一套能为教育者、受教育者和管理者提供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并为之服务的资源系统。
3.3 加强对高职生的社会化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提高高职生适应现代社会的能力
针对部分高职生逃避现实的倾向,要教育高职生分清楚虚拟社会和真实社会的不同,向他们分析社会的复杂性和必定存在的某些不足,使他们能取的直面现实世界中存在的问题丢掉幻想,积极地投入到改造社会的实践中去。
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加强在高职生之间,高职生和社会之间的交往,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我院学生社团有文学社、书画社、街舞社、地理社、羽毛球社、调酒社等几十个社团。这些社团有效地促进了高职生趣缘型人际关系的发展。通过参加社团活动,可以使他们的交往需求、友谊需求、情感需求得到满足,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形成自我尊重、自我体现、宽容谅解等心理特质,有利于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各年级高职生的心理咨询机构要对有心理障碍和人际交往障碍的高职生进行心理辅导。我院成立有“心钥匙”心理咨询室,同时在各系、各年级、各班设有学生心理联络员,有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动向,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开展实习活动,更拉近了学生和现实的距离。我院旅游管理专业在省内、外的旅游景点有实习基地,学生每年要到实习基地参加实训2-3次,酒店管理系在国内有多处五星级以上的实习酒店。实习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技能,更使学生亲身体验社会生活。这样,实习活动有效的推进了高职生道德社会化的进程。
参考文献
[1] 马万滨.网络文化与伦理道德教育.青年探索,2004(1).
[2] 黄寰.网络伦理危机及对策.科学出版社,2003(3).
[3] 孙洪斌,王岚.网络文化及其对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影响[J].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07.3.
[4] 申和平.大学生网络成瘾相关因素分析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之对策思考[J].经济师,2005.9.